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司马迁《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一饭之德必偿,睚眦(怒目而视,借指极小的怨恨)之怨必报。”别人发怒时对自己瞪一下眼,这样一个极小的怨恨也一定要报复。后因以“睚眦‘之怨’必报”用为形容心胸狭小,报复
源见“曾参杀人”。指流言导致人误解。汉王充《论衡.累害》:“夫如是,市虎之讹、投杼之误不足怪,则玉变为石、珠化为砾不足诡也。”
源见“鲲鹏展翅”。指鲲鹏巨大的翅膀,形容极其庞大。唐钱起《江行无题》诗之二三:“帆翅初张处,云鹏怒翼同。”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上《记事珠》:“开元中,张说为宰相。有人惠说一珠,绀色有光,名曰“记事珠’。或有阙忘之事,则以手持弄此珠,便觉心神开悟,事无巨细,涣然明晓,一无所忘。”此故事又见元方回《
同“颖脱而出”。《北史.魏收传》:“收本以文才,必望颖脱见知,位既不遂,求修国史。”【词语颖脱】 汉语大词典:颖脱
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梅圣俞以诗知名,三十年终不得一馆职。晚年奉诏修《唐书》,书成未奏而卒,士大夫莫不叹惜。其初受敕修《唐书》,语其妻刁氏曰:‘吾之修书,可谓猢狲入布袋矣。’刁氏对曰:‘君于仕宦,
唐.李贺有《恼公》诗,写诗人自己对意中女子的思念。恼公,是自嘲的意思。后因用为自嘲以遣怀的典故。清.冯起凤《昔柳摭谈.秋风自悼》诗:“挑灯勘破《红楼梦》,剩有闲情托恼公。”【词语恼公】 汉语大词典
见〔聪明一世,懵懂一时〕。见“聪明一世,懵懂一时”。《再生缘》37回:“真是~,笨起来比别的人还要笨!”△多用于描写人。【词语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成语: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汉语大词典:聪明一世,糊涂
同“孟光”。宋王安中《哨遍》词:“伯鸾家有孟光妻,岂逡巡、眷恋名利?”
意有不平。《庄子.在宥》:“于是乎天下始乔诘卓鸷,而后有盗跖:曾、史之行。”卓鸷:行有不平。盗跖:战国初农民起义领袖,名跖,旧时冠以污蔑性的“盗”字。曾、史:曾参(孔子弟子)和史鱼(春秋时卫国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