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国学名著>风骚旨格

风骚旨格唐 · 齐己

〖提要〗此书《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二题作“《风骚指格》”,卢文弨校本“指”作“旨”;《宋史。艺文志》八录作“《诗格》一卷”,乃同书异名。齐己又有《玄机分明要览》一卷,已佚。《风骚旨格》标举格法甚多。薛雪《一瓢诗话》指出:“唐释齐己作《风骚旨格》,‘六诗’、‘六义’、‘十体’、‘十势’、‘二十式’、‘四十门、‘六断’、‘三格’,皆系以诗,不减司空表圣。”其中“六诗”、“六义”为传统命题,但在表述上,不以敍述性文字下定义,而纯举诗例以明之,则当出於郑谷《国风正诀》之“分六门摭诗联注”的格式,遂形成后来诗格写作的习惯之一。“四十门”论作诗题材,其余论作诗方法,均为齐己之新说,对以后诗格影响颇大。此书的“势”最引人注目。《蔡宽夫诗话》云:“唐末五代,僧流以诗自名者,多好妄立格法,取前人诗句为例,议论锋出,甚有‘狮子跳掷’、‘毒龙顾尾’等势,览之使人拊掌不已。”(《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五引),就是指的《风骚旨格》。神彧《诗格》亦有“十势”,其中五势出於齐己;徐寅《雅道机要》列“八势”,亦因袭齐己;佚名的《诗评》中“诗有四势”节,也是从齐己“十势”中稍加变化而来。可见其势论在晚唐五代诗格中也是颇具代表性的。齐己“势”论的来源,与禅宗影响直接有关。他出於沩仰宗,而“仰山门风”的最大特点即在於“有若干势以示学人”(《宋高僧传》卷十二),“分列诸势,游戏无碍”(杨亿《汾阳无德禅师语录序》)。所以,齐己的以“势”论诗,正有得於仰山的以“势”接人。如“狮子返掷势”,就出於禅宗话头。禅宗有“狮子频呻”、“狮子返掷”、“狮子距地”三句(见《五灯会元》卷十四《大阳景玄禅师》)。“狮子返掷”正属於禅宗三关之第二关境界,地水火风,色声相味,尽为本分,皆是菩提,故齐己举“离情遍芳草,无处不萋萋”以明之。可见此类势名颇难索解。《一瓢诗话》谓“‘十势’立名最恶,宛然少林棍谱”,似亦未能探得其源。《风骚旨格》在诗格类着作中影响甚大,许学夷《诗源辨体》卷三十五云“文(此字应作‘神’)彧‘十势’又仿於齐己”,又云“徐寅多出齐己”,可略窥一斑。(摘自张伯伟《唐五代诗格丛考》,原载《文献》1994年第3期,又收入张氏《中国诗学研究》,辽海出版社2000年。)〖校勘说明〗以丁福宝《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排印)为底本,用四部丛刊影印明抄本作校本。凡《历代诗话续编》本“一曰”、“诗云”等字样,四部丛刊本皆无,疑原本并无,此乃毛晋刻本所加。此类不赘。二本不同处,仅类异文,不下断语,览者其详之。〖正文〗六诗一曰大雅诗云:“一气不言含有象,万灵何处谢无私。”二曰小雅诗云:“天流皓月色,池散芰荷香。”三曰正风诗云:“都来消帝力,全不用兵防。”四曰变风诗云:“当道冷云和不得,满郊芳草即成空。”五曰变大雅诗云:“蝉离楚树鸣犹少,叶到嵩山落更多。”六曰变小雅诗云:“寒禽粘古树,积雪占苍苔。”诗有六义一曰风诗云:“高齐日月方为道,动合乾坤始是心。”二曰赋诗云:“风和日暖方开眼,雨润烟浓不举头。”三曰比诗云:“丹顶西施颊,霜毛四皓须。”四曰兴诗云:“水谙彭泽阔,山忆武陵深。”五曰雅诗云:“卷帘当白昼,移榻对青山。”又云:“远道擎空钵,深山踏落花。”六曰颂诗云:“君恩到铜柱,蛮款入交州。”诗有十体一曰高古诗云:“千般贵在无过达,一片心闲不奈高。”二曰清奇诗云:“未曾将一字,容易谒诸侯。”三曰远近诗云:“已知前古事,更结后人看。”四曰双分诗云:“船中江上景,晚泊早行时。”五曰背非诗云:“山河终决胜,楚、汉且横行。”六曰虚无诗云:“山寺钟楼月,江城鼓角风。”七曰是非诗云:“须知项籍剑,不及鲁阳戈。”八曰清洁诗云:“大雪路亦宿,深山水也斋。”九曰覆妆诗云:“叠巘供秋望,无云到夕阳。”十曰阖门诗云“卷帘黄叶落,锁印子规啼。”诗有十势狮子反掷势诗云:“离情遍芳草,无处不萋萋。”

〖提要〗此书《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二题作“《风骚指格》”,卢文弨校本“指”作“旨”;《宋史。艺文志》八录作“《诗格》一卷”,乃同书异名。齐己又有《玄机分明要览》一卷,已佚。

  《风骚旨格》标举格法甚多。薛雪《一瓢诗话》指出:“唐释齐己作《风骚旨格》,‘六诗’、‘六义’、‘十体’、‘十势’、‘二十式’、‘四十门、‘六断’、‘三格’,皆系以诗,不减司空表圣。”其中“六诗”、“六义”为传统命题,但在表述上,不以敍述性文字下定义,而纯举诗例以明之,则当出於郑谷《国风正诀》之“分六门摭诗联注”的格式,遂形成后来诗格写作的习惯之一。“四十门”论作诗题材,其余论作诗方法,均为齐己之新说,对以后诗格影响颇大。

  此书的“势”最引人注目。《蔡宽夫诗话》云:“唐末五代,僧流以诗自名者,多好妄立格法,取前人诗句为例,议论锋出,甚有‘狮子跳掷’、‘毒龙顾尾’等势,览之使人拊掌不已。”(《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五引),就是指的《风骚旨格》。神彧《诗格》亦有“十势”,其中五势出於齐己;徐寅《雅道机要》列“八势”,亦因袭齐己;佚名的《诗评》中“诗有四势”节,也是从齐己“十势”中稍加变化而来。可见其势论在晚唐五代诗格中也是颇具代表性的。齐己“势”论的来源,与禅宗影响直接有关。他出於沩仰宗,而“仰山门风”的最大特点即在於“有若干势以示学人”(《宋高僧传》卷十二),“分列诸势,游戏无碍”(杨亿《汾阳无德禅师语录序》)。所以,齐己的以“势”论诗,正有得於仰山的以“势”接人。如“狮子返掷势”,就出於禅宗话头。禅宗有“狮子频呻”、“狮子返掷”、“狮子距地”三句(见《五灯会元》卷十四《大阳景玄禅师》)。“狮子返掷”正属於禅宗三关之第二关境界,地水火风,色声相味,尽为本分,皆是菩提,故齐己举“离情遍芳草,无处不萋萋”以明之。可见此类势名颇难索解。《一瓢诗话》谓“‘十势’立名最恶,宛然少林棍谱”,似亦未能探得其源。  《风骚旨格》在诗格类着作中影响甚大,许学夷《诗源辨体》卷三十五云“文(此字应作‘神’)彧‘十势’又仿於齐己”,又云“徐寅多出齐己”,可略窥一斑。

  (摘自张伯伟《唐五代诗格丛考》,原载《文献》1994年第3期,又收入张氏《中国诗学研究》,辽海出版社2000年。)

  〖校勘说明〗以丁福宝《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排印)为底本,用四部丛刊影印明抄本作校本。凡《历代诗话续编》本“一曰”、“诗云”等字样,四部丛刊本皆无,疑原本并无,此乃毛晋刻本所加。此类不赘。二本不同处,仅类异文,不下断语,览者其详之。  〖正文〗六诗一曰大雅诗云:“一气不言含有象,万灵何处谢无私。”

  二曰小雅诗云:“天流皓月色,池散芰荷香。”

  三曰正风诗云:“都来消帝力,全不用兵防。”

  四曰变风诗云:“当道冷云和不得,满郊芳草即成空。”

  五曰变大雅诗云:“蝉离楚树鸣犹少,叶到嵩山落更多。”

  六曰变小雅诗云:“寒禽粘古树,积雪占苍苔。”

  诗有六义一曰风诗云:“高齐日月方为道,动合乾坤始是心。”

  二曰赋诗云:“风和日暖方开眼,雨润烟浓不举头。”

  三曰比诗云:“丹顶西施颊,霜毛四皓须。”

  四曰兴诗云:“水谙彭泽阔,山忆武陵深。”  五曰雅诗云:“卷帘当白昼,移榻对青山。”又云:“远道擎空钵,深山踏落花。”

  六曰颂诗云:“君恩到铜柱,蛮款入交州。”  诗有十体一曰高古诗云:“千般贵在无过达,一片心闲不奈高。”

  二曰清奇诗云:“未曾将一字,容易谒诸侯。”

  三曰远近诗云:“已知前古事,更结后人看。”

  四曰双分诗云:“船中江上景,晚泊早行时。”

  五曰背非诗云:“山河终决胜,楚、汉且横行。”  六曰虚无诗云:“山寺钟楼月,江城鼓角风。”  七曰是非诗云:“须知项籍剑,不及鲁阳戈。”

  八曰清洁诗云:“大雪路亦宿,深山水也斋。”

  九曰覆妆诗云:“叠巘供秋望,无云到夕阳。”

  十曰阖门诗云“卷帘黄叶落,锁印子规啼。”

  诗有十势狮子反掷势诗云:“离情遍芳草,无处不萋萋。”

  猛虎踞林势诗云:“窗前闲咏鸳鸯句,壁上时观獬豸图。”

  丹凤衔珠势诗云:“正思浮世事,又到古城边。”

  毒龙顾尾势诗云:“可能有事关心后,得似无人识面时。”

  孤雁失群势(诗阙)  洪河侧掌势诗云:“游人微动水,高岸更生风。”

  龙凤交吟势诗云:“昆玉已成廊庙器,涧松犹是薛萝身。”

  猛虎投涧势诗云:“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龙潜巨浸势诗云:“养猿寒嶂叠,擎鹤密林疏。”

  鲸吞巨海势诗云:“袖中藏日月,掌上握乾坤。”  诗有二十式一曰出入诗云:“雨涨花争出,云空月半生。”  二曰高逸诗云:“夜过秋竹寺,醉打老僧门。”

  三曰出尘诗云:“逍遥非俗趣,杨柳谩春风。”

  四曰回避诗云:“鸟正啼隋柳,人须入楚山。”

  五曰并行诗云:“终夜冥心坐,诸峰叫月猿。”

  六曰艰难诗云:“觅句如探虎,逢知似得仙。”

  七曰逢时诗云:“高松飘雨雪,一室掩香灯。”

  八曰度量诗云:“应有冥心者,还寻此境来。”

  九曰失时诗云:“高秋初雨后,夜半乱山中。”

  十曰静兴诗云:“古屋无人到,残阳满地时。”

  十一曰知时诗云:“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十二曰暗会诗云:“重城不锁梦,每夜自归山。”

  十三曰直拟诗云:“禹力不到处,河声流向西。”

  十四曰返本诗云:“又因风雨夜,重到古松门。”

  十五曰功勋诗云:“马曾金镞中,身有宝刀痕。”  十六曰拋掷诗云:“琴书留上国,风雨出秦关。”

  十七曰背非诗云:“山河终决胜,楚、汉且横行。”

  十八曰进退诗云:“日午游都市,天寒住华山。”  十九曰礼义诗云:“送我杯中酒,与君身上衣。”  二十曰兀坐诗云:“自从青草出,便不下阶行。”

  诗有四十门一曰皇道诗云:“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诸侯。”

  二曰始终诗云:“养鶵成大鹤,种子做高松。”

  三曰悲喜诗云:“两行灯下泪,一纸岭南书。”

  四曰隐显诗云:“道晦金鸡伏,时来木马鸣。”

  五曰惆怅诗云:“此别又千里,少年能几时。”  六曰道情诗云:“谁来看山寺,自是扫松门。”

  七曰得意诗云:“此生还自喜,余事不相侵。”

  八曰背时诗云:“白发无心镊,青山得意多。”

  九曰正风诗云:“一春能几日,无雨亦多风。”

  十曰返顾诗云:“远忆诸峰顶,曾栖此性灵。”

  十一曰乱道诗云:“苦雨涨秋涛,狂风翻野烧。”

  十二曰抱直诗云:“须知三尺剑,只为不平人。”

  十三曰世情诗云:“要路争先进,闲门肯暂过。”

  十四曰康救诗云:“傍人皆默语,当路好堤防。”

  十五曰贞孝诗云:“无家空托墓,主祭不从人。”

  十六曰薄情诗云:“君恩秋后薄,日夕向人疏。”

  十七曰忠正诗云:“敢将心为主,岂惧语从人。”

  十八曰相成诗云:“怪得登科晚,须逢圣主知。”  十九曰嗟叹诗云:“泪流襟上血,发变镜中丝。”

  二十曰俟时诗云:“明主未巡狩,白头犹钓鱼。”

  二十一曰清苦诗云:“在处人投卷,移居雨着衣。”

  二十二曰骚愁诗云:“已难消永夜,况复听秋霖。”

  二十三曰眷恋诗云:“欲起游方兴,重来繞塔行。”  二十四曰想象诗?疲骸赶?剂骰鹕??稍抡绽滟狻!

  二十五曰志气诗云:“未拋先达路,难作便归人。”  二十六曰双拟诗云:“瞑目瞑心坐,花开花落时。”

  二十七曰向时诗云:“黑壤生红朮,黄猿领白儿。”

  二十八曰伤心诗云:“六国空流血,孤祠掩落花。”

  二十九曰监戒诗云:“因思〈后庭曲〉,懒上景阳楼。”

  三十曰神仙诗云:“一为嵩岳客,几丧洛阳人。”

  三十一曰破除诗云:“大都时到此,不是世无情。”

  三十二曰蹇塞诗云:“气蒸垂柳重,寒勒牡丹迟。”

  三十三曰鬼怪诗云:“山魅隔窗舞,鹏鸟入帘飞。”  三十四曰纰缪诗云:“日落月未上,鸟栖人独行。”

  三十五曰世变诗云:“如何人少重,都为带寒开。”

  三十六曰风雅诗云:“日落无行客,天寒有去鸿。”

  三十七曰嗟叹诗云:“拭泪沾襟血,梳头满面丝。”

  三十八曰是非诗云:“须知项籍剑,不及鲁阳戈。”

  三十九曰礼义诗云:“送我杯中酒,与君身上衣。”

  四十曰清洁诗云:“大雪路亦宿,深山水也斋。”

  诗有六断一曰合题诗云:“可怜半夜婵娟月,正对五侯残酒卮。”  二曰背题诗云:“寻常风雨夜,应有鬼神看。”

  三曰即事诗云:“翻嫌易水上,细碎动离魂。”

  四曰因起诗云:“闲寻古廊画,记得列仙名。”

  五曰不尽意诗云:“此心只在相逢说,时复登楼看远山。”

  六曰取时诗云:“西风起边燕,一一向潇、湘。”

  诗有三格一曰上格用意诗云:“那堪怀远道,犹自上高楼。”又云:“九江有浪船难济,三峡无猿客自愁。”

  二曰中格用气诗云:“直饶人买去,还向柳边栽。”又云:“四海鱼龙精魄冷,三山鸾凤骨毛寒。”

  三曰下格用事诗云:“片石犹临水,无人把钓竿。”又云:“一轮湘渚月,万古独醒人。”

  莆田蔡氏着《吟窗杂咏》,载诸家诗格诗评类三十余种,大略真赝相半,又脱落不堪读。丙寅春,从云间了予内父遗书中简得齐己《白莲集》十卷,末载《风骚旨格》一卷,与蔡本迥异,急梓之,以正诸本之误云。湖南毛晋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