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形容志趣相同的人彼此互相呼应。《易经》上说:声调相同,就产生共鸣;气息相同,就互相吸引;水往低处流,火往干燥处烧;云跟随龙,风跟随虎。圣人的作为,使万物自然而然的感应,真情得以显露;因而,以天为本,向上发展;以地为本,向下扎根。这就是万物各依其类别,相互聚合的自然法则。

【出典】:

《易·乾·文言》:“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例句】:

西汉·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同明相照,同类相求。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 《庄子·渔父》:“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 晋杨方《合欢诗》:“同声好相应,同气自相求。我情与子亲,譬如影追躯。”


其他 比喻同类事物互相感应或志趣相同气质相类者互相呼应聚合。语出《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宋·秦观《十二经相合义说》:“~,所谓同类而相感者也。”△多用于描写志趣相同的人聚合在一起。→类同相召↔集苑集枯 也单作“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声相求”。


【词语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成语: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汉语词典: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猜你喜欢

  • 托孤寄命

    指托付幼君和代行国君政令的重任,《论语.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六尺之孤:指幼小的君主,古代尺短,故六尺长形容未成年。百里:古时诸侯封疆不超过

  • 荆国人

    源见“和氏之璧”。指献玉的卞和。借指中谗被诬之士。唐陈子昂《观荆玉篇》:“勿信玉工言,徒悲荆国人。”

  • 韩蝶

    源见“相思树”。美称蝶。唐李商隐《蝇蝶鸡麝鸾凤等成篇》:“韩蝶翻罗幕,曹蝇拂绮窗。”【词语韩蝶】   汉语大词典:韩蝶

  • 豕夸头白

    源见“辽东豕”。形容知识浅薄,少见多怪。清 陈淹《秋怀》诗:“鱼悔尾赪思溟北,豕夸头白笑辽东。”

  • 亏一篑功

    同“功亏一篑”。唐太宗《伤辽东战亡》诗:“未展六奇术,先亏一篑功。”

  • 化竹

    源见“杖化龙”。指得道成仙。唐骆宾王《对策文三道》:“遂使结草亢军,爰乖宗岱之论;化竹浮水,有异虞翻之言。”

  • 吾过矣,吾过矣

    我错了,我错了。 古人再三谢过之辞。语出《礼记.檀弓上》:“子夏丧其子而丧其明。曾子吊之,曰:……子夏投其杖而拜曰:‘吾过矣!吾过矣!’”郑玄注:“谢之且服罪也。”同书《檀弓下》:“子思之母死于卫,

  • 陆机雾

    《晋书.陆机传》:“机既死非其罪,士卒痛之,莫不流涕。是日昏雾昼合,大风折木,平地尺雪,议者以为陆氏之冤。”晋后将军陆机蒙冤被杀,士卒痛哭流涕。当天,行刑之时,大雾弥天,大风折木,平地雪深一尺,人们议

  • 泥一丸

    同“泥封函谷”。南朝 梁刘孝威《倚宴赋得龙沙宵月明》诗:“请谢函关吏,行当泥一丸。”

  • 鹊渚

    同“鹊河”。清吴伟业《七夕即事》诗:“鹊渚星桥迥,羊车水殿开。”【词语鹊渚】   汉语大词典:鹊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