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国学名著>普济方>卷四百二十一 针灸门 虚损

《普济方》卷四百二十一 针灸门 虚损·

卷四百二十一 针灸门

普济方卷四百二十一 针灸门 虚损

治脏腑虚乏。下元冷惫等疾(资生经)。穴灸丹田。人有常言。七七之数。是旁太岁压本命。六十有一。是太岁压本命。人值此年。多有不能避者。是固然矣。然传不云。吉人吉其凶者乎。尝观素问。以六八之数。为精髓竭之年。是当节其欲矣(千金云。年五十者。一月一泄。要之至四十八便当依此)。

千金载素女论。年六十者。闭精勿泄。是欲当绝矣。宜节不知节。宜绝不能绝。坐此而丧生。盖自取之。岂岁之罪哉。人无罪。岁则虽有孽。犹可违矣。所谓吉其凶者如此。虽不灸丹田可也(丹田可灸七七壮。或三五百壮)。

治阳气虚惫。失精绝子。灸中极。中极一名气原。盖气之原也。人之阳气虚惫者。可不灸此以实其气耶(按难经云。丹田一名中极。言丹田取人之身上下四旁最为中间也。故名为极。此亦曰中极。其去丹田只一寸。虽未居丹田之最中。然不中不远矣)。

治胃寒。心腹胀满。胃气不足。恶闻食臭。肠鸣腹痛。食不能化。

秦承祖云。诸疾皆治。华佗云。疗五劳羸瘦。七伤虚乏。胸中瘀血。乳痈。明堂云。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冲目。千金云。治阴气不足。小腹坚。热病汗不出。口苦壮热。身反折。口噤。腰痛。不可顾。胃气不足。久泄利。食不化。胁下支满。不能久立。狂言狂歌妄笑。恐怒大骂。霍乱遗尿。失气阳厥。凄凄恶寒。 穴三里。

凡此等疾。皆刺灸之。多至五百壮。少至二三百壮。

资生经云。小品云。四肢但去风邪。不宜多灸。七壮至七七壮止。不得过随年数。故铜人于三里穴。止云灸三壮。针五分而已。明堂上经乃曰。日灸七壮。至百壮。亦未为多也。至千金方则云。多至五百壮。少至二三百壮。何其多也。要之。日灸七壮。或灸炷甚小。可至二七壮。数日灸至七七壮止。灸疮既乾。则又报灸之。以合乎若要安丹田。三里不曾乾之说可也。必如千金之壮数。恐犯小品之所戒也。予向有脚气疾。遇春则足浮肿。夏秋尤甚。至冬。则肿渐消。偶夏间依素问注所说穴之所在。以温针微刺之。翌日肿消。其神效有如此者。缪刺且尔。况于灸乎。有此疾者。不可不知。此。不止治足肿。诸疾皆治之。

治久冷伤惫脏腑。洩利不止。中风不省人事等疾。灸神阙。

王氏云。旧传有人年老而颜如童子者。盖每岁以鼠粪灸脐中一壮故也。予尝患溏利。一夕灸三七壮。则一夕不如厕。连灸数夕。则数夕不如厕。足见经言主洩利不止之验也。又予年踰壮。觉左手足无力。偶灸此穴而愈。后见同官说。中风人多灸此穴。或百壮。或三五百壮皆愈。而经又言主中风。此也。

治脏气虚惫。真气不足。一切气疾。久不瘥者。灸气海。

人身有四海。气海。血海。髓海。水谷之海。是也。而气海为第一。气海者。元气之海也。人以元气为本。元气不伤。虽疾不害。一伤元气。无疾而死矣。宜频灸此穴。以壮元阳。若必待疾作而后灸。恐失之晚也。

治男子脏气虚惫。真气不足。一切气疾久不瘥。不思饮食。全无气力。燔针。针任脉气海一穴。针入五分。可灸百壮。次以毫针。针足阳明经三里二穴。

治虚劳喘嗽。 灸脊骨从上第五椎下间。神庭穴百壮。

治虚劳羸瘦。肾虚。水脏久冷。小便浊出精。阴中痛。五劳七伤。虚惫。足寒如冰。身肿如水。 穴肾兪

难经疏云。夹脊骨有二肾。在左为肾兪。在右为命门。言命门者。性命之根本也。其穴与脐平。凡灸肾兪者。在平处立。以杖子约量至脐。又以此杖子当背脊骨上量之。知是与脐平处也。然后相去各寸半取其穴。则是肾兪穴也。更以手按其陷中。而后灸之。则不失穴所在矣。凡灸以随年为壮。灸固有功。然亦在人涵养之如何耳。人当爱护丹田。吾既于既效方论之详矣。而妻妾之戕害。盖未之及也。君子偕老之序曰。夫人淫乱。失事君子之道。故陈人君之德。服饰之盛。宜与君子偕老也。宜偕老而不至偕老。夫人之罪多矣。故诗人以是刺之。意可见矣。至于士大夫志得意满。不期骄而骄。至侍妾数十人。少亦三五辈。淫言亵语。不绝于耳。不能自克。而淫纵其欲者。多矣。为内子者。恬不之怪。人问之。则曰。自母言之。则为贤母。自我言之。未免乃为妒妇人也。人或以此多之。即其夫亦称其贤而不妒。又孰知其不妒。乃所以为祸之阶欤。虽然二南之化。至于无妒心而止。今而言此。岂求异于诗人耶。是不然。古人十日一御。男子彼之不妒者。盖使媵妾得备十日一御之数耳。不妒则同。其所以不妒则异。吾故表而出之。以为夫妇之戒。固非故求异于诗也。

治失精五脏虚竭(但是虚乏冷极。皆宜灸)。穴曲骨。灸五十壮。

治骨髓冷疼。 穴上廉灸七十壮。

难经疏八会曰。府会中脘。治府之病。脏会章门。脏病治此。筋会阳陵泉。筋病治此。髓会绝骨。髓病治此。血会鬲兪。血病治此。骨会大杼(禁灸)。骨病治此。脉会太渊。脉病治此。气会亶中。气病治此。然则骨髓有病。当先大杼绝骨而后上廉可也。

治膀胱三焦津液少。大小肠寒热。或三焦寒热。 穴小肠兪。灸五十壮。

治三焦膀胱肾中热气。 穴水道。灸随年壮。

治羸瘦虚损。梦中失精。上气咳逆。发狂健忘等疾。 穴膏肓兪。

膏肓兪无所不疗。而古人不能求其穴。是以晋景公有疾。秦医曰缓者视之曰。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晋侯以为良医。而孙真人乃笑其拙。为不能寻其穴而灸之也。若李子豫之赤龙丹。又能治其膏肓上。五音下之鬼。无待于灸也。是缓非特拙于不能灸。亦并无杀鬼药矣。其亦技止于此哉。

治五脏虚劳。小腹弦急胀热。及五脏痼冷。肾风虚寒。失精。小便浊难。 穴灸肾兪五十壮。老小损之。若虚冷者。可至百壮。横三间寸灸之。

治虚劳。阴中疼痛。溺血。泄精。 穴灸列缺五十壮。又灸横骨五十壮。又云。治五脏虚竭。又灸大赫三十壮。

治虚劳失精。筋挛阴缩入腹。相引痛。灸中封。五十壮。

治颜色焦枯。劳气失精。肩臂痛不得上头。 灸肩髃。百壮。

治失精筋挛。阴缩入腹。相引痛。 穴灸四满各五十壮。大人加之。小儿随年壮。此二穴。喉肿厥逆。五脏所苦。鼓胀并主之。

治虚劳腰脊冷疼。溺多白浊。 穴灸脾募百壮。又灸三焦兪百壮。又灸章门百壮。

治怯劳伤等疾。

先以蜡打线一条。于患人头匝转以两眉心为则。截断。用铜钱一个。穿上套于颈上。取咽喉为中。转钱向背。钱眼中正突用墨点。却以蜡闭门。合口横绞为则寸截断分中墨点两旁是穴。灸二七壮。须以病人两脚取齐。以蜡线从脚后跟围过。至两脚大拇指截断。以钱一文。穿上。亦行套于颈上。取咽喉为中。转钱向背脊钱眼。取中。

治诸虚劳。少腹坚。绞痛难忍。及阴缩困笃欲死。及阴阳易。疗丈夫得妇人阴易之病。若两房室者。 穴灸阴头一百壮便瘥。可至三百壮。皆愈。其良无此比。后生子如故。无妨。又男子初觉。便灸阴头三七壮(若已尽。甚至百壮即愈。眼息无妨--疮复如常)。

治脑虚冷脑衄。风寒入脑。久远头疼等疾。 穴宜灸顖会。

王氏云。年踰壮。寒夜观书。每觉脑冷。饮酒过量。脑亦疼甚。后因灸此穴而愈。有兵士患鼻衄不已。予教令灸此穴即愈。有人久患头风。亦令灸此穴即愈。又云。主鼻塞不闻香臭等疾。故予书此。以补其治疗之阙。然以脑户不宜针。观之顖会。亦不宜针。针经止云八岁以下不宜针。恐未尽也。

治饮食不息。心腹膨胀。面色萎黄。世谓之脾肾病者。穴宜灸中脘。

资生经云。诸葛亮夙兴夜寐。罚至二十皆亲览。而所啖食不至升。司马仲达知其将死。既而亮卒。仲达追之。杨仪反旗鸣鼓。若将拒焉。仲达乃退不敢偪。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仲达闻之曰。吾便料生。不便料死故也。其曰料生。盖料其事多。而食不如前。死之兆也。食不如前。仲达且知孔明之且死。今人饮食减少。是胃气将绝。不可久生矣。方且常食服丹石。使愈难克化。服峻补药。使脾胃反热。愈不能食矣。初不知灸中脘等穴。以壮脾胃。亦惑之甚也(难经云人以胃气为本。释旨云。言五脏。皆以胃气为本。胃者。水谷之府。人须养胃气则生也。然则欲全生者。宜灸胃脘)。

肾虚

治肾虚水脏久冷(资生经)。 穴肾兪

治肾虚消渴。 穴中膂肾兪

治肾气。穴阳躥

治小肠气不足。面无颜色。 穴下廉

治小肠气。□□玄癖气发时。腹痛若刀刺。不可忍者。并妇女本脏气血癖走疰刺痛。或坐卧不得。或大小便不通。不思饮食(一云治寒疝。小肠气发牵连外肾大痛。肿硬如石)。于左右脚下第二指。第一节曲纹中。灸十壮。艾炷如赤豆大。甚验。

资生经云。治小肠气方甚多。未必皆效。成方夺命散。良方仓猝散。皆已试之有效者。有一兵患小肠气。依此方灸足第二指下文五壮略效。而再发。恐壮数未多也。予尝以镇灵丹十粒与之。令早晚服五粒而愈。灸固善于药。若灸不得穴。又不如药相当者见效之速。且灸且药。方为当尔。近传一粒圣散。用乾全蝎七枚。缩砂仁二七枚。炒茴香一钱。为末。分三服。热酒调下。和滓空心服。此疾是小肠受热。蕴积不散。久而成疾。服此立效。虽未试用。以其说有理。故附于此。有士人年少觅灸梦遗。为取肾兪令灸而愈。则不拘老少。肾皆虚也。古人云。百病皆生于心。又云。百病皆生于肾。心劳生百病。人皆知之矣。肾虚亦生百病。人未知也。盖天一生水。地二生火。肾水不上升。则心火不下降。兹病所由生也。人不可不养心不爱护肾乎。

劳瘵

治丈夫五劳七伤六极。腰痛。大便难。小便淋沥。腹胀下利食洩(资生经)。 穴中髎

治五劳羸瘦。七伤乏力(明堂云。五劳虚乏。四肢羸瘦)。 穴三里

治五劳七伤。 穴肩井

治五劳七伤。温疟痎疟疰背膊急。胫项强。风劳食气。 穴大椎

治寒热喘满。虚烦口乾。传尸。骨蒸劳热。肺痿咳嗽。 穴肺兪

治虚劳肺痿。劳损痿黄。五尸走注。项强及疗劳损虚乏。 穴魄户

治五劳。四肢力弱虚乏(秦承祖法)。 穴支正

治劳损虚乏不得睡。 穴言□意譆

治背痛身热。 穴下焦兪

治但是虚乏冷极。 灸曲泉

治冷病面黑。肌体羸瘦。四肢力弱。小腹气积聚。贲豚腹弱。绕肠欲死不知人。五脏气逆上攻。 穴气海

治羸瘦虚损。梦中失精。无所不疗。 穴膏肓兪

治虚劳羸瘦。耳聋肾虚。水脏久冷。腰疼。心腹膨胀。胁满引小腹痛。目视目□巟目□巟。少气溺血。溲浊出精。阴痛五劳七伤。虚惫。脚膝拘急。好独卧。足寒如冰。头重身热。振栗。腰中四肢淫泺。洞洩。食不化。身肿如水。又疗身寒热。食多身羸瘦。面黄黑。目目□巟目□巟。及女人久积冷气成劳。 穴肾兪

治劳疾羸瘦体热。颈项强。 穴脑空

治伤饱。身黄羸瘦。 穴章门

治食不为肌肤。 穴漏谷

治日见羸瘦。 穴下脘

治羸瘦。 穴下脘 胃兪 脾兪 下廉

治久劳怯。手足心壮热。多盗汗。精神困顿。骨节寒疼。咳嗽渐吐脓血。肌瘦面黄。减食少力。

令身正直。用草一条。男左女右。自脚中指尖。量过脚心下。向上至曲月□秋大横纹处截断。却将此草。自鼻尖量从头正中。须分开头心发贴肉量至脊。以草尽处。用墨点记。别用草一条。令病人自捻合量口阔狭截断。却将此草于墨点上平摺两头尽处是穴。灸随年多灸一壮(如年三十。则当灸三十一壮。屡效)。

人患羸瘦。固瘵疾自有寒热等证。宜随证医治。若素来清癯者。非有疾也。惟病后瘦甚。久不复常。谓之形脱。与夫平昔充肥忽尔羸瘦。饮食减少者。或有他疾乘之。则难救疗。须辨之早而著艾可也。然仲景论六极。必曰。精极令人气少无力。渐渐内虚。身无润泽。翕翕羸瘦。眼无精光。且云。八味肾气差六极而差五劳。则是八味丸所当服肾兪等穴。尤所当灸也。

治腹中气胀。引脊痛。食多身羸瘦。名曰食晦。先取脾兪。后取季肋。 穴脾兪。 大肠兪

治五脏六腑心腹满。腰背痛。饮食吐逆。寒热往来。小便不利。羸瘦少气。 穴三焦兪。灸随年壮。

治劳瘵。癸亥夜更六神皆聚之时。解去上体衣服。于腰下两旁微陷处。谓之腰眼。直身平立。用笔点定。然后上床合面而卧。每灼小艾炷七壮。虫或吐出。或泻下即安。又法。膏肓肺兪穴。每穴各灸九壮。乃依前虫醉日。各穴兪多灸为妙。后百日忌煎火□尃生冷热物毒食。仍戒房事。避风寒。减喜怒。安心静处。将息若一月后。犹觉未瘥于初穴上再灸。

治传尸伏连殗殢。骨蒸□□玄癖。鬼气恶寒。或如疟状。宜灸大椎上一穴。又灸大椎两旁近下少许。对椎节间各相去一寸五分二穴。又灸两胁下二穴。名章门。又灸当心脊骨上两旁。各相去一寸二穴。以上七穴。日别灸。皆取正午时灸。各七壮。满百壮渐差。至五百壮。病除。

治骨蒸□□玄癖。灸两肩井二穴。若人面热带赤色者。灸之即差。取穴之法。坐以手三指。从膊骨罅。向项筋上捺之中指下节是也。上廉二穴在膝外下三寸是。一云。三里下三寸是。下臁二穴。在上臁下三寸是。当心脊骨上平立。以物柱地。当心点记。回量脊上点即是穴。以上七穴。灸之如前法。

治骨蒸□□玄癖。 令患者于板上平身正立。以杖柱板向上。度当脐点。杖记之。又回杖量脊中点之。又令患人合口别以物横口。两吻当中折之。以折处点灸。又两乳一大肋间二穴。总六穴灸之。并如前法。凡量。皆取病者男左女右。无名指中节屈之为寸。又法。取男左女右手中指以物从指本量至指端。仍将此度于脚趺上系鞋处。横纹当胫面上。量一度是穴。

治传尸殗殢喜魇梦。 穴商丘。二穴灸七壮。差乃止。厉兑二穴。灸一壮。大良。二间二穴。灸三壮。以上六穴。商丘疗多卧。 厉兑疗嗜卧怠惰。章门疗贲豚气胀。

治二十种骨蒸。 崔知悌曰。骨蒸病者。亦名传尸。亦谓殗歹□□。亦称复连。亦曰无辜。丈夫以精为根。女人以血为本。无问老少。多染此疾。凡取四花穴。以稻秆心量口缝如何阔。断其长多少。以如此长裁纸四方。当中剪小孔。别用长稻秆踏脚下。前取脚大指为止。后取脚曲月□秋横纹中为止。断了却环在结喉下垂向背后。看杆止处。即以前小孔纸。当中安分为四花。盖灸纸四角也。又一医传一法。先横量口吻取长短。以所量草。向背上三椎骨下直量至草尽处。两头用笔点。再量中指长短为准。却将量中指草。横直量两头。用笔圈四角。其圈者是穴。不圈不是穴。可灸七七壮止。王氏云。三十日灸活十三人。前后瘥者数踰二百。非止单攻骨蒸。又别疗气风。或瘴或劳。或邪或癖。病状既广。灸活者不可具录。灸后。宜服治劳地黄丸良。

卫生宝鉴方云。昔按察副使奥屯周卿子。年二十三岁。至元戊寅三月间。病发热。肌肉消瘦。四肢困倦。嗜卧盗汗。大便溏洩。肠鸣。不思饮食。舌不知味。懒于语言。时来时去。约半载余。请予治之。诊其脉浮数。按之无力。正应王叔和浮脉歌云。脏中积冷荣中热。欲得生精要补虚。先灸中脘乃胃之纪也。引清气上行肥腠理。又灸气海穴。乃生发元气。滋荣百脉。长养肌肉。又灸三里。乃胃之合穴。亦助胃气。散上热使下达于阴分。以甘寒之剂泻热火。佐以甘温。养其中气。又食粳米羊肉之类。固其胃气。戒以慎言语。节饮食。惩忿窒欲。病气日减。数月气得平复。逮二年肥盛倍常。或者曰。世医治虚劳病。多用苦寒之剂。君用甘寒之药。羊肉治发热。人皆忌之。今食羊肉粳米之类。请详析之。予曰。内经有云。火位之主。其泻以甘。藏气法时论曰。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甘以泻之。泻热补气。非甘寒不可。若以苦寒。以泻其土。使脾土愈虚。火邪愈盛。又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劳者温之。损者益之。十剂云。补可以去弱。人参羊肉之属是也。先师亦云。人参能补气虚。羊肉能补血虚。虚损之病。食羊肉之类。何不可之有哉。或者叹曰。洁古之学。有自来矣。

治五劳七伤。及山岚瘴气。背膊烦重。心痛注忤气羸。食不生肌肤。寒热邪气。颈项强。面色黑黄。精神昏倦。积年淋沥。积癖鬼气。传尸骨蒸等疾。 穴胃兪。二穴灸七壮止。或至一百壮。量病轻重加灸。又穴肾兪。二穴灸七七壮。病深者。日灸七壮。至百壮佳。 又章门二穴可灸七壮。日灸渐至七七壮。同前法。 又太冲二穴。灸五壮。渐加日灸如前法。

凡取膏肓二穴。令病人坐。曲背伸两臂著膝。令直手大指抵膝齐。以物抵肘勿令臂动。从膊骨上角摩捺至膊骨下头。其间当有四肋三间。灸中间。依转膊骨之里。去膊骨容侧指许。摩膂肉之表肋间灸处捺之。自觉牵引胸肩中。灸两膊骨内各一处。五百壮。多至千壮。气下如水。若无停痰宿水。必有所下也。灸法无所不治。若病困。即令侧卧。挽臂令前取穴。或正坐伸臂。令人挽之使两臂骨相远。不尔。膊骨覆穴即难取也。其穴近五椎。相望求之。又肝兪二穴。在第六椎下两傍。各一寸五分。日灸七壮。病深者至百壮佳。又神堂穴。在第五椎下两傍各三寸陷中。正坐取穴。宜灸七壮。至七七壮。如前法。以上七名。总灸四穴。若不能遍灸。当取紧者灸之。其紧者。即膏肓。胃兪。章门。肾兪。太冲是也。若能依次第灸之。各满百壮尤妙。凡量穴法。不拘病人肥瘦长短。取病人男左女右。手中指度两横纹为寸。是为同身寸也。凡灸皆取正午时佳。若早起空腹灸。即伤人气。又令人血虚。若至晚食后灸。则病气难去。若治至卒病风气。即不在此例。

梦遗失精

治虚劳尿精梦泄(资生经)。 灸第七椎两旁。各三十壮。曲泉百壮。

治虚劳白浊泄精。 穴脾兪。三焦兪。肾兪。章门各百壮。

治梦遗失精小便浊难。 穴肾兪灸百壮。

治梦泄精。及治失精阴缩。 穴中封。灸百壮。

治男子梦与女子交。泄精。 穴三阴交。灸五十壮。

治阴痛。溺血精出 穴列缺。灸五十壮。

治失精。五脏虚竭。 穴曲骨端。灸五十壮。

治失精。阴缩茎痛。 穴大赫。灸三十壮。

治失精膝胫痛冷。 穴曲泉。灸百壮。

治腰脊冷疼。溺浊。 穴脾募。灸百壮。

治白浊漏精。 灸大椎骨龟尾骨。并中间共三穴。以绳量大椎至龟尾骨。折中取中间穴。

治精不足。 穴太冲 中封 地机

治失精。及小便不利。 穴中极 蠡沟 漏谷 承扶 至阴

治失精。小便淋沥。 穴志室

治失精。骨□行痠不能久立。足一寒一热 穴然谷

治溺难。白浊。寒疝小腹肿。 穴行间

治溺血。便浊出精。 穴肾兪

治梦失精。 穴膏肓兪

治失精。 穴至阴 曲泉 中极

治下肿失精。 穴志室

治虚劳尿精泄精。 穴阳陵泉 阴陵泉随年壮。或十椎或十九椎。旁三十壮。

治失精及耳聋。腰痛。食少。膝以下清冷。 穴京门。灸五十壮。又十四椎百壮。

治失精。 穴中极

治失精泄精。 穴三阴交。二七壮。梦断。神良(一云。各二十一壮。梦断百日。复灸五十壮。一年无复有洩)。资生经云五脏论曰。心有三孔。藏精汁三合。则人之遗漏。其因于心乎。心动则遗漏从之。而欲免此患。要养其心。使不动可也。其次则邪念或起。必须蚤抑之。至游居士云。不愁念起。只恐觉迟是也。服药针灸。斯为下矣。然犹愈于不治也。

消渴

治烦中渴(资生经)。 穴商丘

治消渴。身热面目黄。 穴意舍

治消渴嗜饮。 穴然谷

治饮渴。 穴隐白

治苦渴食不下。 穴劳宫

治寒热渴。 穴曲池

治嗌乾善渴。 穴太冲 行间

治小便黄。舌乾消渴。 穴兑端

治肾虚消渴。汗不出。腰脊不得俛仰。腹胀胁痛。 穴中膂兪。意舍。

治舌纵。烦满消渴。 穴然谷

治消渴。饮水无度。 穴水沟

治消渴。 穴阳纲

治消渴嗜饮。 穴承浆 意舍 关冲 然谷

治消渴饮病。兼身体疼痛。 穴隐白

治消渴。咽喉乾。 灸胃脘下兪三穴。各百壮。穴在背第八椎下。横三寸间灸之。又灸胸堂五十壮。足太阳五十壮。

治消渴口乾。不可忍者。灸小肠兪百壮。

治消渴咳逆。 灸手厥阴。随年壮。

治消渴。口乾烦闷。灸足厥阴百壮又灸阳池十壮。

治消渴。小便数。 灸两手小指头。及两足小指头。并灸项椎佳。又灸当脊梁中央解间一处。与腰眼上两处。凡三处。又灸背上脾兪下四寸。当夹脊梁灸之两处。皆随年壮。又灸肾兪三处。又灸腰目在肾兪下三寸。亦夹脊骨两傍各一寸半左右。以指按取关元一处。又两傍各二寸二处。阴市二处。在膝上当伏兔上行三寸。临膝取之。或三二列灸相去一寸。名曰肾系者(黄帝内经云。伏兔下一寸)。曲泉。阴谷。阴陵泉。复溜。此诸穴断小便最佳。不损阳气。亦云治遗溺也。太溪。中封。然谷。太白。大都。趺阳。行间。大敦。隐白。涌泉。凡此诸穴。各一百壮。腹背两脚。凡四十七处。其肾兪。腰目。关元。水道。此可灸三十壮。五日一报之。各得一百五十壮佳。涌泉一处。可灸十壮。大敦隐白行间此处可灸三壮。余者悉七壮。皆五日一报之。满三灸止。若灸诸阴而不愈。宜灸诸阳。在脚表。并灸肺兪募。按流注孔穴壮数。如灸阴家法。

治男子妇人血结胸。面赤大燥。口乾消渴。胸中疼痛不可忍者。刺足厥阴经之期门二穴。次针任脉关元一穴。若妊娠。不得刺关元穴。若刺之。胎死不出。子母俱亡。切须慎之。

王氏云。凡消渴经百日以上。不得灸刺。灸刺则于疮上漏脓不歇。遂致痈疽羸瘦而死。亦忌误针。若误针。则所饮之水。皆于疮中变成脓水而出。若水出不止者。必死。慎之慎之。初得患者。可如方刺之。

诸气类

咳逆上气

治咳逆上气。喘息呕沫(资生经)。 穴天容

治肺寒热。呼吸不得卧。咳逆上气。呕沫。喘气相追逐。 穴魄户 中府

治咳逆上气。喘暴不能言。 穴天突 华盖

治咳逆上气。喘不得息。 穴兪府 神脏

治咳逆上气。喘急。掌中热。 穴经渠

治咳逆上气。咽中鸣喘。及咽喉鸣喝喘息。 穴扶突

治咳喘。又主卒咳逆上气。 穴曲泽。出血立已

治咳逆上气。心烦。 穴紫宫 玉堂 太溪

治咳逆上气。涎出多唾。 穴彧中 石门

治咳逆上气。涎出多唾。呼吸喘悸。坐不中席。 穴彧中 云门

治咳逆上气。呼吸多唾浊沫脓血。 穴库房 中府 周荣 尺泽

治咳逆上气。瘤瘿。喉痹咽肿。颈项强。 穴气舍

治咳逆上气。咽喉壅塞。呼吸短气。喘息不得。 穴水突

治逆气喘吐。心痛留结。胸中烦闷。 穴厥阴兪

治背膊痛。咳逆上气。呕吐烦满。 穴魄户

治咳逆上气。喘息。喉如水鸡鸣。 穴扶突

治上气咳逆。 穴库房 屋翳 膏肓兪

治吐逆上气。 穴太溪 中府

治咳逆上气。胸中噎喉。中如水鸡声。胸中气鲠鲠。 穴天突

治一切气。及疗五脏气逆上攻。 穴气海

治咳嗽上气。数欠。 穴经渠

治逆气数咳。 穴幽门

治短气。心痹。悲怒逆气。狂惕。胃气逆。 穴鱼际

治呕吐上气。心痛身肿。 穴建里

治逆气呕逆。牙痛。留结胸满。 穴厥阴兪

治身寒热。咳逆上气。呕吐血。 穴石门

治胸胁满。咳逆上气。呼吸不得息。 穴库房

治呕逆上气 穴建里

治喘逆上气。 穴气户(凡上气。多有服吐药得瘥。亦有针灸得除者。宜深体悟之)。

治上气。咳嗽短气。气满食不下。 穴肺募。灸五十壮。

治上气。咳逆短气。风劳百病。 穴肩井。灸二百壮。

治上气短气咳逆。胸背痛。 穴风门。灸百壮。

治上气。咳逆短气。胸满多唾。恶冷痰。 穴肺兪。灸五十壮。

治上气。气闭咳逆。咽冷声破。喉肿痛。 穴天突。灸五十壮。

治上气胸满。短气咳逆。 穴云门。灸五十壮。

治上气咳逆。胸痹背痛。 穴胸堂。灸百壮。不宜针。

治上气咳逆。 穴膻中。灸五十壮(又云灸三壮)。

治上气咳逆。胸满短气。牵背痛。 穴巨阙 期门灸各五十壮。

治逆气。虚劳寒损。忧恚。筋骨挛痛。心中咳逆。泄注。腹满。喉痹。颈项强。肠痔。逆气。痔血。阴急。鼻衄。骨痛。大小便涩。鼻中乾。烦满。狂走。易气。凡二十二病。 穴绝骨。皆灸五十壮。

治上气。冷发。腹中雷鸣。转叫。呕逆不食。 穴太冲。灸不限壮数。从痛至不痛。从不痛至痛止。

治上气厥逆。 穴胸堂。灸百壮。

治呕吐上气。 穴尺泽。灸七壮。

治上气。 穴肩兪

治上气喘不得息。 穴天府

治上气喉鸣。阳气大逆。上满于胸中。月□真胀肩息。 穴天池 天容

治大气逆上。喘鸣。坐卧不得息。 穴天容

治上气胸满。 穴廉泉

治咳嗽上气。 穴天井

治咳嗽上气。喘息呕沫。 穴廉泉

治呕逆上气。 穴风门

治上气呕吐。支满脊强。寒热不嗜食。汗不出。 穴肺兪

治上气。 穴玉堂

治上气冲心。 穴云门

治上气呕吐。肠中大热。不得安卧。腹有逆气上攻。心腹胀满。淫泺。 穴气冲

治呕逆。气上胸胁彻背痛。 穴云门

治咳嗽上气。 穴天突 膻中 天池 解溪 肩中兪

治不能食。胸中满。膈上逆气闷热。 穴心兪。灸二七壮。小儿减之。

治咳逆上气。喘息呕沫。齿噤。 穴天容 廉泉 魄户 气舍 言□意譆 扶突

治咳逆上气。及喘逆。卧不安席。胸胁积聚。 穴期门

治逆气腹中雷鸣。相遂食不化。 穴太仓灸七壮。

治上气 穴三里。二穴各灸三壮。

外台秘要云。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穴。令人气上。两眼昏暗。三里所以下气也。

治热劳上气喘满。腰背强痛。 穴刺肺兪二穴(针入五分。留七呼。可灸百壮即止)。次针尺泽二穴。

治咳逆上气(资生经)。 穴魄户 气舍 言□意譆 期门

少气

治喘呼少气(资生经)。 穴然谷

治脏气不足。 穴上廉

治胃气不足。 穴三里

治脏气虚惫。真气不足。一切气疾不差者。皆灸之。 穴气海

治膀胱气。 穴少府

治少气。 穴少冲 步廊 间使 肾兪 大钟

治少气难言。 穴至阴

治少气不足。 穴神门

治短气。 穴小肠兪。鱼际。大陵。肝兪

治胸满短气。 穴膺窗

治癫疾短气。 穴行间

治胸满短气。不得汗。 穴手太阴。皆针补以出汗。

治短气。 穴涌泉

治短气不得息。不能言。 穴膻中。 华盖

治膈。上下不通。呼吸少气喘息。 穴步廊 阴都

治大气不得息。 穴大包

治咳嗽少气。喘息呕沫。噤齿。 穴廉泉

治气短不安。 穴风门

治短气不食。 穴肝兪

治腹胀少气。 穴三里伏兔。

治短气。 穴肝兪

治短气。 穴肩井。灸二百壮。

治短气不得语。 穴天井。灸百壮。大椎或灸随年壮。肺兪。肝兪。尺泽。或各灸百壮。手小指第四指间交脉上。或灸七壮。或手十指头各十壮。

治少年房事多。短气。 穴鸠尾头。灸五十壮。 又盐灸脐孔中二七壮。

治乏气。 穴第五椎下。灸随年壮。

治短气。 穴灸巨阙

治短气。 穴云门 风门 热府 肺募 巨阙 期门

治少气。 穴巨阙 解溪 然谷 尺泽

治少气。 穴巨阙

治心腹满。吐逆短气。痰闷食难下。不消。 穴胆兪

治心痛如锥刀刺。气结。 穴膈兪。灸七壮

治气结。 穴太仓。灸百壮。

治结聚留饮。 穴通谷

治心腹诸病。坚满烦痛。忧郁结气。寒冷霍乱。心痛吐下。食不消。肠鸣泄利。 穴太仓。灸百壮。

治结气囊里。针药所不及。 穴肓募。灸随年壮。

治五脏六腑。心腹满。腰背痛。饮食吐逆。寒热往来。小便不利。羸瘦少气。 穴三焦兪。灸随年壮。

治卒乏气。气不复报。肩息。 穴右度手拇指。折度心下。灸三壮瘥。

治寒中少气。 穴间使

咳逆

治咳逆(资生经)。 穴然谷 天泉 陷谷 胸堂 章门 曲泉 天突 云门 肺兪 临泣 肩井 风门 行间

治咳逆不止。 穴维道

治咳逆寒热发。 穴太陵

治咳逆喘。 穴太陵 少商

治咳逆胸满。喘不得息。 穴太渊

治咳逆多吐。 穴三里

治肺系急。咳辄胸痛。 穴中府

治咳而胸满。 穴前谷

治喜咳。 穴经渠 行间

治咳。乾呕烦满。 穴侠白

治咳面赤而热 穴支沟

治咳唾善噫。咳气无所出。 穴三里 太白 章门 孔最 天泉 太溪 行间 兪府 神封 腹结 少商

治咳逆。 穴浮白

治咳引两胁。急痛不得息。转侧难。撅胁下与脊相引而反折目上视。目眩循眉头痛。惊狂鼻衄。起则目目□巟目□巟。目生白翳。咳引胸中痛。寒疝。小腹痛。唾血短气。及治咳逆两胁满闷。 穴肝兪

治咳引尻痛。 穴鱼际

治胁痛。咳逆不得息。 穴窍阴

治咳逆疝积。胸满不得喘息。 穴浮白

治咳逆烦心。不得卧。 穴太渊

治咳逆。 穴乳下一指许。与乳相直骨间陷中。妇人即屈乳头度之。乳头尽处是穴。炷如小豆许。灸三壮。男左女右。只一处。火到肌即瘥。良方云。族中有霍乱吐利。垂困忽发咳逆。遂至危殆。与鄜延陈中裕。病伤寒咳逆气甚之属。皆一灸而愈。故凡伤寒及久病。得咳逆皆为恶候。投药不效者。灸之必瘥。若不瘥。则多不救。

王氏云。咳病有十。曰风咳。寒咳。支咳。胆咳。厥阴咳。与五脏咳。千金载其刺法详矣。而伤寒咳为恶证。施秘监尊人。患伤寒咳甚。医告技穷。施捡灸经。于结喉下灸三壮即瘥。盖天突穴也。神哉神哉。

治一切咳逆不止(济生拔粹方)。男左女右。乳下黑尽处。一韭叶许。灸三壮。甚者二七壮。

治咳而胸满。喘息。卒咳逆逆气。 穴曲泽。出血立已。

贲豚气

治贲豚腹肿(资生经)。 穴章门。灸百壮。

治贲豚(又云卒厥逆上气。气攻两胁。心下痛满。奄奄欲死。此为贲豚气走急。作汤浸两手足。频频易之)。 穴气海。期门。关元。各灸百壮。

治贲豚抢心。不得息。 穴中极。灸五十壮。

治贲豚上下。腹中与腰相引痛 穴中府。灸百壮。

治贲豚。 穴期门 阴交 石门

治贲豚上下。 穴四满。灸二七壮。

治贲豚腹肿。 穴章门

治贲豚气上。腹胀痛茎肿。先引腰。后引小腹腰與小腹坚痛。下引阴中。不得小便。两丸骞。 穴石门

治贲豚上气。腹胀肩痛。引阴中不得小便。两丸骞。 穴阴交

治贲豚上气。 穴章门 石门 阴交

治贲豚胀疝。 穴天枢

治贲豚。卵上入引缩茎痛。 穴归来

治气疝烦呕。面肿贲豚。 穴天枢

治心中烦。贲豚气胀满。不能食。 穴上脘

治贲豚气胀不能食。 穴巨阙

治因读书得贲豚气。上攻伏梁。心下状如覆杯。寒癖结气。 穴中脘。

治小腹贲豚。 穴归来

治贲豚抢心。甚则不得息。恍惚尸厥。 穴中极

治贲豚寒气入小腹。时欲呕。溺血小便黄。腹洩不止。 穴关元

治贲豚腹坚。 穴气海

治贲豚。 穴期门

治贲豚上下引脊痛。 穴气海

治伏梁气。状如覆杯。 穴上脘

治伏梁气。 穴中脘

治息贲(肺之积曰息贲。在右胁之下。大如杯)。 穴期门 缺盆 鸠尾

膀胱气

治膀胱气。癖疝瘕气。膀胱气痛状如雷声。积聚(资生经)。穴章门

岐伯治膀胱气攻冲两胁时。脐下鸣。阴卵入腹。灸脐下六寸。两傍各寸六分。三七壮。

治膀胱气攻两胁。及膀胱冷。灸之如肾虚法。 穴五枢

治膀胱三焦津液少。大小肠寒热。或三焦寒热。 穴灸小肠兪。五十壮。

治三焦膀胱寒热。灸水道。随年壮。

治小腹满。引阴中痛。腰背及膀胱有寒。三焦结热。小便不利。穴水道。

千金云。气冲主<?疒颓>。明堂云。气冲疗□□贵疝。是□□贵疝。即<?疒颓>也必用方云。治水<?疒颓>。偏大上下不定。疼不可忍。俗呼为膀胱气。是膀胱气。即<?疒颓>疝也。然太仓公诊命妇人云。疝气客于膀胱。难于前后。洩而溺赤。亦不可便认膀胱气。为疝气矣。

腹痛

治腹胀胃脘暴痛。及腹积聚。肌肉痛(资生经)。 穴膈兪 阴谷

治腹中积聚。时切痛。 穴商曲

治寒气胀满。腹中积痛。癃。淫泺。 穴冲门

治腹癖切痛。 穴四满

治腹中尽痛。 穴天枢 外陵

治腹痛喘暴满。 穴昆仑

治腹厥痛。 穴复留

治腹中满。暴痛汗出。 穴巨阙 上脘 石门 阴躥

治腹中相引痛。 穴太溪

治胸痛如刺。腹若刀切痛。 穴丰隆

治腹皮痛搔痒。 穴鸠尾

治腹切痛。 穴肓兪

治身热腹痛。 穴气冲

治腹中热痛。 穴中极

治腹痛而热。上注心。心下胀满。 穴行间

治腹肿不能食。肠坚腹痛。胃胀不调。大便坚硬。 穴水分

治腹肿。 穴大杼

治寒热腹痛。雷鸣气逆。心痛。 穴肾兪

治腹强急不得食。腹痛如刀刺。两胁积气膨膨。 穴不容

治腹□□□刺痛。 穴上脘

治腹痛。 穴太白 温溜 三里 陷谷

治大便脓血。寒中。食不化。腹中痛。 穴腹哀

治腹痛。不下食。 穴鱼际

治大腹寒疝。大便燥。腹切痛。 穴肓兪

治腹胁气胀。 穴地机

治腹痛心如悬。下引脐腹痛。 穴外陵

治腹痛。六腑之气寒。谷不转。不嗜食。小便赤。腹坚硬。癖块。脐上厥气动。日渐瘦。 穴下脘

治腹痛不嗜食。 穴脾兪

治腹痛欲洩。 穴三焦兪

治腹痛不嗜食。 穴膀胱兪

治腹痛。 穴胃兪

治腹中甚痛作脓。 穴中脘

治腹有逆气。上攻心腹胀满。上抢心痛。不得息。气冲腰痛不得俛仰。 穴气冲。灸七壮。炷如大麦。禁针。次针三里二穴而愈。

治小腹疝气游方行五脏。腹中切痛(资生经)。 穴气海

小腹痛

治小腹偏痛。呕逆嗜卧(资生经)。 穴阴躥

治小腹痛。积聚坚如石。小便不利。失精绝子。面黑□干。 穴中极

治小腹痛。 穴肾兪 复溜 中封 承筋 承山 大敦 阴包

治小腹坚痛。下引阴中。 穴石门 商丘

治小腹拘急痛。 穴石门 水分

治风入腹中小腹痛。 穴涌泉

治小腹热而偏痛。 穴太溪

治小腹痛。 穴肝兪 小肠兪 蠡沟 照海 下廉 丘墟 中都

治腰引小腹痛。 穴太冲

治小腹痛。 穴五枢

治小腹疝气痛。 穴脐中

治小腹痛。 穴复留 中封 肾兪 承筋 大敦

治小腹热而偏痛。 穴关元 委中 照海 太溪

治小腹疼痛不可忍者。 穴刺任脉关元一穴。次针足阳明经三里二穴

脐痛

治脐下块如覆杯(资生经)。 穴中极

治脐下□□□痛。小便涩赤。不觉遗沥。小便处痛状如散火。溺血。暴疝痛。脐下结血。状如覆杯。转胞不得。 穴关元

治脐下□□□痛。 穴阴交

治绕脐痛。 穴中封 水分 神阙

治痛引脐中。 穴曲泉

王氏云。旧苦脐中痛。则欲溏泻。常以手中指按之少止。或正泻下。亦按之则不痛。他日灸脐中。遂不痛矣。后又尝溏痢不已。灸之则止。

治凡脐痛者。 灸神阙

治气游走夹脐急。 穴关门

治脐下厥气动。 穴下脘

治脐下冷气上冲心。血结成块状。如覆杯。小便赤涩。 穴气海

治绕脐腹痛。上抢心腹。寒热洩利。咳逆。 穴腹结

治夹脐切痛。时上冲心。烦满。呕吐霍乱。冷气脐痛。冬感寒脐痛。穴天枢

治心如悬。下引脐腹痛。 穴外陵

治夹脐腹痛。 穴上廉

治脐下切痛。 穴四满

治水肿。绕脐腹痛。 穴水分

治绕脐搅痛。 穴天枢灸百壮。

治脐下绞痛。 穴关元。灸百壮。

治疝绕脐。 穴脐中 石门

治疝绕脐痛。 穴脐中 石门 天枢

治脐中积气。 穴蠡沟

治男子元脏发动。脐下痛不可忍。 穴刺任脉气海一穴。次针足太阴经三阴交二穴立愈。

膺痛

治胸胁满膺痛。 穴玉堂

治胸膺骨疼。 穴玉堂 紫宫

治乳肿贲膺。 穴太溪

胸胁痛

治胸胁相引。不得倾侧(资生经)。 穴本神 颅息

治胸胁胀切痛。 穴太白

治胸胁痛。 穴阳辅

治胸胁痛无常处。腰胁相引急痛。 穴环跳 至阴

治胸胁中痛。 穴大包

治胸痛如刺。 穴丰隆 丘墟

治胸胁满心痛。 穴期门。灸随年壮

治胸下满痛。 穴乳根 亶中灸百壮

治胸痹心痛。 穴天井

治胸膺痛。 穴太渊

治胸中痛。 穴肺兪 云门 中府 隐白 期门 魂门 大陵

治胸痛口热。胸中痛引腰背。心下呕逆。面无滋润。 穴期门灸随年壮。少冲。

治胸背急。胸中膨膨。 穴经渠 丘墟

治胸满痛。乳肿贲膺。咳逆上气。喉中作声。 穴太溪

治咳引胸痛。 穴肝兪

治胸痛。 穴少冲 中府

治胸胁支满。痛引胸中。咳逆上气。喉中作声。喘不能言。 穴华盖

治胸胁支满。胸膺骨疼。饮食不下。呕逆上气烦心。 穴紫宫

治胸满不得喘息。胸膺骨疼。呕吐寒痰。上气烦心。 穴玉堂

治胸中引痛。及心下烦闷。逆气里急。及支满不嗜食。并数咳健忘。 穴幽门

治厥逆。胸痛如刺。腹切痛。气刺不可忍。 穴丰隆

治胸痹逆气。寒厥善哕呕。饮水咳嗽。烦怒不得卧。 穴太渊

治胸痹引背时寒。 穴间使

治胸胁支满不得息。 穴临泣

治痹走背胸不得息。 穴鱼际

治胸满背痛。 穴浮白

治胸中痛。 穴兪府

治胸痹心痛不得息。痛无常处。 穴临泣

治胸痛。 穴廉泉 中府

治胸胁不能转侧。及胸胁满。 穴胆兪

治胸胁满痛不得息。 穴丘墟

治胸胁小腹痛。 穴下廉

治胸胁痛。 穴大包

治两胁急痛。 穴肝兪 脾兪 志室

治胁支急痛。 穴支沟

治胁下坚痛。 穴中脘 承满

治胁痛不得息。 穴腕骨 阳谷

治胁痛不得卧。胸满喘无所出。 穴胆兪 章门

治胁痛咳逆。 穴窍阴

治短气。胁痛心烦。 穴尺泽 少泽

治胁下胀。 穴关元 期门 少商

治胁下满痛。 穴极泉

治胁痛。 穴膈兪 中膂兪 窍阴 阳谷 颅顖

治两胁急痛。 穴肝兪

治胁下痛不得息。 穴腕骨

治胁满引小腹痛。 穴肾兪

治飱泄。腹胁痛满。狂走。夹脐腹痛。食不化。喘息不能行。 穴上廉

治腹胁痛连脊。手足厥冷。 穴太溪

疗胸胁彻背痛。 穴云门

治胁膈痛。 穴三里

治胸胁痛。 穴华盖

治胸中痰病。 穴束骨。灸随年壮。

治胁卒痛如打(出肘后方)。 穴以绳横度两乳中间。屈绳从乳。横度以趋痛胁下。灸绳下屈处三十壮。便愈。

治两胁引痛。 穴肾兪

治胸痹。 灸胸堂

治胸下满痛。膺肿。 穴乳根

治胸胁痛不可忍。 穴刺期门(针入四分可灸七壮)。次针章门(针入六分。可灸七壮。至七七壮)。行间。丘墟。涌泉。

膈痛

疗膈气(资生经)。 穴承满 乳根

疗胸膈闷。咳嗽气短。喉鸣。 穴亶中

疗膈痛。 穴膈兪

疗胸膈气满。 穴商阳

疗胸膈满闷。 穴临泣(足临泣)

疗胸中膈。气聚痛好吐。 穴厥阴兪 灸随年壮。

治膈中不利。 穴隐白 巨阙

治腹中雷鸣。察察隐隐。常有水声。 穴食窦

治胸膈中气。 穴阙兪 灸随年壮。

治胸膈烦满。 穴天池

治膈气呕吐涎沫。 穴亶中

治膈胃寒痰。 穴率谷 膈兪

治气哽。 穴扶突

疗气鲠鲠。 穴天突

疗噎。 穴章门

治胸胁支满噎塞。 穴中庭

治食噎不下。胸喘息胀。 穴大钟

治胸中气噎。 穴关冲 天突

治胸中如塞。及聚气成乾噎。 穴亶中

治膈气不下食。噎病。 穴乳根

疗久疟。背气满闷。胸中气噎。 穴言□意譆

疗善噎。 穴神堂 中府

治膈中不利。 穴巨阙

治五噎。

黄帝问岐伯曰。凡人患噎疾。百味珍馔不能食者。灸何穴而立得其愈。岐伯答曰。夫人噎病有五般。一曰气噎。二曰忧噎。三曰食噎。四曰劳噎。五曰思噎。此皆由阴阳不和。三焦膈绝。津液不利。故令气膈不调。成噎疾。

治气噎。 灸亶中

治忧噎。 灸心兪

治食噎。 灸乳根

治劳噎。 灸膈兪

治思噎。 灸天府

治五噎。黄瘅。醋心多唾。呕吐不止。刺任脉天突一穴。在结喉下一寸宛宛中。阴维任脉之会。针入五分。留三呼。得气即泻。次针足少阴经通关二穴。在中脘穴两傍。同身寸之相去各五分。用长针针入八分。左捻针。能进饮食。右捻针。能和脾胃。许氏云。此穴一针四效。凡下针后良久。先脾磨食。觉针动为一效。次针破病根。肠中作声为二效。次觉流入膀胱为三效。然后觉气流行入腰后肾堂间。为四效矣。

治五膈气喘息不止。刺任脉中脘一穴。一名太仓。胃之募也。经云。腑会太仓。在上脘穴下一寸。当脐上蔽骨下当中是也。手太阳足阳明所生。任脉之会。上纪者。中脘也。用毫针针入八分。次针足厥阴经期门二穴。凡刺腹部诸兪穴。气虚人内息大七八口。下入丹田。闭气刺之。

治结气胸中膈气。扁鹊曰。第四椎下两傍各一寸半。名厥阴兪。灸随年壮。

背痛

治胸背急。及胸中膨膨(资生经)。 穴经渠 丘墟

治背痛引头。 穴附分

治脊强。背尻骨重。 穴昆仑

治背恶寒痛。脊强。难俯仰。 穴膈关 秩边 京骨

治背痛恶寒。脊强俯仰难。食饮不下。呕哕多涎唾胸噎闷。 穴膈兪。

治胸背痛。恶风寒。食不下呕吐。及胸胁胀满。 穴意舍

治背膊痛。胸中瘀血。肩背不得屈伸而痛。 穴巨骨

治背膊痛。 穴魄户

治背脊强急。 穴神堂

治胸背急。 穴气户

治气注背髆拘急。 穴大椎

治胸背拘急。 穴承筋

治胸背相引痛。 穴不容

治胸背拘急。胸满膨膨。 穴经渠

治痹走胸背痛。 穴鱼际

治背痹闷。肩膊间急痛。背气不能引顾。咳逆上喘。 穴魄户

治背中气上下行。脊背腹痛。 穴胃兪

治背痛俯仰不得。 穴志室

治背痛。 穴巨阙(灸) 胸堂(灸)

治背偻如龟背。生时被客风拍著脊骨。达于髓所致。 穴肺兪 心兪 膈兪(各灸三壮)

治温疟寒疟。背闷气满。腹胀气眩。及胸中痛引腰背。 穴言□意譆

治胸背寒栗。 穴列缺

治胸胁彻背痛。 穴云门

王氏云。背疼。因作劳所致。技艺之人。与士女刻苦者。多有此患(士之书学。女之针指。皆刻苦而成背痛矣)。色劳者。亦患之。晋之景公是也。惟膏肓为要穴。予尝于膏肓之侧。去脊骨四寸半。隐隐微痛。按之则痛甚。谩以小艾灸三壮即不疼。他日复连肩上疼。却灸肩疼处而愈。方知千金方之阿是穴犹信云(予每遇热膏肓穴。所多出冷汗数年矣。因灸而愈)。

治肩臂急痛手不上头。灸肩外头。近后以手按之宛宛凹处。灸七壮便愈(此是劳家病。宜检风条中)。

肩背酸痛

治肩背不举(资生经)。 穴浮白

疗肩背连胸痛。不可俛仰 穴神堂

治肩背急。引缺盆痛 穴商阳

治温疟肩背痛。 穴言□意譆

治肩背痛。 穴中府

治肩背急。 穴附分

治肩痛胸腹满。洒淅寒热。肩背急。 穴神堂

治肩背急。腰脊强不得俛仰。 穴三焦兪

治肩背颈项痛。 穴涌泉

治肩背痛。 穴天牖 缺盆 神道 大杼 天突 水道 巨骨

治肩背寒痉。肩胛内廉痛。 穴膈兪 噫嘻 京门 尺泽

治肩背痛欲折 穴天柱

疗肩痛 穴肝兪

治肩痛周痹气注肩膊拘急疼闷痛 穴曲垣

治肩背热痛。而寒至肘。又疗肩痛发寒热。引项强。 穴肩井

治颈项不得顾。肩膊闷。两手不得向头。或因扑伤。 穴肩外兪

治肩痛不能举。 穴云门 秉风

治肩中热痛。 穴肩贞

治肩胛痛。 穴天宗

治肩痛。引项不得顾。 穴天窗

疗膊胛小指痛。 穴前谷

疗肩欲折。 穴养老

疗肩不举。不能衣带。 穴青灵

疗肩重不举。 穴肩窌

治肩痛欲折。 穴养老 天柱

治肩痛不可屈伸。 穴天井

治肩重痛不举。 穴曲池 天窌

治肩痛不能摇动。 穴巨骨

治肩胛痛。而寒至肘。 穴肩外兪

治肩腋前痛。与胸相引。 穴前腋

治肩臑痛。 穴后溪

治肩肘痛引颈项急。寒热。缺盆中痛。汗不出。胸中烦闷。 穴天髎

治厥逆肩臂不举。 穴章门

治肩重不能举臂肘。 穴肩髎

治肩背不得屈伸。 穴巨骨

治肩引胸臂急。 穴居髎

治寒热肩肿。引胛中痛。臂痠无力。 穴臑腧

疗肩臂痠重。 穴支沟

治肩臂痠重。 穴关冲

治肩臂疼。 穴腕骨

治肩重臂痛。 穴天宗

治肩背寒栗。少气不足以息。寒厥。交两手而惊。凡实则肩背热。背汗出。四肢暴肿。虚则肩寒栗。气不足以息 穴列缺

治颈项及肩背痛。 穴天井

治腰背痛。 灸三焦兪

治背膊急。 穴大椎

治背痛身热。 穴下焦兪

治肩肿不得顾。 穴气舍

王氏云。肩背痠疼。诸家针灸论之详矣。当随病证针灸之。或背上先疼。遂牵引肩上疼者。乃是膏肓为患。千金外台固云。按之自觉牵引于肩中是也。当灸膏肓兪。则肩背自不疼矣。予尝患肩背痛。已。灸膏肓兪。其痛犹未已。遂灸肩井三壮而愈。以此知虽灸膏肓。而他处亦不可不灸云。

肩痹痛

治肩痛痿痹不仁。不能屈伸。肩肉麻木(资生经)。 穴天井

治肩胛周痹。 穴曲垣

治肩中热痛。头不可顾。 穴肩贞 肩髎 关冲

治肩重痛不举。 穴曲池 天窌

治肩不举。不得衣带。 穴清冷渊 阳谷

治肘痛引肩。不得屈伸。 穴天井

治肩痹。 穴肩外兪

王氏云。两肩头冷痛。尤不可忽。予屡见将中风人臂骨脱臼。不与肩相连接。多有治不愈者。要之。才觉肩上冷疼。必先灸肩髃等穴。毋使至于此极可也。予中年每遇寒月。肩上多冷。常以手心抚摩之。夜卧则多以被拥之。仅能不冷。后灸肩髃方免此患。盖肩髃系两手之安否。环跳系两足之安否。不可不灸也。

臂痛

治肘臂偏细(资生经)。 穴曲池

治臂细无力痠疼。臂冷而缓。 穴肩髃

澹寮方云。唐甄权以母病与弟立言习医。隋开皇初为秘书正字。后除鲁州刺史。库狄钦苦患风。手不得引。诸医莫能疗。权曰。但将弓箭向垛。一针可以射矣。针其肩髃一穴。应时而愈。唐贞观中。一百三岁。太宗幸其家。视其饮食。访以药性。因授朝散大夫。赐几杖衣服。其修撰脉经针法。明堂铜人图一卷。至今行用焉(唐史)。

治臂肿痛。屈伸难。 穴间使

治肩重不举。臂痛。 穴肩窌

治肩中热。指臂痛。 穴扁骨即肩髃

治臂肿。 穴乳根

治臂内廉痛。 穴太渊

治腰引小腹痛。肩引胸臂挛急。手臂不得举至肩背。 穴居髎

治臂痛不得举。 穴臂臑 肘髎

治臂痛。 穴听宫

治臂厥痛。 穴孔最可针

治臂腕外侧痛不举。 穴阳谷

治臂不得举。 穴液门 前谷

治因折伤。手腕捉物不得。肩臂痛不举。 穴阳池

治臂肘厥寒。 穴极泉

治臑纵。肩臂不举。不得带衣。 穴清冷渊

治肩欲折。臂如拔。臂痛不能自上下。 穴养老

治臂痠无力。 穴臑腧

治厥逆肩臂不举。 穴章门

治肩臂不能屈伸而痛。 穴巨骨

治臂痛不得举。气肿痉痛。 穴臑会

治手臂挛急。 穴肩髃

治风痹手臂不举。 穴尺泽 肩贞

治痿臂 穴合谷

治臂不举。 穴阳谷

治臂痛。 穴天宗 五里

治臂急。 穴后溪

治臂不伸。 穴窍阴 腕骨

治臂不仁。 穴附分

治臂不举。 穴巨骨 前谷

治臂不及头。 穴尺泽 关冲 外关 窍阴

治臂挛急手不上举。 穴前腋

治臂挛颜色焦枯。劳气失精。肩臂痛不得上头。 穴肩髃(百壮) 少海 神门。

治臂痛手痛。 穴液门

治臂痛。 穴肩髃 天宗 阳谷

治臂重痛肘挛。 穴前谷 后溪 阳谷

治臂内廉痛。 穴太渊 经渠

治臂腕急。腕外侧痛。腕如拔。 穴腕骨 曲池 前谷 阳谷

治肩臂痛。 穴腕骨 天宗

治手臂身热。 穴列缺

治臂痛 穴后溪 手三里 曲池

治肩膊疼痛不可忍。刺足少阳经肩井穴。手阳明经肩髃穴。次曲池穴。得气先泻后补之。灸亦大良。可三壮。

治臂细无力。手不得向头。 穴臂臑 肩髃

治臂痛。 穴少海 乳根 听宫

治肘臂痠疼。 穴中渚 孔最 支正 肘窌

治臂痿不仁。 穴天井 外关 曲池

腋痛

治胸满。缺盆中及腋下肿。马刀。阳痿善啮唇。天牖中肿。淫泺骨□行痠。目眩。枕骨合颅痛。洒淅振寒(资生经)。 穴足临泣

治腋拘挛。暴脉急引胁痛。 穴言□意譆

治股腋挛急。 穴少府

治肘腋肿。小腹痛。 穴少海

治肩臂痠重。胁腋痛。四肢不举。 穴支沟

治肘挛。腋胁下痛。四肢不举。 穴支沟

治腋下肿。 穴天池 胆兪 委阳 阳辅

治掌中热。腋肿肘挛。 穴间使

治腋下肿。 穴地五会 阳辅 申脉 委阳 天池 临泣 侠溪

治肘挛腋肿。 穴太陵

治腋下肿。胸中满。 穴临泣

治腋下肿。痿厥。坐不能起。髀枢中痛。目生翳膜。腿骨□行痠。转筋卒疝。小腹坚。寒热颈肿 穴丘墟

治腋下肿。寒热颈肿。 穴丘墟 阳躥

治腋肿。 穴承筋

王氏云。腋下肿痛。最不可忽。予屡见患疮疖人。腋下或发疮有至于不可救者。可不早治之乎。

治腋下臭(出海上方)。先以炭煤擦之。却洗去。有黑点处。乃孔也。以艾灸之去根。

肘痛

治肘挛(资生经)。 穴前谷 后溪 阳谷 鱼际 灵道

治肘挛腋肿。柱满。 穴大陵

治腋挛。 穴中膂兪 言□意譆

治肘中疼。 穴曲池

治肘节痹。臂痠重。腋急痛。肘难屈伸。 穴曲池 腕骨 臑会 支沟 肘窌

治肘痛。 穴中冲

治肘疼不能自带衣。 穴关冲

治肘内廉痛。 穴间使

治肘痛时寒。 穴曲池 三里 关冲 中渚 阳谷 尺泽。

治肘寒。 穴肩外兪

治臂肘外后廉痛。 穴天宗

治肩肘痛。 穴天髎

治肘节风痹。臂痛不可屈伸。挛急。肘臂痠重。麻痹不仁。 穴肘髎

治肘挛支满。 穴鱼际

治肘挛。 穴灵道 尺泽 少海

治惊掣肘臂不举。 穴支正 内关 阳溪

治臂肘厥寒。 穴极泉

治手臂肘挛急。不伸。 穴窍阴 手三里

治臂肘不仁。 穴附分

治偏枯。臂肘不得屈伸。 穴腕骨

治臂肘挛急。 穴后溪

治臂肘痛。 穴五里 天井 下廉

治肘中痛。 穴冲阳 曲池

治肘挛支满。喉中焦乾渴。颈上气。 穴鱼际

治肘臂痠重。屈伸难。 穴偏历 三里

治肘臂痠痛。 穴中渚

治肘痛。 穴太渊。

治肘痛。屈伸难。手不得举。偏风半身不遂。捉物不得。挽弓不得开。肘臂偏细。 穴曲池

疗肘臂厥痛。屈伸难。手不及头。不握手。十指尽痛 穴孔最

疗肘臂挛。难屈伸。手不握。十指尽痛。 穴支正

疗肘臂痠重。不可屈伸。麻痹不仁。 穴肘窌

疗肘痛引肩。不可屈伸。颈项及肩背痛。臂痿不仁。 穴天井

疗肘痛不能上下。 穴列缺

治肘痛。 穴液门五里

甲乙经云。五里在肘上三寸大脉中。玉篇说。肘云。臂节也。此臂之下节也。宓子贱使吏书吏书而掣其肘。盖其臂节也。当以此求之。

治肘挛柱满。 穴鱼际 灵道

脚膝痛

治膝不得屈伸。取其经血立愈(资生经)。 穴委中

治腿脚拘急。足寒如水。 穴肾兪

治筋骨挛痛。 灸绝骨

治膝中痛不仁。难跪起。 穴犊鼻

疗膝寒不仁。痹痿不屈伸。 穴髀关

疗胫痛冷痹。膝痛不能屈伸。 穴梁丘

疗腿膝连膝胫麻痹。屈伸难。膝胫连腰痛。筋挛急。足不收履。坐不能起。 穴悬钟

疗足寒胫痠。屈伸难。 穴蠡沟

疗脚胫痠痛。屈伸难。不能久立。甄权云。主大气不足。偏风腲腿脚不相随。 穴巨虚

疗胫麻膝痛。 穴风市

疗四肢肿满。腿膝痠痛。 穴三里

疗膝内廉痛。小便不利。身重。足痿不能行。 穴三阴交

疗腿膝胫痿。脚挛不得伸。癫病狂走。自啮。膝胫寒。 穴京骨

疗腿膝胫痠。 穴附阳

疗脚痠膝重。 穴承山

疗膝股内外廉痛不仁。屈伸难。 穴阳陵泉

主两膝挛痛。引胁拘急。痿躭。或青或焦。或枯或黧如腐木。 穴风市

治膝胫骨摇。痠痹不仁。 穴绝骨

治膝寒不仁。痿痹不得屈伸。 穴髀关

治痿痹坐不能起。膝胫痠痹不仁。手足偏。小坐不能久。 穴光明

治膝内廉痛引膑。不可屈伸。 穴膝关

治膝不可屈伸。 穴曲泉

治筋挛。膝不得屈伸。不可行。 穴曲泉 梁丘 阳关

治膝股肿骨□行痠。转筋。 穴解溪 条口 丘墟 太白

治风水膝肿。 穴上廉

治膝肿。少气身重。膝肿内踝前痛。 穴中封

治膝股骨□行肿。 穴解溪

治脚后廉急不可前却。 穴复留

治脚胫急痛。脚胫酸。脚及跟痛。 穴承山 承筋

治脚如结。踝如别。 穴昆仑

治脚挛。 穴京骨 承山 承筋 商丘

治拘急。 穴膀胱兪

治月□聑外廉骨痛。 穴附阳

膝痛

治膝骨□行痠痛(资生经)。 穴三里

治喉痹面肿。寒痹。膝骨□行不收。 穴阳交

治膝骨□行寒痠痛。足缓不收。湿痹足下热。 穴条口

治膝痛如锥。不得屈伸。 穴阴谷

治脚膝无力。 穴膀胱兪

治膝股痛。 穴合阳

治腰膝拘挛。 穴阴交

治膝寒不仁。痿厥。股内筋络急。 穴脾关

治脚膝伸不得屈伸。脚冷不仁。偏风半身不遂。脚冷无血色。 穴阳陵泉

治膝痛不得屈伸。 穴京骨

治寒痹。膝不能屈伸。 穴梁丘

治膝外痛不可屈伸。风痹不仁。 穴阳关

治膝中痛不仁。难跪起。膝膑痈肿不溃可治。溃者不治。 穴犊鼻

治膝股内痛。 穴三阴交

治膝胫内廉痛。 穴交信

治膝内痛。 穴曲泉 膝关

治心腹胀满。胃热不嗜食。膝骨□行痛筋挛。手足不收履。坐不能久。 穴悬钟。

疗膝冷痛不已。 穴膝眼

疗膝冷。 穴伏兔

疗腿膝痠痹。 穴丰隆

治膝外廉痛。 穴侠溪 阳关

主膝内廉痛。 引膑不可屈伸。连腹引喉痛。 穴膝关

治膝肿。内踝前痛。 穴中封

治膝内踝前痛。 穴太冲

治膝中痛不仁。 穴犊鼻

治膝痛。胫热不能行。手足偏小。膝胫痠痹不仁。 穴光明

疗膝痛痿。 穴三里

疗膝痠。 穴风市

疗膝重。 穴承山

王氏云。有弟行一二里路。膝必痠痛不可行。须坐定以手抚摩之。而后能行。后因多服附子而愈。予冬月膝亦痠疼。灸犊鼻而愈。以此见药与灸不可偏废也。若灸膝关。三里亦得。但按其穴痠痛即是受病处。灸之不拘。

腰脚痛

治腰脚肿痛。久困宿疹。亦皆立已(资生经)。 穴委中。刺出血。

治腰下至足不仁。 穴次窌

疗腰脚如冷冰。 穴阴市

治腰背痛。脚月□聑重。战栗不能立。脚气膝下肿。 穴承山

治腰痛不能举体。足骨□行寒不能久立。坐如在舟车中。 穴申脉

治腰尻痛。足月□聑肿不得履地。 穴昆仑

疗腰疼。偏风半身不遂。脚肿疼。不得履地。 穴昆仑

疗腰脚不仁。 穴膀胱兪

疗脚痛不可举。下重脚痿。 穴仆参 承山

疗腰痛不可俛仰。足痹痛。屈伸难。 穴地机

疗冷痹。脚胫麻。腿膝痠痛。腰尻肿。起坐难。 穴风市

疗脚月□聑痠疼。不能久立。腰膝重起坐难。筋挛急不可屈伸。 穴承山

张仲文疗腰重不可转。起坐难。及冷痹脚筋挛不可屈伸。灸曲月□秋两文头左右。脚四处各三壮。每灸一脚二火齐下。烧才到肉。初觉痛。便用二人两边齐吹至火灭。午时著艾。至人定亥时。自行动脏腑。一两回。或脏腑转如雷鸣立愈。神效。

治腰腿手足不仁。 穴上廉。

治腰溶溶如坐水中。膝下肤肿筋挛。诸节尽痛无常处。腋肿。痿癖马刀。喉痹。膝骨□行痠。风痹不仁。 穴阳辅

治腰膝拘挛。 穴阴交

治患脚。 穴环跳 阳陵泉 巨虚 下廉 阳辅

治患风。腰脚不随。不得跪起。 穴上窌 环跳 阳陵泉 巨虚 下廉

治冷痹胫膝疼。脚足挛急。足冷气上不能久立。手足沉重。日觉羸瘦。此名复连病宜灸此穴。即愈。能跪起。 穴悬钟 下廉

治足踒躭不能行。 穴地仓 太泉

腰痛附论

凡腰痛之病。皆本于肾。盖肾系于腰脊也。诸经各有腰痛不同。当随证治之。凡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者。病在足太阳脉也。刺其郄中正经出血。春毋见血(委中穴也)。腰痛如以针刺不可俛仰。不可以顾者。刺少阳成骨之端少出血。夏毋见血(成骨在膝外廉之骨独起者)。腰痛不可以顾顾。如有见善悲者。病在阳明也刺阳明于骨□行前三痏上下刺之出血。秋毋见血(三里穴也)。腰痛引脊内廉者。属少阴。刺内踝上二痏出血。春毋见血。出血太多。则不可复(复溜穴也)。腰痛腰中如张弓弩弦者。属厥阴。刺月□聑踵鱼腹之外。循之累累然乃刺之(蠡沟穴也)。腰痛引肩目目□巟目□巟然。时遗溲者。病在解脉。刺膝筋内分肉间。郄之外廉出血。血变而止(亦太阳之穴也)。腰痛如引带。常如折腰状。善恐者。亦解脉病也。刺郄中结络如黍粟。刺之血射。以见黑血而止(委中穴也)。腰痛如以小锥居其中。怫然肿者。病在同阴之脉。刺绝骨之端。为三痏(阳辅穴也)。腰痛怫然肿者。属阳明之脉刺月□聑下去地一尺所(承山穴也)。腰痛不可以俛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冲络绝血归之。刺郄阳筋之间上郄数寸衡居。为二痏(委阳穴也)。腰痛上累累然汗出。汗乾令人欲饮。饮已欲走者。属会阴之脉。刺躥上郄下五寸横居。视其盛者出血(承筋穴也)。腰痛痛上怫怫然。甚则悲与恐者。病属飞扬之脉也。刺内踝上五寸。少阴之前与阴维之会(复溜及筑宾穴)。腰痛痛引膺。目目□巟目□巟然。甚则反折舌不能言者。病在昌阳之脉。刺内踝上大筋前。太阴后。上踝二寸所(交信穴也)。腰痛而热。热甚生烦。腰下如有横木居其中。甚则遗溲者。病在散脉。刺膝前骨肉分间络外廉束脉三痏(地机穴也)。腰痛不可以咳。咳则筋缩急者。病在肉里之脉。刺太阳外少阳绝骨之后为二痏(分肉穴也)。腰痛脊亦痛。颈几几然。目目□巟目□巟欲僵仆。刺郄中出血。腰痛上寒。刺足太阳阳明。上热。刺足厥阴。中热而喘。刺足少阴。刺郄中出血。腰痛上寒不可顾。刺足阳明。大便难。刺足少阴。少腹满。刺足厥阴。如折不可俛仰。不可举。刺足太阳明。痛引少腹控月□少不可以仰。刺腰尻交者。两踝胛上。以月死生为痏数。发针立已。左取右。右取左。此治腰痛之法也。众穴之外。又有遗法者。附之于后。

[法]

治腰引小腹痛。 穴居髎

治腰痛恶寒。小腹坚结。癃闭不得小便。泄利。腰背卒痛。 穴胞肓

治腰痛不能俛仰。小便赤涩。腰尻重不能举。 穴秩边

治腰重不能举体。 穴委中

治腰髋疼。脚膝不遂。 穴白环兪

治因扑伤腰髋疼。 穴肩井

治腰髋疼脊强。 不得转。 穴腰兪

治腰腹相引痛。 穴命门

治腰背强痛。 穴肺兪

治腰痛。 穴阴陵泉 大肠兪

治腰痛不得转侧。 穴下髎

治腰如坐水中。 穴阳辅

治腰痛大便难。 穴涌泉

治腰痛不得俛仰。寒热腹胀引背不得息。 穴京门

疗腰痛肩寒。 穴肝兪

疗腰痛。 穴肾兪 气海兪 中膂兪

疗风劳腰痛。 穴关元兪 膀胱兪

疗恶气。腰背卒痛。又云。腰痛不可忍。俛仰难。恶寒。小便涩。 穴胞肓

疗腰尻重。不欲起。俛仰难。恶闻人声。 穴昆仑

治腰尻重。起难。 穴风市

疗腰痛不可俛仰。转侧难。 穴肾兪

疗腰痛不能久立。腰已下至足不仁。坐起难。腰脊急强。不可俛仰。腰重如石。难举动。 穴腰兪

治四肢寒热。腰疼不得俛仰。身黄腹满。食呕。舌根直。 灸第十一椎上。及左右各一寸五分三处。各七壮。

治腰痛。 穴腰兪 膀胱兪 长强 气冲 上窌 下窌 居髎

治腰痛不可顾。 穴三里 阴市 阳辅 蠡沟

治腰痛如锤居中。肿痛不可咳。咳则筋缩急。诸节痛上下无常。寒热。 穴阳辅

治腰痛不能举。 穴申脉 太冲 阳躥

治腰痛不可俛仰。又治腰痛得俛不得仰。 穴委阳 殷门 太白 阴陵泉 行间

治腰痛得俛不得仰。 穴委阳 殷门

治腰痛如折。 穴束骨 飞阳 承筋

治腰痛大便难。 穴涌泉

治腰痛不可久立。 穴京门

治腰痛不得俛仰。 穴气冲

治腰背痛。 穴宜针决膝腰勾画中青赤络脉出血。便差。

治腰痛不得俛仰者。 令患人正立。于竹柱地度至脐。断竹乃以度背脊。灸竹上头处。随年壮。灸讫。藏竹勿令人得知。

治腰痛。 灸脚根上横文中白肉际。十壮良。 又灸足巨阳七壮。又灸腰目窌七壮。在尻上约左右是。又灸八窌。及外踝上骨约中。

治腰卒痛。 灸穷骨上一寸七壮。左右一寸各灸七壮。

治腰脊痛。 灸小肠兪。五十壮。

治腰背痛。 灸三焦兪。随年壮。

王氏云。有妇人久病而腰甚疼。腰眼既灸。医以针寘火中令热。谬刺痛处。初不深入。既而痛止。则知火不负人之说犹信云。

昔许知可因淮南大水。忽腹中如水吼。调治得愈。自此腰痛不可屈伸。思之此必肾经感水气而得。灸肾兪三七壮。服鹿茸丸愈。王氏云。予谓腰痛不可屈伸。灸肾兪自效。不服鹿茸丸亦可。

王氏云。舍弟腰痛。出入甚艰。予用火针微微频刺肾兪。则步履如故。初不灸也。屡有人腰背伛偻。来觅点灸。予意其是筋病使然。为点阳陵泉。令归灸。既愈。筋会阳陵泉也。然则腰疼。又不可专泥肾兪。而不灸其他穴也。

治腰伛偻引项筋。无力不收。 穴风池

治腰强。 穴肺兪

治腰如折。月□聑如结。耳聋。恶风寒。目眩项不可顾。目内眦赤烂。 穴束骨

治腰脊挛痛。 穴白环兪

治腰痛不得反侧。 穴章门

治腰痛不得已者。 灸白环兪二穴又灸腰目窌七壮。

治腰痛控睾。少腹及股卒不得俛仰。 刺气冲

治忽然气滞。腰痛不可俛仰。 刺足太阳络神道二穴。次针足厥阴经行间二穴

治久虚人腰痛。刺而复发者。腰重不能举体。取经血而愈。 刺足太阳经委中二穴

治凡腰痛。刺之不已者。 刺八髎穴而愈。

治腰背俱疼不可忍。刺足少阳经风池二穴。次针手阳明经合谷二穴。次针足太阳经昆仑二穴。

治肾虚腰痛久不已。刺足少阳经肩井二穴。次针足太阳经肾愈二穴。

治腰脊内引痛不得屈伸。近上痛者。 刺手阳明经合谷二穴。

治腰脊内引痛。不得屈伸。近下痛者。 刺足太阳经昆仑二穴。又刺足少阴经复溜穴。

治脊强反折。 刺督脉痖门一穴。应时立愈。

治腰胯疼痛。不得转侧。 刺足少阳经环跳二穴。次针丘墟二穴

治闪着腰疼。错出气腰疼。及本脏气虚。刺任脉气海一穴。以圆利针。刺肥人针入一寸。瘦人针入五分。三补三泻。令人觉脐上或脐下满腹生痛停针。候二十五息。左手重按其穴。右手进针三息。又停针二十五息。依前进针。令人觉从外肾热气上入小腹满肚。出针神效

治腰疼寸步难移者。端正齐足立地。以杖子一条。当前就地量至肚脐住。以杖子再量至脊背后。杖尽住。当脊两边约一寸三处。齐灸。每处三下。除根也。

治反腰有血痛。既□月腰者。犹如反腰。忽转而倇之。灸腰眼中七壮。

治腰痛不可俛仰。转侧难。身寒热。食倍多。身羸瘦。面黄黑。目目□巟目□巟。及治丈夫妇人积冷气劳病。 穴肾兪。

治腰痛不可俛仰。夹脊膂痛上下按之应者。从项后至此穴。皆灸之立愈也。 穴中膂兪。

澹寮方云。徐熙字秋夫。不知何郡人。时为射阳令。少善医方。名闻海内。尝夜闻有鬼呻吟声。甚凄苦。秋夫曰。汝是鬼。何所泣。答曰。我姓解名斯。家在东阳。患腰痛而死。虽为鬼。而疼痛不可忍。闻君善术。愿相救济。秋夫曰。汝是鬼而无形容。何可措治。鬼曰。君但缚刍为人。索孔穴针之。秋夫如其言。为针腰眼四处。又针肩井二处。设祭而埋之。明旦。一人来谢曰。蒙君医疗。复为设祭。病除饥解。感惠实深。忽然不见。当代称其通灵。长子道度。次子叔向。皆精其术焉。

治腰尻引小腹痛。遗尿不禁。 穴阴包

治腰如冷水。 穴阴市

治腰尻肿。月□聑跟肿。 穴昆仑

治腹疾腰痛。膀胱寒澼饮。注下。 灸下极兪。遂年壮。

腰脊痛

治腰痛夹脊至头。几几然。凡腰脚重痛。于此刺出血。久痼宿疹。亦皆立已(资生经)。 穴委中

治腰脊痛。 穴大钟

治腰脊疝痛。 穴小肠兪 中膂兪 白环兪

治腰脊痛恶寒。腰下至足不仁。 穴次窌 胞肓 承筋

治腰脊痛引腹。 穴合阳

治腰脊尻臀股。阴寒痛。 穴扶承

治腰脊相引如解。及腰痛大便难。 穴涌泉

治腰痛脊急。 穴志室 京门

治腰脊急强。 穴脾兪。小肠兪 膀胱兪 腰兪 神道 脊中 长强大杼 膈关 水分

疗腰髋疼。腰脊强不得转。 穴腰兪

治腰脊挛痛。大小便不利。百病髋疼不遂。腰中冷不识眠睡。又云。治腰脊急强不能俛仰。起坐难。手足不仁。小便黄。腰尻重。 穴白环兪

疗腰脊痛。急食不消。腹坚急。 穴志室 胞肓

疗脊急强。腰至足痠重。 穴膀胱兪

疗腰脊急强。逆气上攻。时噎。 穴神堂

治腰脊强痛。 穴大钟

治腰脊强痛。食饮不消。腹坚急。 穴志室

治腰脊不得俛仰。腰痛夹脊膂痛。上下按之应者。从项后至此穴。皆灸之立愈。 穴京骨 中膂兪

治腰脊内引。痛不得俛仰起坐。目目□巟目□巟。善怒多言。舌乾涎自出。足痿不收履。骨□行寒不自温。 穴复溜

治筋挛骨□行痠。髀枢痛。颈项强。腰不可俛仰。 穴京骨

治腰脚脊沉沉然。遗溺。腰重不能举体。风痹。髀枢痛。可出血。痼痢疾皆愈。又云。热病汗不出。足热。厥逆满。膝不得屈伸。取其经血立愈。 穴委中

治腰脊强。引腹痛。阴股热。膝骨□行痠重。步履难。 穴合阳

治腰脊相引如解。及疗腰脊尻臀腹冷痛。 穴扶承

治腰脊不可俛仰。举量恶血注之股外。股肿。 穴殷门

治腰脊痛不得转。 穴章门 次髎

治腰脊强。不得屈伸。 穴悬枢

治肩背急。腰脊强。不得俛仰。 穴三焦兪

治腰脊痛 穴膀胱兪

治腰脊挛痛。大小便不利。腰髋疼。脚膝不遂。温痛腰脊冷疼不得卧。劳损风虚。 穴白环兪

史记太仓公告宋建曰。君有病。往四五日君腰胁痛。不可俯仰。又不得小溲。不亟治。病即入濡肾。及其未舍五脏。急治之。即今病方客肾濡。此所谓肾痹也。宋建曰。建故有腰脊痛。往四五日弄石不能起。即复置之。暮腰脊痛不得溺。至今不愈。建病所谓肾痹也。其病得之好持重。即为坐汤使服之。十八日而病愈。然则腰脊伤持重得病而入肾。灸肾兪可也。

治腰清脊强。四肢懈惰。善怒咳嗽少气。郁郁然不得息。厥逆。肩不可举。马刀。强身瞤。 穴章门

治背恶寒痛。脊强。难以俛仰。 穴膈关 秩边 京骨

治腰背不便。筋挛痹缩。虚热闭塞。 灸第二十一椎两边相去各一寸半。灸随年壮。

脊痛

治脊强反折。瘈痵癫疾(资生经)。 穴五处 身柱 委中 委阳 昆仑

治脊强。 穴膈关

治脊强背尻骨重。 穴昆仑

治脊痓反折。 穴京门 石关

治脊内廉痛。 穴阴谷

治脊急强。 穴至阳

治脊强不能俛仰。 穴章门 膈兪 胃仓 大肠兪

治脊痛。 穴胃兪

治腹中气胀引脊痛。食多身瘦。名曰食晦。先取脾兪。后取季胁。 穴脾兪 大肠兪

疗脊急强。 穴膀胱兪

治赤白洞利。腰脊痛。 穴小肠兪。五十壮。

治贲气上下。引腰脊痛。 穴气海

治肾虚消渴。腰脊不得俯仰。夹脊膂痛。上下按之应者。从项后至此穴。灸之立愈。 穴中膂兪

骨疼

疗骨疼(资生经)。 穴膈兪 紫宫 玉堂

治骨疼。 穴上关

治骨痛。 穴绝骨。五十壮。

治骨痹烦闷。 穴商丘

治皮肉骨痛。 穴膈兪

治骨痛。 穴太白

治骨寒热。 穴复溜

治骨髓冷疼痛。 穴上廉。七十一壮。骨会大杼(禁灸)。骨病治此。髓会绝骨。髓病治此。

此病在骨髓。秦越人以为司命无奈之何者。骨髓有病亦惙矣。八十一难经<??锍-釒>乃云。骨会大杼。骨病治此。髓会绝骨。髓病治此。是尚有针灸法也。可不针灸乎。但明堂上经云。大杼禁灸。而铜人云。可灸七壮。明堂下经云。可灸五壮。素问诸经既同。惟明堂独异。灸之可也。况明堂经固云。禁穴许灸三壮乎。艾炷若小。一二壮亦可。更灸上廉绝骨等穴尤佳。

腠理痛

治肩背急。风冷客于腠理。颈项强痛。不得顾(资生经)。 穴附分

治背腠寒栗。重衣不得温。 穴阳白

治腠中痛。 穴肝兪

治背腠寒。 穴次髎

治腰下至足不仁。背腠寒。小便赤淋。心下坚胀。 穴次髎

史记扁鹊之言曰。疾居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也。夫疾之在骨髓。盖始于居腠理也。使居腠理而能治。虽不如圣人之治于无病。亦如贤者之治将病也。齐桓侯乃以医为好利。欲治不疾以为功。而卒至于不可救。不特齐侯为然。人皆然也。吾故志扁鹊之言于腠理之末。以戒之。亦使医者。当治人于将病焉耳。

肠痛

治肠痛(资生经)。 穴太白

治肠痛。 穴陷谷

治肠切痛。 穴商曲

治肠中疼。呕逆上气。心痛身肿。 穴建里

治肠中大热。 穴气冲

肠痛亦多端。若疼甚者。乃肠痈。急宜服十全大补散等药。其他宜随证灸之。有老妪。大肠中常若里急后重。甚苦。自言。我必无痊日。此奇疾也。为按其大肠兪疼甚。令归灸之而愈。

治肠痈为病。小肠重。小便数似淋。或绕脐生疮。或脓从脐出。或从大便出脓血。 穴屈两肘正。灸肘头锐骨各百壮。则下脓血立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