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鸿沟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项王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
秦末,楚汉相争,双方互不示弱,战事频繁,双方都需休整,故以鸿沟为界,暂停干戈。后遂用为割据之典。
唐.李白《南奔书怀》诗:“欃枪扫河洛,直割鸿沟半。”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项王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
秦末,楚汉相争,双方互不示弱,战事频繁,双方都需休整,故以鸿沟为界,暂停干戈。后遂用为割据之典。
唐.李白《南奔书怀》诗:“欃枪扫河洛,直割鸿沟半。”
源见“出山小草”。谓居官低微。清卢元昌《次韵酬楚中杨长公》:“小草一官悲薄命,文章万卷哭秋风。”
同“紫泥书”。唐白居易《玉壶吟》:“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词语紫泥诏】 汉语大词典:紫泥诏
末:末梢。掉:摇动。 树梢太大必定折断,尾巴太大不易摇摆。 比喻部属势力过大,难以驾驭。语出《左传.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三国.魏.曹冏《六代论》:“所谓末大必折,尾大难
同“玉山倾倒”。南朝 梁萧统《锦带书十二启.蕤宾五月》:“弹伯雅之素琴,酌嵇康之绿酒。纵横流水,酩酊颓山。”【词语颓山】 汉语大词典:颓山
州郡只像斗一样大,极言地方之小。南北朝时,州府内部论事都由典签记录、整理。宋朝末年,多以幼少皇子为方镇,皇帝便派心腹为典签,后又允许典签一年几次回京都向皇帝述职,刺史行事之美恶,都系于典签之口。于是更
源见“乘鸾”。泛指仙女。清 丘逢甲《游罗浮》诗之十:“凤台吹箫女,亦引长庚游。”
源见“乘龙出鼎湖”。哀悼帝王去世。唐刘禹锡《浙西李大夫示述梦》诗:“仙成脱屣去,臣恋捧弓号。”
源见“未能免俗”。为贫寒之典。清蒲松龄《为华振叔与韩履生启》:“若小儿贫如南阮,聊晒犊裩;瘦似清郎,频移革带。”【词语聊晒犊裩】 成语:聊晒犊裩汉语大词典:聊晒犊裩
《尚书大传》卷三:“纣死,武王皇皇若天下之未定,召太公而问曰:‘入殷奈何?’太公曰:‘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不爱人者及其胥馀,何如?’”《韩诗外传》、《说苑》亦记其事,有记为周公旦语。后因以
源见“寸草春晖”。比喻母亲对子女的恩情。清唐孙华《进呈御览诗》:“高厚恩何报,春晖寸草茎。”见“寸草春晖”。【典源】 唐·孟郊《游子吟》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