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先意承志

先意承志

亦作“先意承旨”,原意是指善于体会父母的心意,后则泛指揣摩人意,恭顺奉承,以博取欢心。公明仪问曾子,您可以说是孝顺父母了吧!曾子回答道,哪里能这样说呢?君子所主张的孝,是要在父母还没有表示意图之前,就预先体会出父母意旨,以按其意办事。如果父母有过错,也要委婉劝谏,以使他们重新走上正道。我只是奉养了父母亲,哪里够得上孝呢?

【出典】:

礼记·祭义》:“公明仪问于曾子曰:‘夫子可以为孝乎!’曾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君子之所为孝者,先意承志,谕父母于道。参直养者也,安能为孝乎!’”

【例句】:

韩非子·八奸》:“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诺诺,先意承旨,观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 西晋·葛洪《抱朴子·臣节》:“先意承指者,佞谄之徒也。”


述宾 先意,事先想到别人的意愿。承志,遵从愿望。原指能奉承父母的心意和愿望去做。后泛指揣摩人意,极力按其心意办事。语出《礼祀·祭义》:“君子之所为孝者,先意承志,谕父母于道。”鲁迅《华盖集续编·海上通讯》:“我不是别人,那知道别人的意思呢? ~的妙法,又未曾学过。”△原为褒义。后含贬义。也作“先意承颜”、“先意承旨”、“先意希旨”、“先意承指”。


【词语先意承志】  成语:先意承志汉语词典:先意承志

猜你喜欢

  • 荐贤比文举

    源见“荐鹗”。称颂人爱才。文举,孔融字。唐权德舆《奉酬从兄南仲见示十九韵》:“荐贤比文举,理郡迈文翁。”

  • 璧还

    源见“璧谢”。指退还赠礼。《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四一回:“上月家母寿日,承赐厚礼,概不敢当,明日当即璧还。”源见“完璧归赵”。谓原物归还。客套语。陈毅《给阿英的信》:“携回之三书,已阅毕,兹璧还。”【

  • 竹马

    以竹竿当马骑,儿童游戏用。后常用作幼年的象征。如以幼年之友称“竹马之友”或“竹马之好”。《后汉书.郭伋传》:“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于道次迎拜。”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

  • 碧海桑田

    同“沧海桑田”。元冯子振《鹦鹉曲.洞庭钓客》曲:“算人间碧海桑田,只是燕鸿来去。”

  • 林下高风

    同“林下风气”。《好逑传》十三回:“因访知老先生令爱小姐,乃闺中名秀,又擅林下高风,诚当今之淑女,愿以丝萝上附乔木久矣。”见“林下风气”。《好逑传》13回:“因访知老先生令爱小姐,乃闺中名秀,又擅~,

  • 石庆数马

    《汉书.万石君传》:“万石君石奋,……孝文时官至太中大夫。……及孝景即位,以奋为九卿。……奋长子建,次甲,次乙,次庆,皆以驯行孝谨,官至二千石。于是景帝曰:‘石君及四子皆二千石,人臣尊宠乃举集其门。’

  • 水落石出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后因以“水落石出”比喻事物真相完全显露。宋陆游《谢台谏启》:“收真才于水落石出之后,坐销浮伪之风;察定理于舟

  • 辅车相将

    同“辅车相依”。清叶方蔼《关陇平》诗:“面蜀肘凉,辅车相将。”见“辅车相依”。清·叶方蔼《关陇平》:“面蜀肘凉,~。”【词语辅车相将】  成语:辅车相将汉语大词典:辅车相将

  • 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

    参见: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见“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老舍《小坡的生日·上学》:“南星摸着头上的大包,颇有点‘~’的神气。”【词语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  成语: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

  • 斗蜗角

    源见“蛮触交争”。比喻因细小之事而引起争斗。茅盾《开罗杂感》诗:“英雄几辈斗蜗角,流水汤汤逝者斯。”【词语斗蜗角】   汉语大词典:斗蜗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