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不分皂白

不分皂白

《诗.大雅.桑柔》“匪言不能,胡斯畏忌”汉郑玄笺:“胡之言何也,贤者见此事之是非,非不能分别皂白言之于王也。”后以“不分皂白”谓不分黑白,不辨是非。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岂不辨个是和非,不分个皂白,南邻北里成灰。”也比喻不问好坏。《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若干官宦大户人家,单拣门户相当或是贪他嫁资丰厚,不分皂白,定了亲事。”


述宾 皂,黑。不分黑白。比喻不分是非曲直。语本《诗经·大雅·桑柔》:“匪言不能,胡斯畏忌。”郑玄笺:“胡之言何也,贤者见此事之是是非非,不能分别皂白言之于王也。”《水浒传》13回:“本是也要混战,怕黑旋风~,见人便砍,因此不敢近前。”△描写人无是非观念。→混为一谈 颠倒是非 混淆是非 ↔是非分明 明辨是非白黑分明。也作“不分青白”、“不问皂白”、“不问青红皂白”、“皂白不分”。


【词语不分皂白】  成语:不分皂白汉语词典:不分皂白

猜你喜欢

  • 猗顿赀

    《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猗顿用盬盐起。”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引《孔丛子》:“猗顿,鲁之穷士也。……闻朱公富,往而问术焉。朱公告之曰:‘子欲速富,当畜五牸。’于是乃适西河,大畜牛羊于猗氏之南

  • 负暄

    源见“献曝”。喻忠君爱国之心。明郑若庸《玉玦记.诏封》:“应甄录汗马勋劳,还展布负暄忠爱。”【词语负暄】   汉语大词典:负暄

  • 穷大失居

    《易.序卦》:“穷大者必失其居。”高亨注:“极大者则骄奢淫暴,必覆败而失其所。”后指多而不适用。清魏源《〈国朝古文类钞〉序》:“诚能以昭代之典章文字读《六经》,而又能以《六经》读昭代之典章文字,其於是

  • 遭家不造

    造:成就。 原为周成王哀叹家道未成而遭父丧。 后泛指家里惨遭不幸。语出《诗.周颂.闵予小子》:“闵予小子,遭家不造。”郑玄笺:“闵,悼伤之言也。造,犹成也。可悼伤乎我小子耳,遭武王崩,家道未成。”

  •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意谓千辛万苦寻不到的东西,却偶然不费气力得到了。语出《宋诗纪事.卷九〇.夏元鼎〈绝句〉》:“崆峒访道至湘湖,万卷诗书看转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元.李寿卿《伍员吹箫》三折:“若得此人助我

  • 泰山梁木

    《礼记.檀攻上》:“孔子蚤作(注:早上起来),负手曳杖,消摇(注:同“逍遥”)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注:木之大者)其坏乎,哲人其萎乎!’”孔子将死时作的歌。他自称“哲人”,把自己的死比作泰山

  • 仲颖残忍

    《三国志.魏书.董卓传》:“董卓字仲颖,陇西临洮人也。”“卓性残忍不仁,遂以严刑胁众,睚眦之隙必报,人不自保。”东汉.董卓字仲颖,他生性残忍,报复心极强,为官施政,常以严刑慑服众庶。唐.卢照邻《咏史四

  • 当门任君锄

    源见“当门兰”。谓因对上有所阻碍而被清除。宋陆游《兰》诗:“无心托阶庭,当门任君锄。”

  • 乐而不淫

    快乐而不放荡,忧愁而不悲伤,是孔子对《诗.国风.关雎》一诗的评论。《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述补 淫,放纵。不能作“淫乱”解。快乐而不过分。《论语·八佾》:“《关雎》~

  • 敲碎琼壶

    同“唾壶击缺”。宋 赵功可《氐州第一.次韵送春》词:“听西河,人唱罢,何堪把,江南重赋。敲碎琼壶,又前村,数声钟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