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哀感中年

哀感中年

源见“东山丝竹”。指人至中年后常为事而感伤。清 丘逢甲《东山感春诗》之六:“神丹浪说解还童,哀感中年遇谢公。”


【典源】《世说新语· 言语》:“谢太傅(安) 语王右军 (羲之) 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欣乐之趣。’”《晋书·王羲之传》亦载,文大略同。

【今译】 东晋谢安 (字安石) 对王羲之 (曾任右军将军) 说:“人至中年易动感情,每与亲友分别,就忧伤好几天。”王羲之说:“人接近暮年,自然会这样,正需要以丝竹音乐来陶冶排遣。常怕被儿孙辈知道,破坏欢乐的情绪。”谢安曾在东山隐居。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中年的心情;或用以形容演奏欣赏音乐; 或用以形容与亲友分别之情。

【典形】 哀感中年、东山丝竹、丝竹东山、丝竹陶写、丝竹中年、畏逢亲友别,中年哀乐、中年丝竹、作数日恶、别怀恶、陶写待桑榆、正赖丝与竹、儿辈知此乐、中年怀抱、越山丝竹、中年作恶、中年心事。

【示例】

〔哀感中年〕 清·丘逢甲《东山感春诗》之六:“神丹浪说解还童,哀感中年遇谢公。”

〔东山丝竹〕 清 ·丘逢甲 《还山书感》:“南渡衣冠尊旧族,东山丝竹负中年。”

〔丝竹东山〕 明·陆钰《曲游春·和查伊璜客珠江元韵》:“携来丝竹东山,几度尊前杖底。”

〔丝竹陶写〕 宋·辛弃疾《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富贵何时休问,离别中年堪恨,憔悴鬓成霜。丝竹陶写耳,急羽且飞觞。”

〔丝竹中年〕 清·王士禛《将往金陵冒辟疆携歌儿见过》:“莺花上日连秋社,丝竹中年感谢公。”

〔畏逢亲友别〕 宋· 陆游 《羁怀》:“谢傅畏逢亲友别,庞公思遣子孙安。”

〔中年哀乐〕 元·白朴《用前韵留别巴陵诸公》:“亲友间,中年哀乐,几回离别。”

〔中年丝竹〕 清·黄遵宪《上海喜晤陈伯严》:“大地山河悲缺影,中年丝竹动欢心。”

〔作数日恶〕 宋·苏轼《生日蒙刘景文以古画松鹤为寿》:“缅怀别时语,复作数日恶。”


【词语哀感中年】  成语:哀感中年汉语词典:哀感中年

猜你喜欢

  • 晋接

    《易.晋》:“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后以“晋接”称接见。明叶宪祖《鸾鎞记.合鎞》:“晋接才休,雨余暮春,闺阁且欢娱。”【词语晋接】   汉语大词典:晋接

  • 武城宰

    源见“武城弦”。称子游(名言偃)。明高启《言公井》诗:“寥寥武城宰,遗井虞山阴。千载汲未竭,九仞功应深。”【词语武城宰】   汉语大词典:武城宰

  • 曳尾

    同“曳尾泥涂”。宋黄庭坚《次韵文潜同游王舍人园》:“故作龟曳尾,颇深漆园方。”【词语曳尾】   汉语大词典:曳尾

  • 发光可鉴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昔有仍氏生女,黰黑(注:有仍氏,古代诸侯。黰即鬓言其发稠密而乌黑)而甚美,光可以鉴(言发有光泽如镜,可以照人),名曰玄妻(玄,黑也,以发黑故称)。乐正后夔取之(乐正,官名,取

  • 鲲溟

    源见“鲲鹏展翅”。泛指大海洪川。郑璆《石遗室前小池》诗:“至人嬉以天,遨心在物表。鲲溟与蹄涔,得意遗大小。”

  • 安得猛士守四方

    安:何,如何。 慨叹守土乏人,表示对壮士的渴望。语出《史记.高祖本纪》:“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甲编》卷六:“汪

  • 玉桂

    源见“食玉炊桂”。原喻物价昂贵,后喻生活豪华。唐李贺《出城别张又新酬李汉》诗:“长安玉桂国,戟带披侯门。”【词语玉桂】   汉语大词典:玉桂

  • 计斗负才

    源见“八斗才”。比喻才高。唐黄滔《卢员外浔启》:“伏以员外断籯积学,计斗负才;龟镜词林,梯航陆海。”并列 比喻有很高的学识和才能。唐·黄滔《启卢员外浔》:“伏以员外断籝积学,~;龟镜词林,梯航陆海。”

  • 肘后医方

    同“肘后方”。唐严武《寄题杜拾遗锦江野亭》诗:“腹中书籍幽时晒,肘后医方静处看。”

  • 刻画无盐,唐突西子

    刻画:精细地描绘。无盐:古代丑女名。唐突:冒犯。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美女。 比喻为了渲染、突出了丑的,因而冒犯、贬低了美的。语出《世说新语.轻诋》:“庾元规(亮)语周伯仁(?):‘诸人皆以君方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