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作品或说话的内容相重,没有新意。明代王世贞《全唐诗说》:“(白居易)少年与元稹角靡逞博,意在警戒痛快,晚更作知足语,千篇一律,诗道未成,慎勿轻看,最能易人心手。”靡:华丽。角靡逞博,是指在诗歌的辞
同“肘腋之患”。唐杜甫《草堂》诗:“西卒却倒戈,贼臣互相诛。焉知肘腋祸,自及枭獍徒。”
源见“王乔凫舄”。借指地方官。唐徐凝《送李补阙归朝》诗:“驷马归咸秦,双凫出海门。”宋苏轼《次韵陈海州书怀》:“酒醒却忆儿童事,长恨双凫去莫攀。”【词语双凫】 汉语大词典:双凫
源见“鹿门采药”。指隐居鹿门山的高士东汉庞德。宋陆游《闲趣》诗之二:“超然对儿子,未愧鹿门 庞。”
同“庾公楼”。明 汤式《脱布衫带小梁州.四景为储公子赋.秋》曲:“亭台净扫无纤垢,胜当年庾亮南楼。”
源见“致书邮”。谓邮人毁坏信件。唐李瀚《蒙求》:“洪乔掷水,陈泰挂壁。”
五鼎:古代诸侯宴会列五鼎肉菜而食,鼎内分盛牛、羊、猪、鱼、鹿肉。借喻豪侈生活和显贵地位。此典指主父偃(Yǎn演)说:生不能陈列五鼎佳而食,死就受五鼎烹刑吧!后以“五鼎”比喻贵官王侯及其饮食;以“五鼎煮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砥柱是山名,在河南三门峡东北黄河中流,因屹立于激流之中,形如柱,故名。后以砥柱中流喻指坚强的、在动荡艰难环境中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力
参见:归田息讼
《史记.刺客列传.荆轲传》附“高渐离”:“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于是秦逐太子丹、荆轲之客,皆亡。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傭保,匿作于宋子(地名)。久之,……出其装匣中筑与其善衣,更容貌而前。举座客皆惊,下与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