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棋不定
是说举起棋子不知如何下为好。比喻临事犹豫,拿不定主意。公元前559年,卫献公因遇大臣孙林父、宁殖无礼,而被他们驱逐出境,另立公孙剽为君,是为卫殇公。公元前548年,因为宁、孙两家矛盾,宁殖之子卫国执政大夫宁喜又欲再拥卫献公回国为君。卫国大夫太叔文子知道此事后,说:“宁喜看待国君还不如下棋,一方举棋下不了决心,不知下一步如何走,这是难于取胜对方的。而何况安置国君而不能决定呢?他是必定不能免于祸难了。宁喜是卫武公的九世孙,恐怕很快要灭亡了,可悲啊。”果然,献公复国之后,即以宁喜专权,将其处死。
【出典】: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卫献公自夷仪使与宁喜言。宁喜许之。大叔文子闻之,曰:‘……今宁子视君不如奕棋,其何以免乎?奕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而况置君而弗定乎?必不免矣。九世之卿族,一举而灭之,可哀也哉!’”
【例句】:
唐·刘肃《大唐新语》:“长孙无忌谏曰:‘晋王仁厚,守文之良主也。且举棋不定,前哲所戒,储位至重,岂宜数易?’”
述补 下棋落子时犹豫不决。比喻处事没主见,不够果断。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高阳《粉墨春秋》:“又想嫁美国人、又想嫁中国人,~,蹉跎了佳期。”△贬义。多用于写遇事拿不定主意。→犹豫不决 优柔寡断迟疑不决 游移不定 ↔当机立断 举棋若定。也作“置棋不定”。
【词语举棋不定】 成语:举棋不定汉语词典:举棋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