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放之四海而皆准

放之四海而皆准

原谓孝道应为天下共同遵循的道德规范,用到任何地方都可以作为准则,后则泛指真理适用于所有环境。曾子认为,孝直立而塞满天地,横放横溢四海,前后没有时间限制,东、西、南、北,所有地区,都应以它为准则。正如《诗经》所说,东西南北,没有不信服的。

【出典】:

礼记·祭义》:“曾子曰:‘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而横乎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夕,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

【例句】:

明·宋濂《原文》:“斯文也,贤者得之,则放诸四海而准。” 《毛泽东选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


其他 无论放在什么地方都正确。语本《礼记·祭义》:“夫孝……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叶永烈《是是非非灰姑娘》:“一个真理,~;一个谬论,常常是矛盾重重。”△用来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无论用在什么地方都是正确的。也作“放诸四海而皆准”、“放诸四海而准”。


【词语放之四海而皆准】  成语:放之四海而皆准汉语词典:放之四海而皆准

猜你喜欢

  • 化沙虫

    同“化虫沙”。陈毅《三十五岁生日寄怀》诗:“半壁河山沉血海,几多知友化沙虫。”

  • 火色

    同“鸢肩火色”。清 沈荣隽《书怀》诗:“马周困长安,行路愁偪侧;卓见非常何,火色人谁识?”【词语火色】   汉语大词典:火色

  • 祛尘风

    传说中能去衣垢的神奇的风:晋代王嘉《拾遗记》:“(昆仑山)有祛尘之风,若衣服尘污者,风至吹之,衣则净如浣濯。”

  • 放桃之地

    源见“归马放牛”。即放牛于桃林之野。称放牛之处。唐黄滔《误笔牛赋》:“坐惊践苇之处,立验放桃之地。”

  • 何恃而不恐

    见〔室如悬磬,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

  • 黄粱一瞬

    源见“黄粱梦”。形容虚幻,短暂。清吴梅《风洞山》二出:“腰肢瘦几分,便梦儿长久,黄粱一瞬。年华如箭,人共好花都尽。”

  • 桃花女

    元.王晔《破阴阳八封桃花女》杂剧叙述:洛阳村周公善于卜算,但却常为桃花女所破。二人斗法,情景离奇。最后周公服输,桃花女则嫁给周公之子为妻。桃花女的故事在元代比较流行,其中宣传了一些迷信思想,也反映了元

  • 借秦

    《汉书.贾山传》:“贾山,颍川人也……孝文时,言治乱之道,借秦为谕,名曰《至言》。”谓借秦朝乱亡为喻,以论治政之道。宋苏轼《次韵刘贡父李公泽见寄》之一:“曲无和者应思郢,论少卑之且借秦。”【词语借秦】

  • 纸田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凡此诸君,以洪笔为锄耒,以纸札为良田,以玄默为稼穑,以义理为丰年。”后因以“纸田”为从事文字生涯的典故。宋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之四:“只有书生拙,穷年垦纸田。”

  • 提携剑铗

    源见“冯驩弹铗”。感叹怀才不遇。宋 陈人杰《沁园春.送郑通父之吴门谒宋使君》词:“春风渐到梅枝,算我辈荣枯应似之。莫提携剑铗,悲歌一曲;摩挲髀肉,清泪双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