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国学名著>普济方>卷三百九十六 婴孩下痢门 一切痢附论

《普济方》卷三百九十六 婴孩下痢门 一切痢附论·

卷三百九十六 婴孩下痢门

普济方卷三百九十六 婴孩下痢门 一切痢附论

夫小儿八痢。曰冷。曰热。曰疳。曰惊。曰冷热不调。曰休息。曰瀼。曰蛊毒。诸痢。无积不能成。冷痢白积。热痢赤积。冷热不调。积下赤白。疳痢黄白。积下无度。惊痢青积。休息痢。粪黑如鱼肠。愈而复作。瀼痢。停积不下。肚大。饮食不为肌肤。气息大便秘涩。疼痛啼叫。蛊毒痢。下紫黑。不可不详参。略具数方。量大小以方药斟酌用之。

痢与泻名虽不同。感受之源一也。胃为水谷之海。其精华则流布以养五脏。其糟粕则传送以归大肠。葛氏曰。内由肠胃虚冷。乳食积滞。外因感冒寒热所伤。遂成泻痢。杨氏曰。伤风者。自汗恶风。痛引腰脊。鼻塞项强。夹寒者。筋节拘急。面惨恶寒。伤暑者。面垢烦躁。渴饮水浆。背寒自汗。伤湿者。肌肉虚浮。身痛重著。冷则肠鸣肚疼而手足清冷。热则烦躁身热而手足温热。不调者。乍涩乍冷。热积于内者不能去其积。徒以冷药解之。热气无所发泄。故冷热相搏而下注。或冷积于中。不能去其滞。徒以热药压之。冷积不能宣通。故冷热相干而成泄下。伤食一证。食饥伤饱。胃不能消。心腹膨胀。所下酸臭。夜热昼凉。泄者。若脾胃合气以消水谷。水谷即分。安有所谓脾积而泄也。痢之赤白。其赤者。热乘于血。血渗大肠则赤也。若风邪夹热。则所下黄而赤焉。白者。冷搏肠间。凝滞则白也。若寒邪并之。则所下白而黑焉。冷热相交。故赤白相半。重者状如脓涕而杂之。轻者。白涕中间微有黑缕。内挟风邪。故清血注毒于肠胃之间。则下如豆汁或有瘀血也。

痢频不食。腹胀喘粗。下粪如黑漆。身热渴。脉大者。皆不可治也。

杨氏曰。究以受病之源。决以对病之药。大要散风邪。行滞气。消积滞。开胃脘为先。不可便用肉豆蔻、诃子、白术辈。补住寒邪。不可误投罂粟壳、龙骨、榴皮等闭涩肠胃。邪气得补而愈胜。肠胃涩滞则肿胀。日久淹延而未愈也。至若泄泻之后。腹满身疼。厥逆。是为表里俱病。急与理中汤温里。仍以桂皮汤解表。活人书已言之。泄泻而面色青惨者。肝经受寒。寒为肝之贼。木能胜土。古人虑之。特设当归厚朴汤以活之。玄机论曰。大便黑者。虽瘥。痢出于积滞。积。物积也。滞。气滞也。物积欲出而气滞之不与出。是以下坠里急。乍起乍止。日夜频并。多因伤暑伏热、食啖热毒之物而得。物积。用巴豆、大黄辈。气滞。用枳壳、桔梗、青皮、蓬术等。以黄连丸佐之阿胶丸。乃大肠虚滑。有热毒留滞。则能疏导。无热毒则能安愈。无阿胶丸。即以当归、青皮、赤茯苓、黄连、阿胶炒作剂。入乌梅浓蜜同煎。甚能荡涤恶秽。积滞既去。痢数渐疏。调以木香、茯苓、缩砂、白豆蔻、陈皮、甘草和胃。食后。以真人养脏汤易简断下汤。可止则止。

下痢虽曰有积、有暑。如用药不效。即是肠胃有风邪冷热。如热者、赤者。宜败毒散。冷者、白者。宜金不换正气散加木香。

下痢壮热。须用败毒散。如陈米饮。调五苓散佐之。或下阿胶丸。

凡卒暴注下。皆因乳食不节。脾胃伤胃湿热水谷不分。洞泄不止。夏热饮水食冷之由多有之有可便服止泻。及温暖之剂必成里急后重。成痢积也。凡痢疾不进乳食。此乃邪气疫毒传入脏腑。必成噤口痢。九死一生。先当用败毒散加陈糯米一百二十粒。服之效。

伤食痢。乃哺乳太饱。损伤脾胃。不能消化。遂成积痢。其证夜热昼冷。气急发渴。目胞肿。肚硬。下痢酸臭。汤氏曰。此泻难止。亦不宜补。当应紫霜丸或五积丸。白汤下。取其积。虚者。调消积饮吞下。补脾止痢。消积饮同益黄散煎缩砂汤调服。

热血痢。里急而痛。已疏通而下吐。乃荣血亏少。当于药中以川芎为佐。以调荣血。

凡小儿患痢之时发热。久积气虚。其脏腑虚。急作热。此属恶候。终见痢后作热。此儿脏腑虚弱。同于虚热主治。其或三焦热。引饮不歇。四肢浮肿者。理宜温补脏腑。散除湿气。喘则难治。凡痢热、疳热、吐泻热。不可发散退热。不佐寒凉药。但理其病源。调其脏腑。和其荣卫。生其胃气。令进饮食。加与痢药服之。参酌赤白多少。脓血相杂。里急后重。用行血厚肠胃。和中脘。温脏腑。其热自然退愈。凡小儿患痢。不问轻重。悉忌荤腥、冷热、炙火□尃、腌咸、阴毒之物。若恣口腹。愈而复作。若要永安。须用戒绝之矣。

赤痢。当用黄连、地榆、罂粟壳、阿胶等药。白痢。当用乾姜、诃子、龙骨、人参、豆蔻等药。赤白痢。当用没石子、黄连、豆蔻。噤口痢。治当用先助胃壮脾。渐能入食。始用木香、橘皮等药。若更虚弱。加以附子。依此调理数日。饮食颇进。渐有黄粪夹杂。脾胃渐能布化。当以去积药下之。若据幼幼新书。皆用褊银丸。今之小儿。非上古禀受之比。久痢。肠胃已薄。岂宜用腻粉药以取之。若执方。反成大害。余治痢之法。若欲取积。只用官局进食丸。甚稳。虽取积而又能治痢。万无一失。积已下。急以四君子汤加豆蔻、诃子补之。以常服厚肠药丸。此得效之法。然有准定。恐孩儿有虚实。又当随机变化。虚极者。加以附子之属。

凡痢久则冷。肿满。下焦偏冷。上焦热结。熏蒸于肝。则眼昏生翳。古今八痢者。因触八邪所得。故名八痢。八邪者。饥、饱、劳、疫、风、惊、暑、湿。八般痢者。强而为名。其实皆冷热所作也。下痢舌黄燥不渴。胸中实热。腹满身热。谵语者。复有燥粪。大柴胡汤下之。后与涩肠痢药。如觉有食积。或久痢不退。先补脾。次与妙灵丸下之。后再补脾胃。若下痢者。舌白而渴。小柴胡加罂粟。无如此妙也。大柴胡汤亦宜。加之虚肿者。女面散。痢后成疳。眼生翳者。六甲丸。并去湿平疳药治之。杨达神纲子。五岁。七月中患痢。自与治。不退。召愚视之。见儿攒眉。乃痢之后作烦。主人问。儿欲思酒可与否。遂问儿平日曾饮酒。曰不曾饮。痢忽思酒。时欲饮之。答曰。此病不治。素问云。病不治者。治之无功。盖痢欲思酒者。是大肠已虚。津液已枯。荣卫不能相滋。是犹日薄西山。无住之况。主人怒曰。儿痢方十余日久。又能食而不热。证候平稳。何相骇也。若果不能治。几日当绝。答曰。今未绝。直候儿兼食药。喉中鸣响。三日内涎潮肺绝当卒。有气急者。五日不退。再七日而死矣。肺与大肠为表里。俱绝即死。正如齐侯。抱将死之疾。怒扁鹊之先见也。乃长揖而退。杨别易数医。旬日。病虽不退。皆言不妨。忽一日咽汤饮。喉中鸣响。再告召愚。杨惭对曰。果如斯言。能救之否。答曰不可。果三日内涎潮而卒。后杨请问此二证出何书而说死。答曰。诸书皆不载。历试三十年。累见斯证。试之多验。故敢言不治也。

知县冷世修子三岁。夏中患脓血痢。累医作食痢。或作暑痢。或作疳痢。或用感应丸。或用胃风汤、紫丸子下之。并杂药。共治五十余日。皆无应效。召愚视之。其证面黄憔悴。多睡露睛。温热腹疼。大便黯血。或如豆汁杂色。腥臭。愚曰。病久证危。可喜者面白而不昏。是形气相得。色黄而滋润。是色泽以浮。脉沉而有力。是脉从四时。素问曰。形气相得。谓之可治。色泽以浮。谓之易治。兼脉从四时。又手足不冷。虽危可治。盖此病脾胃有风。虚中有积。前后医者。虽以胃风汤去风下气。紫丸子下积滞。但积滞犹在。所以进退日久也。问曰何知有风积。钱氏曰。多睡露睛。身温。风在脾胃。故大便不聚。孙氏曰。大便杂色。米谷不化。腥臭肥腻。虚中有积。或肠中沉冷。今用四君子汤、胃风汤、四物汤。此三药助气和胃。调脾活血。共治五日。各二服。次与宣风散。连进二服。令微微去脾间风。再进前药二日。空心与妙灵丸一服。去沉积。泻数行。再以四君子汤加诃子末。一日六服。后以诃子膏、驻车丸治愈。

大效至圣千金饮子活幼口议 治小儿脾积虚痢。下五色。先由呕吐。复作泄泻。脐腹□□□痛。胁肋胀满。受湿虚鸣。脓血相杂。下如豆汁。亦如瘀血。日夜无度。食少饥羸。宜服。

绵黄芪蜜炙 甘草 陈皮 罂粟炙 木香 白芍药 地榆 川当归 枳壳制炒 黑豆炒 乌梅 淮枣 白术 诃子炮去核秤 黄连 右等分。口□父咀。每服一钱。水一小盏。煎至半。去滓。通口与服。

议曰。脏腑虚中加燥。故患热痢。或尔虚寒。或患冷痢。或有暑气。胃之水谷不分。或受湿气。临之肠胃。有因食毒伤触脾肺。或因宿冷停积脏腑。或因表里不解。因冷热相承。或因饮馔过多。或因饮馔不及。多食腌咸。常啖鱼腥。或是母怀胎。恣其口腹。积之日久。气不宣通。遂令患疾。再加发作无度。毕竟肠胃虚损。日夜呻吟。痢下频并。宜服此方。效验。

生熟饮子活幼口议 治婴孩小儿虚积痢。腹肚疼痛。里急后重。日夜无度。

罂粟壳大者四个一半炙此一味去尽内瓣者佳 陈皮二片半炙 甘草二寸半炙 乌梅二个半煨 淮枣二个半煨 生姜二块指大半煨 木香一两作两片火煨 诃子二个大者半煨 黑豆六十粒半炒 黄芪二寸半炙 白术二块半煨 当归二寸半煨 右件。各半生熟。口□父咀。和匀。每服三钱。水一小盏。入磁瓶内煮。滤去滓。任意与服。至多勿虑。所有生黑豆。不要破。只完全同煎。效。

议曰。病有冷热。药有生熟。病有阴阳。药有造化。病有虚实。药有君臣。按君臣以理虚实。分生熟而均冷热。治疗主本之法也。平和肠胃之方也。顺益三焦之功也。安调五脏之至也。阴阳既分。冷热既散。肠既厚。三焦既益。五脏既顺。良由药有造化。且水谷自分。荣卫自正。糟粕自聚。其泻与痢何患不愈。生熟饮子之功。乃尽天下之妙。不可忽。

泽漆茱萸汤 治小儿夏月暴寒。寒入胃。则暴下如水。四肢被寒所折。则壮热。经日热不除。经月许日。变通身虚满腹痛。其脉微细。服此汤一剂。渐渐安神。

泽漆 青木香 海藻各二分 吴茱萸 茯苓 白术 桔梗 芍药 当归各三分 大黄一分 右口□父咀。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一百日至一岁儿。一服二合半。一岁以上至二岁。一服四合。

养脏汤 治冷热不调。泄泻。里急后重。

木香 白芍药各八分 诃子肉三钱 人参 白术 当归各三钱 甘草炙 肉桂各四钱 罂粟壳去筋蔓蜜炙一两 右锉。姜枣煎服。

生金牛黄汤千金方 治小儿积下不止。因发癵。

生金二铢一方用六铢无生金用熟亦得法应作屑今方用成器者 牛黄三铢 麻黄二分 黄连 乾姜 人参 甘草各一分 细辛半分 右口□父咀。以水一升六合。煮取八合。去滓。临服。研牛黄以煮汤中。如儿热者。用生姜代乾姜。今世之生金。但用成器金亦善。二三两皆得用也。

胃风汤全婴方 治小儿风冷乘虚客入肠胃。水谷不化。洩泻注下。胸胁虚满。腹鸣肚疼。及肠胃温毒。下如豆汁。或下瘀血。日夜无度。身热不食。

人参 白茯苓去黑皮 白术 白芍药 当归切焙 川芎 官桂去粗皮 罂粟少许 右等分为末。每服三钱。水半盏。煎三分。空心日二服。量儿大小加减。

诃子汤医方大成 治冷热不调。泄泻。里急后重。

诃子肉炮 人参去芦 白茯苓去皮 白术各一两 木香炮 陈皮去白 甘草炙 肉豆蔻各等分 右末。姜枣煎服。手足厥冷加附子。

梅肉散医方大成 治渴痢不止。眼生翳障。身体浮肿。

乌梅肉炒 绵黄芪 乾葛各一两 川黄连 栝蒌根 乾姜 甘草各半两 右为细末。每服一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时时服。

厚朴丸 治小儿腑脏怯弱。风冷邪气客之。令儿腹胀。气不宣通。甚者变为下痢。

厚朴姜汁涂 丁香 木香 白术各一两 青皮去白半两 牵牛子一分炒 右为细末。炼蜜捣成膏如黍米大。每服十粒。煎陈皮汤下。

木沉散医方妙选 治证同前方。

木香 沉香 益智各一两去皮 草豆蔻面裹煨 蓬术 白豆蔻各半两 右为细末。每服一钱。水八分。生姜三片。煎至五分。去滓。温服。

丹砂丸圣济总录 治小儿一切痢疾。

丹砂研半钱 砒霜研半钱 巴豆霜研 硫黄研 麝香研 绿豆粉研各一分 右细研。令匀。烧饭为丸。如豆大。每服二丸。血痢煎黄芩汤下。白痢煎附子汤下。疳痢蛤粉汤下。

龙骨丸一名香连丸和剂方 治小儿冷热不调。泄泻。烦渴。米谷不化。腹痛肠鸣。或下脓血。里急后重。夜起频并。不思乳食。肌肉消瘦。渐变成疳。

龙骨 白石脂 乾姜炮 黄连去须微炒 白矾煅各半两 右为末。醋煮面糊和丸如麻子大。每一岁儿。服十丸。米饮下。乳食前服。如烦渴。煎人参汤下。更量儿大小加减。日三四服。

益黄散儒门事亲 治小儿一切痢。冷热不调。泄泻。里急后重。脾胃虚弱。腹痛泄痢。不思乳食。呕吐不止。困乏神懒。心胁膨胀。颜色青黄。恹恹不醒。

陈皮去白 诃子肉 丁香 甘草炙 青皮去瓤各等分 右为末。米汤调服。杨氏曰。本用青皮、陈皮。太疏利。宜加肉豆蔻。去青皮。久痢。由肠胃虚冷。滑泄下痢。罂粟、诃子、龙骨等。皆涩肠止痢之药。必先以缩砂汤下感应丸。去积等剂。候其积消。方可服此。粟壳本用治嗽。今用治痢。功能涩气。令人满闷不食。能消息去之。尤为妙也。一方水煎服。

梅煎散 治小儿暑毒下痢。烦渴肚疼。发热。

赤芍药 黄连 甘草各一两 罂粟壳三两 右为细末。三岁一钱。水半盏。乌梅一个。煎三分去滓。食前服。

诃子膏全婴方 治小儿久新痢疾。烦渴不食。

诃子炮 赤石脂 甘草 罂粟壳炒等分 右为末。炼蜜丸鸡头大。每服一丸。米汤化下。

豆蔻散活幼口议 治婴孩小儿肠胃虚弱。糟粕不聚。泄泻不止。或赤或白。冷热不调。日夜频并。愈而又发。宜服殢肠豆蔻散良方。

肉豆蔻火煨一个 胡粉炒二钱 龙骨生一钱 白矾枯一钱 右为末。每服一钱。温饭饮调服。不拘时。薄糊丸麻子大五十丸。

议曰胡粉即真铅粉也。以铅法造。出韶州名韶粉。定州名定粉。总名光粉。其性殢。故用之以殢其肠。令不虚滑。豆蔻温脏之药。安和肠胃。龙骨、白矾。涩肠止痢。所患大肠虚滑。下痢日夜无度者。服之随时痊瘥。一应荤腥之物。腌咸之属。悉与禁止。亦治秋间白痢。至效。

白饼子活幼口议 治小儿秋痢。号曰毒痢。纯下白。腹肚痛。

白矾枯白净 腻粉一钱 白面半两 胡粉炒一分 右件和匀。水搜作饼。如钱大。每服半饼。大者一饼。饭饮磨化。

议曰。秋气金旺。则母虚矣。夏月火燥。则子困矣。夫人五脏六腑。乃循四时而行。故曰秋温脾胃。若胃中有毒。禁闲不食。轻粉却毒。次用豆蔻面吃。兼鸡子清生热饮子间服。开胃醒脾乃愈。

等住丸出危氏方 治溏泻并一切泻痢立效。

当归 硫黄 牡蛎煅 木香各一分 右为末。面糊丸粟米大。每服二十七丸。糯米饮入姜汁一二滴。送下。

小驻车丸出危氏方 治小儿冷热不调。或乳哺失节。泄泻不止。或下痢鲜血。或赤多白少。腹痛。里急后重。肠胃虚滑。便数频并。减食困倦。一切泄痢。并宜服之。

当归去芦二两 诃子炮去核一两 乾姜炮 黄连去须各三分 右为末。用阿胶一两三分。煎成汁。搜和为丸如粟米大。每一岁儿。服十粒至二十粒、三十粒。温饭饮下。随乳亦得。更量岁数加减与服。一方无诃子。醋糊丸。

草罂饮出仁存方 治小儿久新痢疾。不食身热。

木瓜草一两一方用马齿苋 罂粟壳 甘草各半两 右口□父咀。三岁一钱。水半盏。煎三分去滓。食前服。

神效鸡清丸医方大成 婴孩小儿一切痢疾。久泻无度。冷泻白痢。

木香二钱 土黄连一分去须 肉豆蔻一个大者生 右三味。先碾为粗末。取鸡子清搜药作饼。于慢火上炙。遇冷。黄色变红者。稍乾。劈破。碾罗为末。白面糊丸麻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温饭饮下。一方以黄连半两。用茱萸一分。同炒令紫色。去茱萸不用。肉豆蔻半两。煨木香一分。用鸡子糊丸如麻子大。每服五丸。饭饮下。赤痢粟米汤下。白痢。厚朴汤下。名木香丸。一方粟米饭为丸如米粒大。米饮下。治泄泻。阴阳不调。腹痛肠鸣。名豆蔻木香丸。治泄泻。痢赤白。

议曰。木香、黄连。一阴一阳药。木香善导水利气脉。黄连厚肠胃。二味君臣相佐。阴阳相顺。加之豆蔻温和脏腑。止泻痢功效弥良。凡儿患泻与痢。不问证轻重。并宜搀先与服。不问脏腑冷热。愈多愈效。然鸡清为物有毒。是以毒气引药。致效。若去此一味。其功不作矣。

治恶痢家传方汤氏方

南没石子 豆蔻 右于砂器上磨水。煎数沸。服之。肚疼加木香。血多加腊茶。此乃备急妙方。

香连丸汤氏方 厚肠胃。除余积。

黄连一两一半生一半熟茱萸炒 木香半两炮 右为末。化蒸饼丸如黍米大。米汤下。一岁十丸。大小以意加减。一方炼蜜丸。治冷热痢。

橘姜汤 治小儿痢后虚。手足心热。痢纵未断。亦可服之。

橘皮 生姜各三分 右切。以水一升。煎取六合。分服。杂痢此方并治之。

乌贼骨散全婴方 治小儿痢。肚疼后重。

用乌贼骨为末。三岁半钱。米汤调下。一名海螵蛸

炒鸡子方。危氏方 治休息痢。疳泻。日久不能安者。兼小儿痢。日夜数十行者。迁延日久。百药俱试。饮食不方便。下痢不止。百用百中。无不获安。神效。昔项文学从龙。在临安见乡人潘省干之子。其子方三岁。有此证。服之效。

用鸡子一枚。打破。用黄蜡一块。如指大。铫内以鸡子拌和。炒熟。空心食之。一方鸡子白和酿醋搅如白酒。煎如饧。灌之。勿令吐。一方用黄脚鸡子和蜡作煎饼。与儿食之。止痢。

治小儿水痢。形羸不胜大汤药。

用白石脂半两。研如粉。和白粥。空肚与食。

治小儿痢

用林檎构子同杵取汁服。以意多与。服之瘥。

乳母方肘后方

用扁豆茎一升。炙令为炭。切之。人参三两。以水三升。煎取一大升。去滓。取汁煮粟粥。与乳母食良。仍复乳。勿令住。又法。乳母常食粥。仍欲乳母先捻去少许。即当。

疗小儿三岁即患痢。初患脓少血多。四日脓多血少。日夜四十余行。肘后方

用生地黄汁五小合。入羊肾脂令暖。分三四服。立效。

预知丸傅氏治婴方 治一切痢疾。

预知子一钱去壳别研 诃子二钱煨去核 木香半钱 白附子半钱 海金沙半钱炒 石决明二钱煅研 肉豆蔻一钱 右为末。冷水滴丸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藿香汤下。

调中散傅氏治婴方 治下痢纯白。

人参一钱 白茯苓一钱 白术一钱煨 木香 御米各一钱 扁豆一钱 藿香一钱 诃子二个煨 甘草一钱 石莲肉一钱 右为末。每服一钱。陈米饮下。或甘草汤下。如和气。紫苏木瓜汤下。吐泻。气虚不食。头汗不止。盐汤下。胃气虚弱。呕吐腹胀。陈皮汤下。盘肠气痛。木瓜盐汤下。一方加丁香、枳壳、荜澄茄、肉豆蔻四味尤佳。

黄连散 治小儿肝受疳气。相刑于脾。所下之痢。多是鲜血。忽是脓血。忽赤白相杂。宜吃此方。杨子建万全护命方

防风 地榆 白蒺藜去刺 川芎各一分 使君子半两蒸四五回焙乾 木香 甘草各三铢 黄连四铢 右为细末。每服一钱半。无时食。任意煎冷吃。

香连丸儒门事亲

木香 诃子肉面炒 黄连炒以上各半两 龙骨二钱 右为细末。饭丸如黍米大。每服二十丸。米饮汤下。

朱砂丸杨氏家方 治一切小儿泄泻。痢疾。

朱砂半钱 人言半钱 黄丹三钱 右为细末。水丸如粟米大。每服五七丸。乾姜甘草汤下。

鸡子汤肘后方 小儿病食不消。腹满下痢。

用乱发如鸡子一枚。去垢。口□父咀之。鸡子七枚。去白。以黄并发煮鸡子汁。熟。数按之。令汁出。取服。大小无毒。

治小儿下痢。腹大且坚方。千金方

用故衣带多垢者。切。一升。水三升煮取一升。分三服。

又方

以腹上磨垢衣中白鱼。亦治阴肿。

胡粉散 治小儿下痢。日夜频并。

龙骨 胡粉炒焦研 白矾枯飞过秤 黄连去须四味各等分 右件为细末。每服半钱。温米饮调下。乳食后。空心服。

乌头丸鲍氏方

川乌一个分三片一生一炮一烧灰存性 右为末。蜜丸绿豆大。一日服一粒。二日服二粒。三日三粒。

正气调胃散活幼口议 治婴孩小儿八种虚痢作热。或吐或泻。发热。霍乱。上下气不复常。心虚烦闷等作热。并不可加用寒凉之药。宜与服此方。正气调胃散。兼生热饮子。如不纳食。宜服分气紫苏饮子方。

半夏一两洗七次去滑 白扁豆炒 藿香叶 陈皮各一分 薏苡仁炒半两 甘草炙半两 白茯苓 白术各半两 厚朴一两生姜和皮二两捣压在钵中二三宿常翻转取出慢乾火炒焦 右为末。每服一钱。水一小盏。生姜二片。枣子一枚同煎。如气末复。不纳食。分气紫苏饮、四君子汤。打合服。

议曰。吐泻作热。皆由阴阳不顺。邪正相干。脏腑不和。上吐下泻。又有只吐不泻者。又有只泻不吐者。皆是运动真气。上下不升降。又吐泻俱作。曰霍乱。其儿阴阳二气不正。脏腑愈虚。且泻之加盛也。不尔。风生作癵。即慢脾风。病家不知其理。医工用究其详。古人不述其微。致后学必招利害。今之吐泻痢疳热。自里虚发作。岂可解利其表。若要攻里。由虚生热。循此调理。可得其宜。大小一同。轻重尽善。至理之言。明智可鉴。

止小儿下痢本草

用红蜀葵叶炙煮食。

治小儿热毒下痢

以黄柿和米粉作糗。蒸与小儿食之良。

治小儿患秋痢与蛊本草

以枣食之良。

疗小儿秋痢本草

以乾柿研。先煮粥熟。即下柿。更三两沸。与小儿饱食。并乳母吃。亦良。

一切痢久不瘥附论

夫小儿一切痢者。痢色无定。或水谷。或脓血。或青黄。或赤白变杂无常。相兼而下也。此皆乳母哺食不调。冷热交争。经久则脾胃虚弱。连滞不瘥。令肌体羸瘦也。

人参散圣惠方 治小儿痢。久不瘥。腹痛多渴。

人参半两去芦 桔梗三分去芦头 当归三分锉微炒 乌梅肉一分微炒 地榆三分微炙锉 艾叶半两微炒 黄芪半两锉 龙骨一两 右为粗散。每服一钱。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加减温服。

神效散杨氏方 治久痢并血痢不瘥。

赤石脂一两煅 白龙骨一两 阿胶二两 诃子肉半两炮 木香半两炮 黄连半两 乾姜半两 甘草半两炙 右为细末。煎粟米饮调下。大小以意加减。一方有缩砂仁一两。

当归散圣惠方 治小儿一切痢。久不瘥。腹痛羸瘦。不欲饮食。

当归三分锉微炒 阿胶三分捣炒黄 人参半两去芦 黄芩三分 甘草一分炙微赤锉 龙骨三分 右为细散。每服。粥饮汤下半钱。日三四服。量儿大小加减。

木香散圣惠方 治小儿一切痢。久不瘥。脾胃气虚。饮食全少。腹胀无力。

木香半两 白矾一两烧令汁尽 黄连半两去须微炒 龙骨三分 桃白皮半两微炙 麝香一钱细研 右为细散。不计时。以粥饮调下半钱。量儿大小加减。

青金散圣惠方 治小儿一切痢。久不瘥。

定粉二两 黄丹半两 白术一分 白矾灰半分 白龙骨半两 诃黎勒一分 右为末。用枣一升。去核。共药都搜作团。入磁罐内盛。烧令通赤。取出。细研为散。每服以粥饮调下半钱。日三四服。量儿大小加减。

定痢丹古方妙选 治下痢。久不瘥。

密陀僧 白矾 定粉 黄丹以上四味各一两以新瓦器盛纸筋和泥固济文武火烧令赤候冷取出灰用 龙骨 黄连各一两为细末 右研匀。粟米饭捣成膏。如黍米大。每服五粒至七粒。血痢。黄连汤下。白痢。阿胶汤下。相杂。米饮下。大小加减。

鹿角散圣惠方 治小儿一切痢。久不瘥。

鹿角一两 定粉两半 蜜陀僧 黄丹 白矾各半两 右入瓶内。烧令通赤。放冷取出。细研为散。每服以粥饮调下半钱。日三四服。量儿大小加减。

黄丹散圣惠方 治小儿一切痢。久不瘥。

黄丹 莨菪子 黄明胶各半两 青州枣三十枚去核 右捣为团。烧令通赤。放冷。捣罗为散。每服。米饮调下半钱。日三四服。量儿大小加减。

蜜陀僧散圣惠方 治小儿一切痢。久不瘥。日夜度数无恒。

蜜陀僧一分细研 定粉一分微炒 黄丹一分微炒 龙骨一分 右为细散。每服以粥饮调下半钱。日三四服。量儿大小加减。

妙灵丸全婴方 治小儿久患恶痢。里急后重。并滑肠泄泻。虚中有积。

硇砂一钱 辰砂少许 右研细。以黄蜡半两。先于盏内熔成汁。入去皮巴豆三七粒。煎巴豆紫色。去巴豆。入前二味再研和于蜡内。三分中取一分。再成汁。倾药在内。急搅令剂。刮出。磁盒内收。丸小豆大。三岁二丸。泄泻恶痢。艾汤送下。水泻。冷水下。食前。取积。增药丸数。冷泻。甘草汤下。临卧服。

定粉丸圣惠方 治小儿一切痢。久不瘥。

定粉 砒霜各一分 右同研为末。以面糊丸如黍米大。每服以冷浆水下二丸。量儿大小加减。

粟房散全婴方 治小儿久痢不食。

生柏枝 罂粟壳土炒 右为末。三岁半钱。米汤调下。

枳实散 治小儿久痢。淋沥。米谷不调。形羸不堪大汤药者。

用枳实二两。治下筛。一二岁以上。饮服方寸匕。若儿小。以意斟酌。日三服。

治小儿久痢不效。并无辜泻痢不止。肘后方

用没石子二个。切。炒令黄色。研作馄饨食之。一方和面作饼子。火□尃熟为末。不计时。以粥饮下半钱。大小加减。

定粉散 治小儿泻痢。肠滑日久。

定粉一两炒 蜜陀僧四钱 乌鱼骨一钱 右为细末。每服半钱。米饮调下。

治久痢手足逆冷。服药不效。

用四君子汤二钱。磨肉豆蔻水一分盏。生姜一片。枣半枚。加炮附子数片。煎服。重者加白姜、丁香。五岁以上。水半盏。加药末。大小以意加减。

乌龙散 治小儿吐后泻痢。久患不瘥。大肠滑泄。

龙骨 黄丹 定粉 猪指甲子各等分 右味同入磁罐子内。安药。以物塞口。用火煅。令通赤。放冷取出。研为细末。每服半钱。米饮调下。

钟乳益黄丹 治小儿久痢不止。及挟积作泻。疳气。腹满不食。

定粉 黄丹 钟乳粉成炼者 丁香 石榴皮炒焦各半两 巴豆七粒去壳同定粉虢丹三味研匀水和作一块阴乾小豆丸上热炭火煅红去毒一宿研细

人参去芦头二钱半 益智子仁半两 朱砂别研二钱半 木香七钱半 白豆蔻三两 诃子煨去核七钱 黄连四钱 乌梅十枚取肉炒 右件为细末。煮面糊为丸如黍米大。每服十五丸。加至二十丸。煎木瓜陈皮汤下。空心服。乳食前。

黄连散 治痢久腹痛。夜起频并。

大黄连一两切用吴茱萸等分炒去茱萸 人参半两 木香三钱 右等分。每服一钱。陈米饮下。

女麴散 治小儿因久痢退后。脾虚浮肿。状若水气。

女麴一升 乾姜 细辛 椒目 附子炮去皮 桂心各一两 右为末。三岁一钱。酒调下。陈皮汤亦佳。

久痢羸瘦附论

夫小儿久痢羸瘦者。由乳食不节。脏腑夙挟疳气。肠胃冷热不调。变为下痢。经久不瘥。则脾胃虚弱。谷减少。血不荣。故令肌体羸瘦也。

雄黄散 治小儿久痢不瘥。羸瘦。壮热。毛发乾焦。不能饮食。

雄黄 芦荟细研 青黛细研 朱砂研细 当归去须微炒 白芷 黄檗微炙锉 甘草炙微赤锉 麝香 细辛以上各一分 蚱蝉二枚 乾虾蟆一两涂酥炙令黄焦 熊胆细研一分 龙胆去芦头一分 黄连去须微炒一分 右为细散。入研了药。更研令匀。每服以井花水调下半钱。日三四服。量儿大小加减。

桔梗丸 治小儿久痢不断。肌体羸瘦。食不消化。

桔梗一两去芦头 神麴一两微炒 黄檗半两微炒 乌梅肉半两微炒 黄连一两半去须微炒 厚朴半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白术半两 人参半两去芦头 赤石脂半两 黄芩半两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龙骨半两 桂心半两 黄雌鸡骨一具净洗去肉酒浸一宿炙令黄 右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以粥饮下五丸。日三四服。量儿大小加减。

芜荑散 治小儿久痢羸瘦。春夏秋不瘥。

芜荑一分微炒 猪苓半两 黄檗半两微炒锉 阿胶一分捣碎炒令黄焦 赤芍半两 厚朴半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人参半两去芦头 地榆三分微炒锉 当归三分微炒锉 右为粗散。每服一钱。水一中盏。入银一两。薤白一茎。生姜一片。豉五十粒。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量大小加减。温服。

草果饮 治痢后浮肿。

厚朴姜制 青果煨去皮 藿香洗 甘草炙 丁香 神麴 半夏各半两 右为散。每服二钱。枣子同煎。如疟疾、脾虚弱。并可服之。

暴痢附论

夫小儿暴痢者。由肠胃虚。卒为冷热之气所伤而为暴痢。热则色黄赤。冷则色青白。若冷热相交。则为赤白痢也。

胡黄连散 治小儿冷热气不和。忽暴下痢。腹内疼痛。

胡黄连 母丁香 桂心 木香各一分 犀角屑半分 肉豆蔻去壳 当归锉微炒 麝香细研各等分 右为细散。每服以粥饮调下半钱。日三四服。量儿大小加减。

甘草散 治小儿暴痢。

甘草炙微赤锉 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各三分 人参去芦头 黄连去须微炒各半两 龙骨一两 白茯苓半两 右为粗散。每服一钱。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量大小加减服之。

乾姜散 治小儿暴痢。腹痛不食。

乾姜一分炮制锉 人参三分去芦头 甘草一分炙微赤锉 诃黎勒半两煨用皮厚朴半两去粗皮涂生姜炙令香熟 右为粗散。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薤白一茎。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量儿大小。分减温服。

龙骨散 治小儿暴痢。

龙骨一两 枳壳半两面炒微黄去瓤 当归半两锉微炒 黄连一两去须微炒 右为粗散。每服一钱。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量儿大小。分减温服。

治小儿暴痢方。

用小鲫鱼一头。烧末服之。亦治大人痢。

又方

烧鲤鱼骨未服之。一方作龙骨。一方用小鲤鱼烧尾灰。以粥饮调服半钱。

又方

用赤小豆末。酒和涂足下。日三度。油和亦得。

胃风腹胀泄痢附论

夫小儿肌肤肠胃脆弱。若解脱不时。风邪易侵。客于肌肉。搏于胃经。则为胃风。其状腹善满。食寒则泄痢。形瘦而腹大。盖足阳明胃之经。其支者起胃下口。循腹里下至气冲。故风冷入中。则腹善胀大。又胃为水谷之海。得寒则食物不化。气血亏损。故泄痢而形瘦也。

厚朴散 治小儿胃风。腹胀泄痢。脾胃气不和。羸瘦食少。

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人参各三分 肉豆蔻去壳一枚 乾姜炮制锉半两 诃黎勒煨用皮 白术 黄连去须微炮 地榆微炙锉各一分 甘草炙微赤锉半分 右为散。每服以粥饮调下半钱。食前。日三四服。量儿大小加减。

厚朴散 治小儿肠胃风冷。泄痢水谷。腹胁胀满。不欲食。

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黄连去须微炒各半两 丁香 肉豆蔻去壳 当归锉微炒 木香 龙骨 白术各一分 右为散。每服半钱。以粥饮调下。食前服。日三。量儿大小加减。

诃黎勒汤 治小儿胃风腹胀。得冷则泄痢。并冷热痢腹痛。

诃黎勒煨用皮 当归锉煨炒 黄连去须微炒各一两 甘草炙微赤锉 木香 乾姜炮制各半两 右捣筛。每一钱。水七分。煎至四分。去滓。放温。不计时。量儿大小分减服之。

诃黎勒散一名厚朴散 治小儿胃风泄泻。两胁虚胀。腹痛不欲食。

诃黎勒煨用皮 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当归锉微炒 枳壳麸炒微黄去瓤 赤芍药各等分 右为散。每服半钱。米饮调下。日三。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白术汤 治小儿胃风。泄痢不止。腹胀羸瘦。

白术三分 赤茯苓去黑皮一两 当归切焙半两 人参一两 厚朴去粗皮涂姜汁炙令香熟半两 右捣筛。每服一钱。水半盏。入生姜二片。煎至三分。去滓。带热服至夜三四服。量儿大小加减。

调中汤 治小儿胃风。下痢水谷不止。羸瘦腹胀。不欲饮食。

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黄连去须微炒各一两 木香半两 右捣筛。每一钱。水七分。煎至四分。去滓。不计时。量儿大小加减。

冷热痢附论

夫小儿先因饮食。有冷气在肠胃之间。而复为热气所伤。此肠胃宿虚。故受于热。冷热相交。而变下痢。乍黄乍白。或水或谷。是为冷热痢也。

犀角散圣惠方 治小儿冷热痢不止。腹痛。心神烦闷。

犀角屑 白术 黄连去须锉微炒 地榆锉 当归锉微炒一两 右为粗散。每一钱。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放温。不计时。量儿大小加减之。

石榴皮煎圣惠方 治小儿冷热痢不止。

醋石榴皮三分炙令焦锉 黄连三分去须微炒锉 赤石脂二分 右为粗散。以水二升。煎至五合。去滓。内蜡一两。更煎三五沸。不计时温服。量儿大小加减。

当归黄连丸圣惠方 治小儿冷热痢。心神烦渴。腹痛。胸膈滞闷。

黄连一两去须锉微炒 当归一两锉微炒 乌梅一两微炒 右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不计时。以粥饮下七丸。量大小加减。

诃黎勒散圣惠方 治小儿冷热痢。

诃黎勒二两煨用皮 地榆一两炙微赤 右为末。炼蜜丸如绿豆大。每服。以温粥饮下五丸。日三四服。量儿大小加减。

冷痢附论

凡痢皆为乳食不节。伤动胃气。肠胃虚弱。清浊不分。因虚而泄。滞久不散。故为痢也。虚而冷者。则所下青白。或如凝脂。久不瘥。则陈寒结痼。或下黑瘀。诊其脉沉而迟者。冷痢也。

诃黎勒散 治小儿秋后大肠挟冷。下痢不止。

诃黎勒煨去核半两 肉豆蔻去壳二枚 当归切焙 赤石脂 蜜陀僧别研如粉 枳壳去瓤麸炒 龙骨 乾姜炮裂 厚朴去粗皮姜汁炙各半两 右为散。三岁儿。每服半钱。米饮调下。空心午后各一服。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实肠散 治冷痢肠滑。下痢频数。

厚朴姜汁炙两半 肉豆蔻 诃子肉煨 缩砂仁 陈皮去瓤 苍术炒 茯苓各一两 木香五钱 甘草炙四钱 右锉。姜枣煎。手足冷加白姜。休息痢。乃脾胃虚冷。肠胃滑泄。下痢无禁。日夜无度。大养脾丸、助胃膏。或益黄散。不止理中丸。不止三药丸合和。日乾。夜吃。

温中汤 治小儿夏月积冷。洗浴过度。及乳母亦将冷水洗浴。以冷乳饮儿。儿壮热。忽值暴雨凉加之。儿下如水。胃虚弱。则面青肉冷。眼陷乾呕者。宜先与此。调其胃气。下即止方。

乾姜 厚朴各一分 当归 桂心 甘草各三分 人参 茯苓 白术 桔梗各二分 右口□父咀。以水二升。煮取五合。六十日至一百日儿。一服二合半。余随儿大小加减。

龙骨饮 治小儿五岁以下、百日以上冷痢。

龙骨 黄连去须各一两半 人参 甘草炙锉 乾姜炮裂 半夏水洗十次焙乾 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令香熟锉 赤石脂各一两 右捣筛。一岁儿。每一钱。水半盏。入枣一枚。同煎至三分。去滓。分温二服。空心午后各一。量儿大小加减。

黄芪汤 治小儿下痢臭脓。

黄芪锉 芎? 乾姜焙裂 人参 黄芩去黑心 当归切焙 甘草炙焙各半两 桂去粗皮各一分 右捣筛。一岁儿。每一钱。水半盏。同煎至三分。去滓。分温二服。空心日晚各一。量儿大小加减。

豆蔻丸 治小儿肠胃虚弱。清浊不分。痢下青白。或如凝脂。陈寒痼冷。或下黑瘀。

肉豆蔻去壳一枚 缩砂去皮七枚 诃黎勒去核三枚 铅丹炒 胡粉各二钱 白矾一分 天仙子一分与白矾和令匀入在橡<?豆斗>子内合定用麻线缚定炭火内烧黑存性细研 龙骨二钱 右为散。再研令匀。每服半钱。米饮调下。乳食前服。

艾叶散一名艾香散 治小儿冷痢。腹痛。多时不断。

艾叶炒 木香 黄连去须各半两 龙骨研 诃黎勒煨取皮 当归切焙各三分 乾姜炮裂一分 右为散。每服半钱。米饮调下。食前。日三四服。大小加减。

人参饮 治小儿下痢色白。小便赤。

人参五分 龙骨一两 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一两 当归切焙 乾姜 白茯苓去黑皮 甘草各一两 右捣筛。一二岁儿。每一钱。水半盏。煎至三分。去滓。分温二服。空心。日晚各一。量儿大小加减。

当归饮 治小儿冷痢。

当归切焙 黄连去须 赤石脂 乾姜炮制 龙骨 醋石榴微炙 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各三分 右捣筛。每一钱。水半盏。煎至三分去滓。分温服。食前。日二。量儿大小加减。

丁香丸 治小儿冷痢。心腹痛闷。不欲乳食。呕逆不止。

丁香 硫黄 胡椒 桂去粗皮一钱 陈皮去白焙 附子炮裂去皮脐各一分 肉豆蔻去壳一个 右为细末。用生姜汁煮。面糊丸如绿豆大。每服五丸。生姜艾汤下。奶食前服。量儿大小加减。

木香白术散一名木香散 治小儿冷痢。腹痛。四肢不和。饮食减少。渐至羸瘦。

诃黎勒炮去核 厚朴去粗皮姜汁炙 当归微炒各半两 木香 乾姜炮 白术各一分 右为细散。三岁小儿。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枣二枚。同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温服。量儿大小加减。一方治白痢。肠胃虚弱。腹痛不食。加生姜三片煎。

丁香散一名香朴散 治小儿冷痢腹痛。面无颜色。四肢痿瘁。不欲饮食。

丁香一分 厚朴半两去粗皮生姜汁炙令香熟 人参半两去芦头 白术半两 当归一分锉微炒 草豆蔻半两去皮 白石脂一两 右为细散。每服以粥饮调下半钱。日三四服。量儿大小加减。一方有甘草。用枣煎。

白丸子 治小儿虚冷。脏腑滑泄不止。

硫黄半两研 附子炮制去皮脐取末秤半两 硝石研 钟乳研 白龙骨研 寒食面各一分 右研令匀细。面糊丸如麻子大。每服三五丸。粥饮下。量儿大小加减。

玉脂散 治冷痢。大便色青。甚则有脓。

白石脂 当归焙 丁香 白术各一分 草豆蔻去皮 厚朴姜汁制各半两 右为细末。每服半钱。以粥饮调下。量儿大小加减。

养脏汤 治白痢频并。

当归洗焙乾 乌梅肉炒 乾姜 黄芪 白术 龙骨各一两 右为细末。每服一钱。水一小盏。生姜粟米各少许。煎至五分。去滓。温服。乳食前。量儿大小加减。

固肠散 治冷痢肠滑。下痢频并。

陈皮一两炒 白姜炮 甘草炙各二钱半 肉豆蔻生二两 木香一钱 罂粟壳去筋蒂蜜炙一两 右为细末。姜枣煎服。

茯苓饮 治小儿冷痢白脓。

白茯苓去黑皮一两一分 人参一两半 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一两半 桔梗炒一两 桂皮炙一两 右捣筛。每服一钱。水半盏。煎至三分。去滓。分温二服。食前。日二。量儿大小加减。

龙骨汤 治小儿冷痢。腹痛不止。

龙骨 甘草 黄连去须各一两 乾姜炮制 当归切焙各三分 右捣筛。一岁儿。每半钱。水一盏。煎至三分。去滓。分温二服。日再。量大小加减。

厚朴丸 治小儿脾胃虚弱。清浊不分。因成冷痢。其色青白。甚则色黑。

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黄色一两 肉豆蔻面裹炮制一两 木香 诃黎勒三枚面裹炮用皮 龙骨半两 右为细末。水浸炊饼心。和丸如麻子大。一二岁儿。每服十丸。温米饮下。日三服。

厚朴汤 治小儿冷痢。便下青白或如凝脂。或痢下瘀黑。

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 苍术米泔浸切焙 陈橘皮去白焙各一两 甘草炙锉半两 乾姜炮二分 右捣筛。每服一钱。水一盏。生姜二片。枣二枚。煎至五分。去滓。温服。

补脾丸 治小儿冷痢。或下青白。或下瘀黑如凝脂。

肉豆蔻炮去壳一枚为末 龙骨烧研 乳香研 芜荑仁炒研 麝香研各一钱 右为末。同研匀。软饭丸如麻子大。每服五七丸。陈米汤下。

艾叶汤 治白痢。

艾叶微炒 当归各一两 乾姜 木香 诃子炮各半两 右为细末。每服一钱。水八分。粟米少许。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温服。

乳香丸 治小儿冷痢。诸药无效。

乳香一分 诃黎勒一两煨用皮 地榆半两微炙锉 赤石脂半两 乾姜一分炮制锉 右为末。粟米饮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以粥饮下五丸。日三四服。量大小加减。

草节丸 治小儿冷痢。或下青白。或下瘀黑。或凝脂相似。

乌头炮制去皮脐 黄连去须 吴茱萸汤洗焙乾 乾姜焙各一钱 右为末。醋煮面糊丸如黍米大。每服七丸。草节汤下。

朴附丸 治小儿滑冷。下痢不禁。

厚朴 附子 乾姜 陈皮各一两 右为末。糊丸粟米大。每服三十丸。米饮下。日三服。

养脾丸 治便脓频数。

附子一枚重半两炮制去皮脐 赤石脂 川姜 诃子各一两 右为细末。粟米饮和丸黍米大。每服十粒。食前粥饮下。

陈橘皮汤 治小儿冷痢。心腹胀满。乾呕不止。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一分 人参一分 甘草炙半两 右捣筛。一岁儿。每一钱。水半盏。生姜二片。同煎至三分。去滓。分温二服。食前。日再服。随儿大小加减。

诃黎勒丸 治小儿冷痢。

诃黎勒煨去核半两 桂去粗皮一分 赤石脂半两 右为末。炼蜜和。更入臼中捣三五百杵。丸如麻子大。一二岁儿三丸。三四岁五丸。空心午后各一服。米饮下。

阿胶饮 治小儿白痢。

阿胶炙令燥一两一分 黄芩去黑心一两 黄连去须半两 右锉末。一二岁儿。每服一钱。水半盏。煎至三分。去滓。分温二服。空心日晚各一。量儿大小加减。

蜀椒丸 治小儿秋深冷痢。止腹痛。

蜀椒去目及闭口者炒汗出一两 乾姜炮制一分 右为末。炼蜜和丸小豆大。一岁儿。空心面汤下五丸。未止。日午再服。量大小加减。

木香丸 治小儿冷痢白脓。脐下绞刺痛。

木香一两 诃黎勒煨去核一两 右为末。以粳米饭和为丸如麻子大。一二岁儿三丸。五岁儿五丸。米饮下。食前服。

酸石榴皮散 治小儿冷痢。百药无效。

醋石榴皮一两锉碎炒令微焦 硫黄一分 右为细散。每服。以粥饮调下半钱。日三四服。量儿大小加减。

麝香丸 治小儿久患冷痢。脾胃冷极。致使大肠滑泄不绝。

麝香一分细研 鹿茸一两去毛涂酥炙令黄 右为末。煮枣肉合丸如绿豆大。每服以粥饮下五丸。日三四服。量儿大小加减。

又方

当归半两锉微炒 大蒜一颗 右为细末。烧蒜熟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以粥饮下七丸。日三四服。量儿大小加减。

治小儿冷痢方。

用蓼叶捣汁。量儿大小与之。一方作芥菜。

治冷痢。内因脾胃虚冷。外触冒风凉。啖食冷物。积滞下痢。其证面青或白。肠鸣腹胀。乳不化。手足清冷。下痢青白。或成白冻。

用不换金正气散、理中汤。加茯苓、厚朴。入烧盐。下感应丸或实脾散。加白姜下五积丸或五积散。加白姜、枣子、粳米煎。空心服。

治患冷痢。

用附子一枚。炮。水五升合煮鸡子一枚。令热。以哺儿。瘥。

治小儿冷痢多时。宜服此方。

用川椒三分。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以粥饮下五丸。日三四服。量儿大小加减。

调胃散 治冷痢。

人参去芦 陈皮去白 白术 苍术 白茯苓去皮 桔梗炒 缩砂仁 厚朴姜制 肉豆蔻 扁豆姜炒 薏苡仁炒 山药 石莲肉去心 粉草以上各等分 右为末。猪肉拌食。痢不止。加诃子肉。吐不止。加丁香。吐痢内虚。可酌加附子、木香。重者。加白姜。

保婴艾叶汤 治冷痢肚痛。

陈艾叶炒 当归各一两 乾姜 木香 厚朴制 肉豆蔻各半两 草果半两 良姜 丁香各一钱 甘草五分 右为末。粟米煎服。

温脏汤 治小儿因惊滞乳。气不宣导。冷搏肠间。下痢青沫。或乳多伤脾。奶癖不化。常服。温脏腑。暖脾胃。化消宿冷。进乳食。

人参去芦一两 白附子炮 陈皮去白 白术三味半两 神麴炒黄 麦糵炒黄 甘草炙黄 丁香以上各二两 右为细末。每服半钱。空心枣汤调下。

雄朱散方 治婴孩小儿。肠胃虚冷。下痢频并。日夜痛不可忍。

雄黄一分细研飞过 乳香一钱细研 白矾一钱煨 右为末。每服。婴孩一字。二三岁半钱。陈米饮调下。一日三服。

鸡子饼 疗小儿秋夏冷痢。腹胀乍热。白滞下方。

用鸡子一枚。胡粉一丸。碎。绢筛。合鸡子黄共捣研调。熬令热。如常鸡子饼。儿年一岁。食半饼。日再。不过二饼即瘥。儿大倍之。凡羸弱。治冷痢。用生姜汁蜜水各半。佐以木香、豆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