同“江淹笔”。清熊文举《与减斋书》:“鲍锦不还,江花久萎,虽有一二剞存,无可为鸿巨道者。”
源见“蓝桥”。喻指男女相爱之情。元白朴《玉漏迟》词:“楚峡巫云,便赋尽高唐,后期谁报?玉杵玄霜,着意切须重捣。”
唐陆羽《武夷山记》:“武夷君于八月十五日山上置幔亭,化虹桥,大会乡人宴饮,曰:‘汝等皆吾之曾孙也。’”后以“武夷仙伯”指长寿之人。宋王以宁《鹧鸪天.寿杜士美》词:“帝乙何年骑玉龙,武夷仙伯笑相从。”
同“闻鸡起舞”。陈毅《满江红.游广东旋到海南岛度假》词:“应中宵起舞到鸡鸣,练腰脚。”
亦作“捉衿肘见”,形容生活贫困,衣服破烂。也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曾子在卫国时,穿袍子没有罩衫,面色青黄,手脚之上磨出许多硬皮,三天吃不上一顿饭,十年做不上一件新衣服。想把帽子正一正就会把系帽的绳子
同“汲黯卧理”。清 吴用威《春溪春泛遇伯严笠侪于别舫》诗:“淮阳汲黯但工卧,听鼓不用晨趋衙。”
源见“菽水承欢”。谓只要博得父母欢心,虽供粗食也胜过五鼎美食。宋苏轼《送程建用》诗:“先生本舌耕,文字浩千顷……辛勤守一经,菽水贤五鼎。”
意谓人的思想、性格受到环境或别人的影响,逐步地在暗中起变化。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潜移暗化,自然似之。”后多作“潜移默化”。并列 不见痕迹,不闻声息地移易变化。形容人的思想、性格等在不知不觉
源见“绨袍惠”。指济人困厄的高尚情义。清宋琬《赠吴伯成》诗:“此夕论文重下榻,绨袍高义未能忘。”
同“剑头炊”。元方夔《邑郭旅中》诗:“出猎将军夜打围,剑头炊火割鲜肥。”【词语剑头炊火】 汉语大词典:剑头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