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父母之邦”。《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田常欲作乱于齐,惮高、国、鲍、晏,故移其兵欲以伐鲁。孔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夫鲁,坟墓所处,~,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词语父母之国】 成语:父母之
旧物:旧日的典章文物。 表示恢复了原有的事业或原有的河山。语出《左传.哀公元年》:“遂灭过、戈、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陈书.帝纪.总论》:“高祖拔起垅亩,有雄桀之姿。扫侯景于既成,拯梁室
源见“投鞭断流”。形容兵马强盛,势不可挡。清归庄《读郑所南心史已成》诗:“深堑投鞭竟飞渡,高峰立马又摧枯。”
同“舜弦”。唐杜审言《望春亭侍游应诏》诗:“尧樽随步辇,舜乐绕行麾。”
《庄子.让王》:“汤又让务光曰:‘知者谋之,武者遂之,仁者居之,古之道也。吾子胡不立乎?’务光辞曰:‘废上,非义也;杀民,非仁也;人犯其难,我享其利,非廉也。吾闻之曰,非其义者,不受其禄,无道之世,不
汉.刘向《说苑.正谏》:“吴王欲从民饮酒,伍子胥谏曰:‘不可。昔白龙下清泠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白龙上诉天帝,天帝曰:“当是之时,若(你)安置而(尔,你)形?”白龙对曰:“我下清泠之渊化为鱼
闻:出名、扬名。达:显贵的地位。指不追求名声和官职。诸葛亮平定南方之后,于后主刘禅建兴五年(227年)率师伐魏,临发上书后主说:“我本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在南阳隆中亲自耕作,只求在乱世之中苟全性命,不
亦作“物极必反”。指事物发展到极度时,就会走向反面。美善和丑恶互相衬托,共同组成一个整体。事物发展到了极限就向相反方面发展变化,这种现象可以称之为“环流”。【出典】:《鹖冠子·环流》:“美恶相饰,命曰
《诗.唐风.扬之水》:“素衣朱襮,从子于沃。”毛传:“襮(bó),领也。诸侯绣黼,丹朱中衣。”郑玄笺:“中衣以绡黼为领,丹朱为纯也。”后泛称士大夫的衣服为“丹素”。南朝 宋鲍照《拟古》诗:“鲁客事楚王
同“铸鼎穷神奸”。明陈子龙《策勋府行》诗:“弯弓亲自扫欃枪,铸鼎犹思刊魍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