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文若春华,思若泉涌;发言可咏,下笔成篇。”“下笔成篇”谓随手动笔,便成文章。常用以形容人文思敏捷,极有才华。《三国志.魏书.文帝纪》:“文帝天姿文藻,下笔成章,博学强识,才
源见“灞陵呵夜”。指势利小人凌辱失势长官。明马中锡《李将军射猎图》诗:“归来日落灞陵城,醉尉呵人亭已扃。”
源见“颠毛种种”。头发短少的样子。形容老迈。清钱谦益《〈湖外野吟〉序》:“童而学之,发种种矣,而后今乃知其难矣。”
源见“叹黄犬”。指秦朝李斯。清吴雯《汪文升赠小楷五百字为别诗酬来美》诗:“篆体大小分,上蔡牵犬儿。”
宋.苏轼《东坡志林》卷十二:桃符仰视艾人而骂曰:“汝何等草芥,辄居我上!”艾人俯而应曰:“汝已半截入土,犹争高下乎?”桃符怒,往复纷然不已。门神解之曰:“吾辈不肖,方傍人门户,何暇争闲气耶!”古代习俗
《文选》卷四十二曹子建(植)《与杨德祖书》:“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吾王于是设天网以该之,顿八纮以掩之。今悉集兹国矣。”唐.李善注:“崔寔《本论》曰:‘举弥天之网,以罗海内
比喻办事遵循一定的准则,或劝人提高警惕,不应遗忘历史教训。古代民歌说,砍斧柄呀砍斧柄,斧柄的样子在手上。我看见了那人儿,她把祭器摆得一行行。【出典】:《诗经·豳风·伐柯》:“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我觏之
憾:恨,不满。 活着,生活有供养;死了,丧葬有安排。人们就没有不满情绪。 古人把这看作是推行仁政的初步效应。语出《孟子.梁惠王上》:“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唐.李远《送贺著作凭出宰永新序》:
源见“廉颇善饭”。表现老当益壮、思建功业。北周庾信《为阎大将军乞致仕表》:“而臣甲子既多,耄年又及……虽复廉颇强饭,马援据鞍,求欲报恩,何能为役?”
《史记.高祖本纪》:“秦始皇常曰‘东南有天子气’,于是因东游以厌(镇也)之。高祖即自疑,亡匿,隐于芒、砀山泽岩石之间。吕后与人俱求,常得之。高祖怪问之。吕后曰:‘季所居上常有云气,故从往常得季。’高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