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耳濡目染”。老舍《四世同堂》1:“还有,老人自幼自长在北京,~的和旗籍人学了许多规矩礼路。”【词语耳习目染】 成语:耳习目染汉语大词典:耳习目染
原作鼓旗相当,古代军队用旗鼓发号施令,故称两军对垒时为旗鼓相当。后用以比喻双方势均力敌,不相上下。建武三年(27年),割据甘肃的隗嚣向光武帝刘秀上书称臣,当时光武帝致力于平定关东各地,尚无余力进攻盘据
源见“众口铄金”。形容毁谤为害之大。唐戎昱《送郑炼师贬辰州》诗:“误将瑕指玉,遂使谤消金。”
《史记.孟尝君列传》:“(田)文曰:‘君用事相齐,至今三王矣,齐不加广而君私家富累万金,门下不见一贤者。文闻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今君……文窃怪之。’”战国时,民间流传“相门必有相”的谚语。后用为称
同“吐凤才华”。《旧唐书.文苑传序》:“门罗吐凤之才,人擅握蛇之价。”【词语吐凤之才】 成语:吐凤之才
传说羚羊夜宿时,将角悬挂树上,足不着地,猎人因此寻找不到它的踪迹。 常用以比喻诗文意境超脱,不着形迹。语出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辩》:“诗者,吟咏性情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
谓悲痛过后追思所遭痛苦倍觉伤心。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如何哉? ” ●唐韩愈《与李翱书》: “仆在京城八九年,无所取资,日求
同“洛阳纸贵”。唐白居易《题诗屏风绝句》:“鄣成定被人争写,从此南中纸价高。”
五代.陈陶《闲居杂兴五首》之二:“中原莫道无麟凤,自是皇家结网疏。”中原,狭指今河南一带,广指黄河中下游地区。麟凤,指杰出的人物。此二句诗意为:不要说中原地区没有杰出的人物,其之所以不能招致人才,是因
诗三百:诗,指《诗经》。《诗经》实有三百五篇,“三百”是举其成数。蔽:概括。 《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无邪。 古代儒家对《诗经》的评价。语出《论语.为政》:“子曰:‘《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