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恸哭西州门

恸哭西州门

源见“羊昙泪”。指羊昙过西州门恸哭亡舅谢安事。宋苏轼《游东西岩》诗:“恸哭西州门,往驾那复还?空馀行乐处,古木昏苍烟。”


【典源】《晋书·谢安传》:“羊昙者,太山人,知名士也,为安所爱重。安薨后,辍乐弥年,行不由西州路。尝因石头大醉,扶路唱乐,不觉至州门。左右白曰:‘此西州门。’昙悲感不已,以马策扣扉,诵曹子建诗曰:‘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恸哭而去。”

【今译】 羊昙是谢安的外甥,也是东晋当时名士,谢安很喜爱器重他。谢安去世后,羊昙一年不听音乐,因为谢安死前扶病由西州路还都,从此再不从这条路走。有一次去石头城喝得大醉,边走边唱,不觉走到了西州门。左右人告诉他:“这是西州门。”羊昙悲伤不已,用马鞭敲打门扉,吟诵曹植的诗道:“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恸哭而去。

【释义】 后以此典表现感伤亲故亡去,追怀长辈之情。

【典形】 不忍过西州、恸哭西州门、恸西州、华屋泪、哭西州、泪下羊昙、山丘泪、思谢傅、西门洒泪、西州泪、西州路、羊昙泪、恸哭过西州、恸杀羊昙、衰泪过西州、醉余忽西州、长恸过西州、老泪洒西州、西州不忍过、悲谢傅、羊昙悲感、羊昙感旧游、羊昙恨、西门恸、避西州、马策扣西州。

【示例】

〔不忍过西州〕 唐·刘禹锡《途次敷水驿》:“今来重垂泪,不忍过西州。”〔恸哭西州门〕 宋·苏轼《游东西岩》:“恸哭西州门,往驾那复还。”

〔恸西州〕 清·王紫绶《哭师》:“生死情难忘北面,往来路易恸西州。”

〔华屋泪〕 清·韩菼《挽田间先生诗》:“自下羊昙华屋泪,每安杜甫草堂贫。”

〔哭西州〕 清·黎士弘《至西昌知周栎园先生无恙》:“误尽闽南碑下客,无端北望哭西州。”

〔泪下羊昙〕 明 ·徐渭 《寄王仲房》:“忽感东山人,泪下羊昙珠。”

〔山丘泪〕 清·丘逢甲《黄香铁先生故宅》:“西州曾洒山丘泪,零落羊昙更十年。”

〔思谢傅〕 宋·王安石《贾魏公挽词》:“华屋几人思谢傅,佳城今日闭滕公。”

〔西门洒泪〕 宋·张炎《声声慢·中吴感旧》:“漫叹息,向西门洒泪,不忍徘徊。”

〔西州泪〕 宋·张炎《月下笛·孤游万竹山中》:“只愁重洒西州泪,问杜曲,人家在否。”

〔西州路〕 明·袁宏道《古荆篇》:“无人更哭西州路,有雀还登翟氏门。”

〔羊昙泪〕 宋·吴文英《西平乐·过西湖先贤堂》:“过此西湖,恨拟西州,羊昙泪落沾衣。”


猜你喜欢

  • 风行草偃

    《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论述君民关系时说:君犹若风,民有如草。草应风而倒伏。后因用为以德化民之典。《三国志.吴书.张纮传》裴松之注引《吴书》:“纮至,与

  • 铸错

    《资治通鉴.唐哀帝天祐三年》:“罗绍威(后梁人,字端己,他崇拜后梁太祖朱温,官至中书令)既诛牙军,虽去其逼,而魏兵自是衰弱。绍威悔之,谓人曰:‘合六州四十三县铁,不能为此错(错,一注为鑢,即锉刀;另有

  • 重价求山鸡

    源见“楚凤”。形容人不辨真伪。唐李白《赠从弟冽》诗:“楚人不识凤,重价求山鸡。”

  • 谢敷应星

    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谢敷字庆绪,会稽人,崇信释氏。初入太平山中十余年,以长斋供养为业,招引同事,化纳不倦。以母老还南山若邪中。内史郗愔表荐之,征博士,不就。初,月犯少微星,一名处士星。古云:

  • 牛山泣

    《晏子春秋.内篇谏上》:“(齐)景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曰:‘若何(若,指齐国先王;何,怎么)滂滂(流荡,比喻更替不定)去此而死乎!’艾孔、梁丘据皆从而泣。晏子独笑于旁,公刷涕而顾晏子曰:‘寡人

  •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老子》五十八:“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倚:倚靠。伏:潜伏。意谓祸与福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汉.贾谊《鵩鸟赋》:“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忧喜聚门兮,吉凶同域。”亦作“祸福相倚”。《

  • 就将

    同“日就月将”。元耶律楚材《读唐史有感》诗:“圣德跻朝夕,仁心本就将。”【词语就将】   汉语大词典:就将

  • 梁公归兴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狄仁杰传》:“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梁公即狄仁杰,因封梁国公,故称。“梁公归兴”即指

  • 士元骥足

    《三国志.庞统传》:“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吴将鲁肃遗先主书曰:‘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后遂以“士元骥足”喻有待施展的卓越才能。宋辛弃疾《声

  • 乌攫肉

    《汉书.黄霸传》:“(霸)为颍川太守,尝欲有所伺察,择长年廉吏遣行,属令周密。吏出,不敢舍邮亭(驿馆,差官或递送文书者投止之所),食于道旁,乌攫其肉。”官吏奉太守之命,为了不惊动下面,达到伺察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