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口血未干

口血未干

口血,古代双方结盟或订立条约时,双方要喝加有牲禽类血液的酒,以示信守,称为口血。口血未干,形容结盟时喝的口血染红了嘴巴还未干,就背弃了原来的盟约诺言。公元前565年,郑国刚因晋师来伐而乞和成盟。楚国又出师伐郑。郑国不得已背晋向楚,复求与楚国订立盟约。这时,郑国的两个大臣子孔、子蟜说:“我们刚与晋国订立盟约,现在口血未干,就背弃盟约,这样做行吗?”另外两个大臣子驷、子展说:“我们小国同大国结盟,只能唯强是从。现在楚师来攻,晋国不来援救,我们就得投靠楚国。即使订立了盟约,将来也可向晋国解释,这是在强国的威逼下订的,这样的盟约是可以背叛的。”

【出典】:

左传·襄公九年》:“楚子伐郑。子驷将及楚平。子孔、子蟜曰:‘与大国盟,口血未干而背之,可乎?’子驷、子展曰:‘吾盟固云唯强是从,今楚师至,晋不我救,则楚强矣。盟誓之言,岂敢背之?且要盟无质,神弗临也。’……乃及楚平。”

【例句】:

左丘明《国语·越语》:“以盟为益乎?前盟口血未干,足以结信矣。” 元·脱脱《宋史·辛次膺传》:“次膺言:‘宣和海上之约,靖康城下之盟,口血未干,兵随其后。”


主谓 古人订立盟约时要在嘴上涂抹牲畜的血。此指订立盟约不久就毁约。今多指说出的话没多久就反悔。《东周列国志》11回:“~,宋人背盟,寡人伐之。”△贬义。多用于表现人际交往中不讲诚信方面。→背信弃义 墨迹未干 ↔守信不渝


【词语口血未干】  成语:口血未干汉语词典:口血未干

猜你喜欢

  • 勒燕然

    同“勒铭燕然”。唐徐知仁《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由来词翰手,今日勒燕然。”

  • 溟海浮槎

    源见“乘槎”。借指南人所乘舟船。元傅若金《岳阳中秋值安南贡使》诗:“越裳重译三年至,溟海浮槎入月来。”

  • 培塿无松柏

    培塿( ㄆㄡˇ ㄌㄡˇ pǒu lǒu ):小土丘。也写作“附娄”“部娄”。 小土丘上长不出松柏之类的大树。 原比喻小国不可与大国平行,寒门不能与高门联姻。 后也比喻凶顽之家不会有贤淑的子女。

  • 缁尘染素衣

    源见“京洛尘”。比喻功名利禄败坏人的操守。南朝 齐谢朓《酬王晋安》诗:“谁能久京洛,缁尘染素衣。”金元好问《自邓州幕府暂归秋林》诗:“归来应被青山笑,可惜缁尘染素衣。”

  • 桃棘

    同“桃弧棘矢”。清高旭《自题未济庐诗集》诗:“写与人间都不识,那堪桃棘涕滂沱。”【词语桃棘】   汉语大词典:桃棘

  • 戒门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主父偃〕数之曰:‘始吾贫时,昆弟不我衣食,宾客不我内门;今吾相齐,诸君迎我或千里。吾与诸君绝矣,毋复入偃之门!’”后以“戒门”称富贵骄人。唐韩愈《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

  • 适小国

    《左传.僖公七年》:“文王将死,与之璧,使行,曰:‘……我死,汝必速行。无适小国,将不女容焉。’”春秋时,楚文王临终前,对他的宠臣告诫说:“你贪婪财物,过失很多,我死后,你立即出国,但不能到小国去。”

  • 日往月来

    《易.系词下》:“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后以“日往月来”形容岁月流逝。晋潘岳《夏侯常侍诔》:“日往月来,暑退寒袭。”并列 太阳落山,月亮升起。形容时光不断流逝。语本《易经·系辞下

  • 恨不相逢未嫁时

    言已婚男女相悦,不能结合之憾。唐代张籍《节妇吟》:“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何不相逢未嫁时?”后人多引作“恨不相逢未嫁时”。【词语恨不相逢未嫁时】  成语:恨不相逢未嫁时汉语大

  • 夜度娘

    古乐府曲名。南朝陈释智匠《古今乐录》:“夜度娘,倚歌也。”其辞曰:“夜来冒霜雪,晨去履风波。虽得叙徽情,奈侬身若何!”倚歌:乐曲的一种,用铃鼓,无弦有吹。后人称倡妓为“夜度娘”。【词语夜度娘】   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