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鲁迅《“题未定”草》8:“那些了不得的作家……要把一生的作品,只删存一个或三四个字,刻之泰山顶上,‘~’”。
同“忧天”。唐李白《梁甫吟》:“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
《孟子.梁惠王下》:“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赵岐注:“所谓是旧国也者,非但见其有高大树木也,当有累世修德之臣,常能辅其君以道,乃为旧国可法则也。”后因以“乔木”为形容故国或故里
《后汉书.孔融传》:“论曰:‘……若夫文举之高志直情,其足以动义槩而忤雄心。故使移鼎之迹,事隔于人存;……’”唐.李善注:“《左传》:‘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古代以为鼎是国之根本
源见“三语掾”。形容应答机敏有才学。清宋琬《行路难》诗:“便便饱五经,讵若工三语?”
比喻年少夫妻很亲密。清代孔尚任《桃花扇.访翠》:“望平康,凤城东、千门绿杨。一路紫丝缰,引游郎,谁家乳燕双双。”
同“大隐金门”。清吴嘉纪《音隐歌赠俞锦泉》诗:“君不见曼倩避世金马门,簪缨衮衮高蹈存。”
源见“咏絮”。指柳絮。唐元稹《春馀遣兴》诗:“馀英间初实,雪絮萦蛛网。”亦称雪。海默《突破临津江》:“雪坡上露出的落叶梢头,被雪絮挂连在一起,直到深涧。”【词语雪絮】 汉语大词典:雪絮
同“戏彩娱亲”。宋 翁溪园《水调歌头.寿常州刘守》词:“寿仙堂下,应伴凫舄戏莱斑。”
源见“红叶题诗”。谓女子春思闺怨。宋吴文英《齐天乐》词:“流红江上去远,翠尊曾共醉,云外别墅。”【词语流红】 汉语大词典:流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