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拔旗易帜

拔旗易帜

指韩信派汉兵奇袭赵军营寨,拔去赵军旗,换上汉军红旗,使赵军心大乱,汉军前后夹击,大败赵军。后以此典比喻推翻别人,取而代之。汉王刘邦派韩信和张耳率领汉兵数万攻打赵国(今河北地区)。赵王歇和主将陈馀,聚集二十万大军于井陉(xíng型)口(今河北井陉县东的井陉山上,称井陉关,又叫土门关),抵挡汉军。韩信派人探听了赵军之虚实后,就带领汉军在离井陉口三十里地方暂时驻扎宿营,韩信半夜时传令出发,挑选了两千名轻装骑兵,每人拿一面小红旗,从小道上山,隐蔽在山上观察赵军,韩信并告诫他们说:“交战时,赵军看见我军后撤,一定倾巢出动追赶我们,你们便火速冲进赵军营垒,拔掉赵军旗帜,插上汉军红旗。”于是韩信派出两千名突袭骑兵,都等候赵军倾巢出动去追逐战利品的时候,就火速冲进赵军营垒,全部拔掉赵军旗帜,插上两千面汉军红旗。赵军已经不能取胜,不能捉住韩信等人,想退回营垒,看到营垒上都是汉军红旗,才大为惊慌,以为汉军把赵王将领都已俘降,士兵就混乱起来,纷纷逃跑,赵军将领虽然斩杀逃兵,但无法禁止。汉军前后夹攻,大败并俘虏赵军。此典又作“拔帜”、“拔赵帜而树汉帜”。

【出典】:

史记》卷92《淮阴侯列传》2616页:“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草(bì避,通“蔽”,隐蔽)山而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营垒)逐我,若(你们)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已不胜,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dùn顿,逃)走,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

【例句】:

唐·魏徵《唐故邢国公李密墓志铭》:“至于三令五申之法,七纵七擒之功,出天入地之奇,拔帜拥沙之策,莫不动如神化,应变无穷。” 柳亚子《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崛起异军,拔赵帜而树汉帜。”


见“拔帜易帜”。


【词语拔旗易帜】  成语:拔旗易帜汉语词典:拔旗易帜

猜你喜欢

  • 人生几两屐

    同“平生几两屐”。宋苏轼《岐亭》诗:“人生几两屐,莫厌频来集。”

  • 洛中画底

    源见“洛阳耆英会”。指宋文彦博等年高德劭者。宋刘克庄《朝中措.元质侍郎生日》词:“都门饯底,洛中画底,莫是前身。”

  • 见得思义

    得:获取。义:公正合理而适宜。 看见有所得就考虑是否该得。 表示不妄取于人。语出《论语.季氏》:“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 大禹恶酒

    《战国策.魏策二》:“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后用为戒酒之典。宋苏辙《元祐七年生日谢表》:“射周公吐哺之劳,服大禹恶酒之戒。”

  • 重来郭伋

    源见“郭伋待期”。借指有德政、受到民众欢迎的地方良吏。清姚鼐《坳堂观察自安徽返将归济南仍入都补官饯之于清凉山》诗:“重来郭伋谁能必,独立王尊气自豪。”【词语重来郭伋】  成语:重来郭伋汉语大词典:重来

  • 殿脚女

    源见“锦帆天子”。指为隋炀帝巡游江都时牵挽龙舟的女子。清赵翼《斋前宝珠山茶艳发》诗:“又如三千殿脚女,锦衣炫服明江干。”【词语殿脚女】   汉语大词典:殿脚女

  •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寡人:古代国君的自我谦称。 我有个毛病,我爱好女色。 原是齐宣王与孟子的对话。后亦泛称人的好色。语出《孟子.梁惠王下》:“(齐宣)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对曰:‘昔者太王好色,爱厥妃。’”《

  • 偷丸奔月

    源见“嫦娥奔月”。喻女子成仙升天。明陈汝元《金莲记.谋合》:“思量,羞娥难放,愿偷丸奔月,独守云房。”

  • 龙下钵

    《晋书.艺术.僧涉》:“僧涉者,西域人也,……能以祕祝下神龙,每旱,(苻)坚常使之呪龙请雨。俄而龙下钵中,天辄大雨……”西域僧人名僧涉,能呪龙请雨,先使龙下钵中,后即大雨。后因以为求雨之典,也可咏龙。

  • 赵盾

    同“赵盾日”。宋张耒《仲夏》诗:“云间赵盾益可畏,渊底武侯方熟眠。”【词语赵盾】   汉语大词典:赵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