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五行俱下

五行俱下

孔融《汝颍优劣论》:“汝南 应世叔(应奉字世叔),读书五行俱下。”《南史.宋孝武帝》:“少机颖,神明爽发,读书七行俱下,才藻甚美。”《梁书.简文帝纪》:“〔太宗〕读书十行俱下。九流百氏,经目必记。”又《昭明太子统传》:“太子美姿貌,善举止,读书数行并下,过目皆忆。”后遂以形容读书速度极快。多称赞人资质高,十分聪明。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王性之读书真能五行俱下,往往他人才三四行,性之已尽一纸。”


【典源】《三国志·魏书·应玚传》 裴松之注引华峤《后汉书》曰:“ (应)玚祖奉,字世叔。才敏善讽诵,故世称‘应世叔读书,五行俱下’。”《后汉书·应奉列传》:“ (应) 奉少聪明,自为童儿及长,凡所经履,莫不睹记。读书五行并下。”

【今译】 后汉应奉字世叔,自幼聪颖,才思敏捷,凡是亲身经历之事,皆默记不忘,读书奇快,能五行并看。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读书敏捷神速。

【典形】 目五行、五行、应奉五行。

【示例】

〔目五行〕 明·高启 《读书》:“欲究千年事,惭无目五行。”

〔五行〕 唐·杨炯《大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七步立成,五行不辍。”

〔应奉五行〕 北周·庾信《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养由百发,落雁吟猿; 应奉五行,绨缃缥帙。”


【词语五行俱下】  成语:五行俱下汉语词典:五行俱下

猜你喜欢

  • 鼎分三足

    见“鼎足三分”。【词语鼎分三足】  成语:鼎分三足汉语大词典:鼎分三足

  • 张翰脍

    源见“莼羹鲈脍”。美称鲈鱼脍。用写自适恬淡的归隐生活。唐李商隐《赠郑谠处士》诗:“越桂留烹张翰脍,蜀姜供煮陆机莼。”

  • 五行皆下

    同“五行俱下”。南唐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上:“读书则五行皆下,为文则七步成章。”

  • 鸡酒之礼

    源见“炙鸡渍酒”。指祭奠。晋王嘉《拾遗记.魏》:“田畴,北平人也。刘虞为公孙瓒所害,畴追慕无已,往虞墓设鸡酒之礼,恸哭之音动于林野。”

  • 三上

    宋代欧阳修谓作文最宜于构思的三种场所。欧阳修《归田录》卷二:“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词语三上】   汉语大词典:三上

  • 出谷莺

    源见“出谷迁乔”。喻升迁之人。宋王禹偁《酬太常晁丞见寄》诗:“当年布素定交情,恨不同为出谷莺。犹作三丞君最屈,遍寻两制我知荣。”【词语出谷莺】   汉语大词典:出谷莺

  • 两歧

    源见“两岐歌”。称颂地方官吏改善农业有方,民乐年丰。宋王安石《送李才元校理知邛州》诗:“北堂已足夸三釜,南亩当今识两歧。”【词语两歧】   汉语大词典:两歧

  • 伐檀之刺

    《诗经.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伐檀》前之小序云:“《伐檀》,刺贪也。在位贪鄙,无功而

  • 鵩作赋

    源见“贾生赋鵩”。指遭受贬谪,自伤不幸。唐张说《赠赵侍御》诗:“长沙鵩作赋,任道可知浅。”

  • 沙椎

    源见“博浪飞椎”。刺客在博浪沙以铁椎狙击秦始皇,故以“沙椎”指其事。清黄景仁《荆轲故里》诗:“市筑怜同伴,沙椎付后生。”【词语沙椎】   汉语大词典:沙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