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循循善诱

循循善诱

指善于有步骤地进行教导。这是孔子的学生颜渊赞美孔子的话。他说,老师的学问越仰头看越高;越用力钻研,越觉得深。一看好象就在前面,忽然却在后面,使人觉得难以捉摸。虽然如此,他却善于有步骤地诱导我们,用各种文献来丰富我们的知识,又用一定的礼节来约束我们的行为,使我们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使我竭尽才智,好像有所进益。但是想再向前迈进一步,却又不知从何着手。

【出典】:

论语·子罕》:“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例句】:

晋·潘尼《赠司空掾安仁》之八:“温温恭人,循循善诱。” 《文选》南朝·梁·刘孝标《辩命论》:“循循善诱,服膺儒行。”


偏正 循循,有步骤、有次序;诱,引诱。善于有步骤,有次序地加以引导。形容教导得法。语本《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传我以文,约我以礼。”南朝梁·刘孝标《辨命论》:“~,服膺儒行。”杜鹏程《保卫延安》:“他稳实而从容地踱了几步,像~的老教师似的。”△褒义。→谆谆教导 诲人不倦 引而不发 ↔误人子弟引入歧途。也作“恂恂善诱”、“恂恂善导”、“循循诱人”。


【词语循循善诱】  成语:循循善诱汉语词典:循循善诱

猜你喜欢

  • 其应如响

    《庄子.天下》:“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谓反应迅速如回声之相应和。宋陈善《扪虱新话.辨孟子言悦乐鼓乐之异》:“王曰:‘寡人好世俗之乐。’孟子又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所谓其应如响

  • 咏絮才

    源见“咏絮”。指女子工于吟咏的才华。宋刘筠《前槛十二韵》:“咏絮才无对,闻琴意始真。”见“咏雪之慧”。《红楼梦》5回:“可叹停机德,堪怜~。”古代,女子工于吟咏,有文学才华,被称为具有 “咏絮才”。《

  • 竹林七子

    同“竹林七贤”。唐李白《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诗:“竹林七子去道赊,兰亭雄笔安足夸?”【词语竹林七子】   汉语大词典:竹林七子

  • 锦囊诗句

    同“锦囊佳句”。金李俊民《酹江月.承济之和复用原韵》词:“归去作个闲人,锦囊诗句,都向闲中得。”【词语锦囊诗句】   汉语大词典:锦囊诗句

  • 昼尔于茅,宵尔索綯

    尔:语助词。于:往。茅:茅草,此处用作动词,是取茅之意。宵:夜晚。索:绞,搓。綯( ㄊㄠˊ táo ):绳索。 白天去割茅草,夜晚绞成绳索。 形容农家劳作。语出《诗.豳风.七月》:“我稼既同,上

  • 封使君

    《太平御览》卷八九二引南朝 梁任昉《述异记》:“汉 宣城郡守封邵,一日忽化为虎,食郡民。民呼曰:‘封使君(使君,太守)!’因去,不复来。故时人语曰:‘无作封使君,生不治民死食民。’”后诗文中遂以“封使

  • 吴公守

    《汉书.贾谊传》:“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征以为廷尉。”汉文帝时,河南太守吴公,其郡治理太平为天下第一,文帝征以为廷尉。吴公曾荐贾谊,文帝召为博士。后用为咏郡

  • 沥胆

    沥(lì历):水下滴。沥胆,比喻不惜生命竭诚效忠。梁高祖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作乱,陈霸先从始兴(今广东韵关西南)起兵,受湖东王绎的节制,与王僧辩会于白茅洲登坛盟誓,共讨侯景。霸先撰写讨景誓文,首

  • 卖瓜侯

    源见“东陵瓜”。泛指归隐田园的人。唐司空曙《独游寄卫长林》诗:“那知鸣玉者,不羡卖瓜侯。”

  • 大都偶国,乱之本也

    都:都邑。偶:相配,比得上。国:指国都。 大城市和京都不相上下,这是祸乱的根本。 古时等级制度森严,认为妾媵和正妻、庶子和嫡子、大城和国都都应保持差距,否则就会招致祸乱。语出《左传.闵公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