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千变万化

千变万化

极言变化无穷,不可捉摸,周穆王西巡昆仑返国途中,有人向他进献了一个名叫偃师的巧匠。周穆王问他有什么本领。偃师答道,随便您要求什么我都可以达到。不过我已经造了一件小玩意,您不妨先看一看。过了几天,偃师带着一个人来见周穆王。周穆王问他,和你一块来的是什么人,偃师答道,这是我制造的一个演员。周穆王很是吃惊,看他走路,跑步,前俯,后仰,实实在在是个真人。按一下他的下巴,便唱起歌子,而且还很合旋律;摸一下他的手,便跳起舞来,而且很合节拍。变化无穷,人想叫他干什么,他就按人意思来办。穆王以为他是个真人,便和他最宠爱的盛姬以及其他美人一起观看表演。表演快要结束时,偃师带来的表演者竟然向周穆王周围的侍妾美人投出挑逗的目光。周穆王大怒,立即下令要杀掉偃师。偃师十分害怕,当即把他带的那个人拆散罗列在地上,让周穆王看,都是由皮革,胶漆,木头、黑白颜色拼凑起来的。周穆王走到跟前仔细一瞧,所有内脏、皮骨齿发全然俱备,但都是假的。再把它们安装起来,便又象刚才见到的那个人一样。试着摘掉他的心,嘴就不能说话;摘掉肝,眼就不能看;摘掉肾,脚就不能迈步。周穆王才高兴地叹道,人的技巧简直可以和老天相比了。下令在后车上载着它返回国都去了。

【出典】:

列子·汤问》:“周穆王西巡狩,越昆仑,至不弇山,反还,未及中国,道有献工人名偃师。穆王荐之,问曰:‘若有何能?’偃师曰:‘臣唯命所试,然臣已有所造,愿王先观之。’穆王曰:‘曰以俱来。吾与若俱观之。’翌日,偃师谒见王。王荐之曰:‘若与偕来者何人邪?’对曰:‘臣之所造能倡者。’穆王惊视之,趋步俯仰,信人也。巧夫!钡其颐,则歌合律;捧其手,则舞应节。千变万化,惟意所适。王以为实人也,与盛姬内御并观之。技将终,倡者瞬其目而招王之左右侍妾。王大怒,立欲诛偃师。偃师大慑,立剖散倡者以示王,皆缚会革木,胶漆、白黑丹青之所为。王谛料之,内则肝胆心肺脾肾肠胃,外则筋骨、支节、皮毛、齿发,皆假物也,而无不毕具者。合会复如初见。王试废其心,则口不能言;废其肝,则目不能视;废其肾,则足不能步。穆王始悦而叹曰:‘人之巧乃可与造化者同功乎!’诏贰车载之以归。”

【例句】:

西汉·贾谊《鵩鸟赋》:“千变万化兮,未始有极。”


并列 形容变化极多。语出《列子·周穆王》:“千变万化,不可穷极。”廖辉英《红尘孽债》:“中侃,任何工作都有它单调的一面,日复一日,哪能~? 但人总是得有起码的稳定性才行。”△用以描写客观事物或主观意识的变化。→变化无穷 变化多端 瞬息万变。也作“千变万态”、“千变万状”、“千变万轸”。


【词语千变万化】  成语:千变万化汉语词典:千变万化

猜你喜欢

  • 灵光鲁

    同“鲁灵光殿”。元王逢《题马洲书院》诗:“蝌斗秦皆废,灵光 鲁独存。”

  • 解雨

    《易.解》:“天地解而雷雨作。”高亨注:“天地解,谓春来之后,天地开通,阴阳交流,气候暖,冰冻释。”后因以“解雨”谓下雨。宋苏轼《郊祀庆成》诗:“需云遍枯槁,解雨达勾萌。”【词语解雨】   汉语大词典

  • 望风承旨

    参见:望风希旨见“望风希指”。《晋书·石崇传》:“骏戚属尊重,权势赫奕。内外有司,~。”【词语望风承旨】  成语:望风承旨汉语大词典:望风承旨

  • 士师三黜

    《论语.微子》:“柳下惠为士师(法官),三黜(罢免)。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离)父母之邦!”按“正道”办事,总免不了遭罢黜,这是封建社会的普遍现象

  • 东向而望,不见西墙

    《吕氏春秋.去尤》:“东面望者,不见西墙;南向视者,不睹北方:意有所在也。”后因以“东向而望,不见西墙”比喻主观片面,顾此失彼。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知音》:“会己则嗟讽,异我则沮弃,各执一隅之解,

  • 翟衣

    《隋书》卷十一《礼仪志六》:“皇后衣十二等。其翟衣六……诸公夫人九服,其翟衣雉皆九等,俱以[⿰衤䍃]雉为领褾,各九。……诸男夫人,自?而下五。其翟衣雉皆五等,俱以?雉为领褾。”隋朝典制,凡皇后及公侯伯

  • 良弓无改

    源见“克绍箕裘”。谓继承父祖的优良传统和事业。唐刘知幾《史通.书事》:“其有开国承家,世禄不坠,积仁累德,良弓无改……略书于传可也。”主谓 擅制弓箭的弓匠的儿子,不会改事他业。比喻后代继承先辈的事业和

  • 兵不厌诈

    指战争中为了取胜,在策略上有使用诡计的必要。公元前632年,晋楚发生了著名的城濮之战。战前,晋文公问狐偃,楚国军队比我们多,怎么办?狐偃献计道,我听说,讲究礼仪的君子对忠信的言行永不满足,而在战场上则

  • 梦池秀句

    同“梦春草”。宋 史祖达《东风第一枝》词:“今夜觅,梦池秀句;明月动,探花芳绪。”

  • 掣笔郎

    《晋书.王献之传》载:晋王献之七八岁时学书法,其父羲之“密从后掣(拉)其笔不得,叹曰:‘此儿后当复有大名!’”后因以“掣笔郎”称誉幼年善于学书者。宋苏轼《赠王觏》诗:“何人生得宁馨子,今夜初逢掣笔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