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国学名著>诗经>云汉 全文版

《诗经》云汉先秦 · 佚名,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 zhuōyúnhànzhāohuítiān
  • wángyuējīnzhīrén
  • tiānjiàngsàngluànjǐnjiànzhēn
  • shénàishēng
  • guīnìngtīng
  • hàntàishènyùnlóngchóngchóng
  • tiǎnyīnjiāogōng
  • shàngxiàdiànshénzōng
  • hòushànglín
  • hàoxiàníngdīnggōng
  • hàntàishèntuī
  • jīngjīngtíngléi
  • zhōumínyǒujié
  • hàotiānshàngwèi
  • xiāngwèixiāncuī
  • hàntàishèn
  • yányányúnsuǒ
  • mìngjìnzhǐzhān
  • qúngōngxiānzhèngzhù
  • xiānníngrěn
  • hàntàishènshānchuān
  • hànwéinüètánfén
  • xīndànshǔyōuxīnxūn
  • qúngōngxiānzhèngwén
  • hàotiānshàngnìngdùn
  • hàntàishènmǐnmiǎnwèi
  • nìngdiānhàncǎnzhī
  • niánkǒngfāngshè
  • hàotiānshàng
  • jìnggōngmíngshénhuǐ
  • hàntàishènsànyǒu
  • zāishùzhèngjiùzāizhǒngzǎi
  • shīshìshànzuǒyòu
  • rénzhōunéngzhǐ
  • zhānyǎnghàotiānyún
  • zhānyǎnghàotiānyǒuhuìxīng
  • jūnzhāoyíng
  • mìngjìnzhǐěrchéng
  • qiúwèishùzhèng
  • zhānánghàotiānhuìníng

注释

(1)云汉:银河。

(2)倬(zhuó):大。

(3)昭:光。回:转。

(4)於(wū)乎:即“呜呼”,叹词。

(5)辜:罪。

(6)荐:重,再。臻(zhēn):至。荐臻,犹今言频仍。

(7)靡(mǐ):无,不。举:祭。

(8)爱:吝惜,舍不得。牲:祭祀用的牛羊豕等。

(9)圭、璧:均是古玉器。周人祭神用玉器,祭天神则焚玉,祭山神则埋玉,祭水神则沉玉,祭人鬼则藏玉。

(10)宁:乃。莫我听:即莫听我。

(11)大(tài)甚:大,同“太”。甚,厉害。

(12)蕴隆:谓暑气郁积而隆盛。虫虫:热气熏蒸的样子。

(13)殄(tiǎn):断绝。禋(yīn)祀:祭天神的典礼。以玉帛及牺牲加于柴上焚之,使升烟,以祀天神。本指祀昊天上帝,引申之则凡祀日月星辰等天神,统称禋祀。

(14)宫:祭天之坛。

(15)奠:陈列祭品。瘗(yì):指把祭品埋在地下以祭地神。

(16)宗:尊敬。

(17)斁(dù):败坏。

(18)丁:当,遭逢。

(19)黎:众。

(20)孑遗:遗留,剩余。

(21)遗(wèi):赠。

(22)于:助词。摧:灭。

(23)云:古“云”字,有庇荫义。

(24)大命:此谓死亡之命,即死亡之期。

(25)群公:犹百辟,先世诸侯之神。正:长。先正,谓先世卿士之神。

(26)忍:忍心,残忍。

(27)涤涤:光秃无草木的样子。

(28)旱魃(bá):古代传说中的旱神。

(29)惔(tán):火烧。

(30)惮(dàn):畏。

(31)熏(xūn):灼。

(32)闻(wèn):通“问”,恤问。

(33)遯(dùn):今作“遁”,逃。

(34)黾(mǐn)勉:勉力为之,谓尽力事神,急于祷请。

(35)瘨(diān):病。

(36)憯(cǎn):曾。

(37)祈年:指“孟春祈谷于上帝,孟冬祈来年于天宗”之祭礼。孔夙(sù):很早。

(38)方:祭四方之神。社:祭土神。莫(mù):古“暮”字,晚。

(39)虞:助。

(40)友:通“有”。纪:纪纲,法度。

(41)鞫(jū):穷,与“通”相对。庶正:众官之长。

(42)疚:忧苦。冢宰:周代官名,为百官之长,相当后世的宰相。

(43)趣马:掌管国王马匹的官。师氏:官名,主管教导国王和贵族的子弟。

(44)膳夫:主管国王、后妃饮食的官。左右:左右之大夫、士诸官。

(45)昂(yǎng):通“仰”。

(46)里:犹“已”,训“止”。

(47)嚖(huì):微小而众多的样子。

(48)昭:祷。假:借为“嘏(gǔ)”,告。无赢:犹言无爽,即无差忒。

(49)成:功。

(50)戾(lì):定。

(51)曷(hé):何。何时。惠:赐。

(52)

译文

看那银河多么高远,白光闪亮回旋在天。周王无奈仰天长叹,当今百姓有何罪愆!老天降下死丧祸乱,饥饿灾荒接二连三。没有神灵不曾祭奠,奉献牺牲毫不吝悭。礼神圭璧全都用完,神灵还是不听我言!
旱情已经非常严重,暑气郁盛大地熏蒸。接连不断举行祭祀,祭天处所远在郊宫。祀天祭地奠埋祭品,天地诸神无不敬奉。后稷恐怕难救周民,上帝不理受难众生。天灾这般为害人间,大难恰恰落在我身。
旱情已经非常严重,想要推开没有可能。整天小心战战兢兢,正如头上落下雷霆。周地余下那些百姓,现在几乎一无所剩。渺渺苍天高高上帝,竟然没有东西赐赠。怎不感到忧愁惶恐,人死失祭先祖受损。
旱情已经非常严重,没有办法可以止住。赤日炎炎热气腾腾,哪里还有遮荫之处。死亡之期已经临近,无暇前瞻无暇后顾。诸侯公卿众位神灵,不肯显灵前来佑助。父母先祖神灵在天,为何忍心看我受苦!
旱情已经非常严重,山秃河干草木枯槁。眼看旱魔逞凶肆虐,遍地好像大火焚烧。暑热难当令我心畏,忧心忡忡如受煎熬。诸侯公卿众位神灵,哪管我在悲痛呼号。渺渺苍天高高上帝,难道迫我离此出逃!
旱情已经非常严重,勉力祷请祈求上苍。为何害我降以大旱?不知缘故费煞思量。祈年之礼举行很早,也未迟延祭社祭方。渺渺苍天高高上帝,竟然对我不肯相帮。一向恭敬诸位神明,不该恨我怒气难当。
旱情已经非常严重,饥荒离散乱我纪纲。各位官长智穷力竭,宰相忧苦无法可想。趣马师氏一起出动,膳夫百官助祭帮忙。没有一人不愿周济,可是不能止住灾荒。仰望苍天晴朗无云,怎样止旱令我忧伤。
仰望苍天晴朗无云,满天星辰微光闪闪。公卿大夫众位君子,祷告上苍不要停缓。死亡之期已经临近,不弃前功不怕困难。禳旱祈雨非为自我,也为安定众位官员。仰望苍天默默祈祷,何时才能使我心安?

评析

这是一首写周宣王忧旱祈雨的诗。是所谓“宣王变《大雅》”的第一篇(其他五篇是《大雅·崧高》、《大雅·烝民》、《大雅·韩奕》、《大雅·江汉》和《大雅·常武》)。

  全诗八章,每章十句。一、二两章写祭神祈雨。正是需雨的时节,然而日日骄阳似火,禾稼死亡,田地龟裂,人畜缺水。这当儿,人们是多么盼望老天降落一场甘霖啊!可是仰望苍穹。毫无雨征(古人常夜间观天象以察云雨)。“倬彼云汉,昭回于天”,星河灿烂,晴空万里,夕夕如此。内心焦灼的诗人于是发出了“何辜今之人!天降丧乱,饥馑荐臻”的慨叹。无神不祭。无牲不用,礼神的玉器也用尽了,然而神灵们却不闻不问,毫无佑助之意。这苍天啊,好像真的是把降雨的事儿抛在脑后,彻底忘掉了;或许人们得罪了他,他在有意地惩罚人们。三、四两章写大旱的不可解除,主要表达了畏旱之情。“旱既大甚,则不可推”,“旱既大甚,则不可沮”,凶暴狂猛的旱灾如洪水猛兽,无法推开,无法阻拦,使“周余黎民,靡有孑遗”,造成了无法收拾的严重局面。再继续下去,将国祚难永。然而“群公先正,则不我助。父母先祖,胡宁忍予!”意谓:群公先正,我常雩祭以祈谷实,现在却不助我以兴云雨;至于父母先祖,尤一体之所亲,一气之所感,为什么也忍心看我遭此祸而不救呢?五章写旱魃继续肆虐。山原秃而河湖干,这里已经变成了一块让人无法生存下去的土地。“昊天上帝,宁俾我逐”,老天似乎是要迫使人们离开此地,他是不想让人安居了。六章述失望痛苦之余的反思。也不是祭神不及,也不是对众神不恭敬,细细思量,确实没有什么罪愆,那又为何降灾加害呢?七章叙君臣上下因忧旱而困窘憔悴。末章周王著力鞭策,希望臣子们“无弃尔成”,继续祈祷上苍。最后仰天长号,以亟求天赐安宁作结。

  统观全诗,作者对这次持久难弭的灾祸从旱象、旱情、造成的惨重损失及所引起的心理恐慌等方面作了充分的描写。这场大旱就是死亡之神的降临,可以摧毁一切,消灭人类。在那个生产力水平还很低的时代,它会造成怎样的人间灾难,是不难想像的。这首诗在写宣王忧旱的同时,也写了他的事天之敬及事神之诚。在人们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极其有限的西周末期,面对无法战胜的灾害,对虚无飘渺的上帝和神灵产生敬畏乞求心理,也是不难理解的。今人自然不能以现代科学主义的观念和标准来苛责古人。

  这首诗兼叙事抒情于一体,在艺术上值得称道的有两点:一是摹景生动;二是夸饰手法的运用。“倬彼云汉,昭回于天”,夜晴则天河明,此方旱之象。“昭回于天”又暗示出仰望之久。久旱而望甘霖者,己所渴望见者无,己所不愿见者现,其心情的痛苦无奈可想而知。毫无雨征,还得继续受此大旱之苦,于是又顺理成章地推出“王曰於乎,何辜今之人!天降丧乱,饥馑荐臻”四句。所以开篇这摹景之句不仅写出了方旱之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心情,并生发出下文,是独具匠心、富有艺术魅力的诗句,因而孙鑛称赞这首诗的起首“最有风味”(陈子展《诗经直解》引)。“旱既大甚,涤涤山川。旱魃为虐,如惔如焚。”这场大旱使周地变成了不毛之地,无水之区。山空川涸,禾焦草枯,畜毙人死,大地就像用火烧燎过一样,没一点生气,没一点活力。“涤涤山川”、“如惔如焚”可谓写尽旱魔肆虐之情状,同时也传达出诗人面对这种毁灭性灾害的痛苦、焦灼之情。王夫之《姜斋诗话》云:“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情中景,景中情。”这几句诗虽然称不上“妙合无垠”,但做到景中含情、景中寓情却是很明显的。

  诗中“周余黎民,靡有孑遗”二句早在战国时代就被孟子认为是夸饰之辞的典范,备受后世批评家的关注。这两句是用夸张的艺术手法,以突出遭旱损失的惨重。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指出夸张的修辞虽然言过其实,但因为能通过形象的夸张来传难写之意、达难显之情,所以在文学作品中有它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确实,“靡有孑遗”四字,所述虽非事实,但却突出了旱情的严重,是反映真实,并且凸现了真实的传神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