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叔夜锻

叔夜锻

源见“嵇康锻”。形容士人隐居自适,不与权贵交往。宋陆游《穷居》诗:“清宵叔夜锻,平旦伯鸾舂。”


猜你喜欢

  • 薪不尽,火不灭

    见〔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 齐宫怨

    源见“齐蝉”。指蝉的苦苦鸣叫。清王昶《台城路.蝉》词:“千秋未了齐宫怨,年年断魂谁诉!”

  • 栖亩馀粮

    同“馀粮栖亩”。清赵翼《夜归》诗:“栖亩馀粮收未尽,欢声满路说丰年。”

  • 济叔不痴

    源见“床头周易”。唐李瀚《蒙求》诗:“济叔不痴,周兄无慧。”

  • 衲衣桑下

    源见“三宿恋”。指僧人三宿桑下而生爱恋之心。清顾炎武《楚僧元瑛谈湖南三十年来事作四绝句》之四:“梦到江头橘柚林,衲衣桑下惬同心。”

  • 井底蛙

    同“井蛙”。《东观汉记.马援传》:“子阳井底蛙耳!”明谢谠《四喜记.紫禁明扬》:“浅陋真如井底蛙。”见“井底之蛙”。《后汉书·马援传》:“子阳(公孙述)~耳,而妄自尊大。”【词语井底蛙】  成语:井底

  • 江之永矣

    江:长江。永:长。 谓江水汪洋浩瀚,源远流长。语出《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南朝.宋.谢灵运《三月三日侍宴西池诗》:“江之永矣,皇心惟眷。”

  • 口之于味,有同嗜焉

    口对于味道,有相同的嗜好。 原意是说人的味觉大体相同。 后也泛指人的好恶大体相似。语出《孟子.告子上》:“口之于味也,有同耆(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周代《〈枯叶蝴蝶

  • 弹琴治

    源见“鸣琴化治”。称扬地方官吏清政轻刑,无为而治。明 孙柚《琴心记.王孙作醵》:“公门鸟雀虚,不三年成了弹琴治。”

  • 西赆南琛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西赆浮玉,南琛没羽。吴歈越吟,荆艳楚舞。”后谓四方皆来朝贡为“西赆南琛”。赆,贡物。琛,珍宝。《南史.夷貊传论》:“西赆南琛,无闻竹素。”并列 赆,赠送的财物。琛,珠宝。语本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