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麈尾清谈”。手持麈尾。指准备高谈。唐韦应物《假中枉卢二十二书亦称卧疾》诗:“应笑王戎成俗物,遥持麈尾独徘徊。”
源见“莼羹鲈脍”。指思乡欲归之情。唐李白《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长铗归来乎,秋风思归客。”
同“鸱鸮吓雏凤”。唐元稹《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鵷鹭方求侣,鸱鸢已吓雏。”
源见“乘鸾”。指萧史、弄玉夫妇成仙飞升。清钱谦益《绛云楼上梁以诗代文》诗之四:“见说秦楼夫妇好,乘龙骑凤也参差。”
同“空群冀北”。金元好问《答公茂》诗:“冀北已空天下马,江东全倚谢家安。”
引而伸之:谓由一事一义推延而及他事他义。触类:接触某一类事物。长( ㄓㄤˇ zhǎng ):增长。 谓掌握某一类事物的知识,加以延展推广,就能增长与此同类的其他事物的知识。语出《易.系辞上》:“引
源见“诒燕”。谓为子孙的将来作好安排。《三国志.董允传》:“七年,以侍中守尚书令,为大将军费祎副贰。九年,卒。”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襄阳记》:“杨仪、魏延,牧竖小人也。虽尝有鸣吠之益于时务,然既已任之
同“梅福佯狂”。清王摅《读侯掌亭遗集》:“姓名梅尉佯狂变,孤愤虞卿著述消。”
源见“汝南月旦”。指名士相聚评品人物的场所。宋苏轼《南歌子.别润守许仲涂》词:“欲执河梁手,还升月旦堂。”
《韩非子.五蠹》:“徐偃王处汉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荆文王恐其害己也,举兵伐徐,遂灭之。故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淮南子.汜论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