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三 阴阳·
阴阳大论
①“阴阳大论”,萧本原缺。今据仁和寺本补。
平按:此篇自“伤肿”上残脱,篇目亦不可考。故自“黄帝曰”以下至“痛形”,谨依《素问》卷二第五《阴阳应象大论》补入。自“伤肿”以下至末,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见《甲乙经》卷六第七,惟编次小异。
编者按:此篇萧本原缺篇名及自篇首至“伤肿”一段,今自仁和寺本补齐。凡增补部分均以今本《素问》、《甲乙经》校勘,并依萧氏体例记于“
编者按”之后。
黄帝问于岐伯曰:阴阳者,天地之道,
道者理也,天地有形之大也。阴阳者气之大,阴阳之气,天地之形,皆得其理以生万物,故谓之道也。
编者按:“黄帝问于岐伯曰”,《素问》作“黄帝曰”;“道”后有“也”字。
万物之纲纪也,
形气之本,造化之源,由乎阴阳,故为其纲纪。
编者按:“也”字,《素问》无。
变化之父母也,
万物之生,忽然而有,故谓之化也。化咸□已,□异百端,谓之变也,莫不皆以阴阳雄雌合成变化,故曰□□。
编者按:“也”字《素问》无。注“故曰”后所缺二字,仁和寺本只剩前一字上部,略似“父”字,据经文谨拟作“父母”二字。
生杀之本始也,
阴为杀本,阳为生始。
编者按:“也”字,《素问》无。
神明之府也。
两仪之□谓□神明。玄元皇帝曰:“天不走转,日月不能行,风不能燥,雨不能润,谁使之尔,谓之神明。”斯则阴阳之所不测,化阴阳以为神,通窈冥以忘知,镜七曜而为测,一也。人法天地,具有五脏六腑四肢百体,中有鉴物之灵,为神明二也。亦以阴阳和气,故得神而无初,故为府也。
编者按:注“曰”字,仁和寺本缺,谨据文义加。“窈冥”二字,原本略残,细考其形,当为此二字。
治病者必求于本,
本谓阴阳。
编者按:“者”字,仁和寺本虫蚀不完,观其剩形,似“者”字,此字《素问》无。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夫太极□生两仪,即有两,阴阳二气。二气之起,必有两仪之形,是即託形生气,积气成形,故积清阳以为天形,积浊阴以为地形。
编者按:注“太”字残缺;“託”字,亦缺末笔,均据文义补。
阴静阳躁,
阴气至静,阳气主躁。
阳生阴长,
少阳,春也,生起万物;少阴,秋也,长熟万物。
阴杀阳藏。
五月是阳,起一阴爻,杀气者也;十一月是冬藏,起一阳爻,生气者也。有本云:阴生阳杀也。
编者按:《素问》、《甲乙经》均作“阳杀阴藏”。注“阴生阳杀也”后,原衍一“之”字,今删,仁和寺本衍“之”字处甚多,均径删,不再举。
阳化气,阴成形。
阴阳化起物气,以阳为父,故言阳也;阴阳共成于形,以阴为母,故言阴也。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物极而变,亦自然之所然耳也。
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阴浊为地,寒气所以起;阳清为天,热气所以生也。
编者按:注“阴浊”二字原残,“浊”字右半部尚可辨,拟作此二字,与下句“阳清”二字互文。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
清气□阳在上,浊气为阴在下。今浊阴脱虚,清阳下并,以其阳盛,所以飧泄也。清阳既虚,浊阴上并,以其阴盛,所以□胀飧泄也,食不化而出也。
此阴阳反祚②也,病之逆顺也。
祚,福也。逆之则为反,顺之为福也。
编者按;“祚”字,原钞右半部残,当为此字,《素问》、《甲乙经》均作“作”。“顺”,《素问》、《甲乙经》均作“从”。
②仁和寺本“祚”字旁注有“乍故反”三字。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
地之浊气上升,与阳气合为云;天之清气上降,与阴气合为雨也。
雨出地,气出天,
雨是地之阴气,上升得阳为雨;气是天之阳气,下降得阴为气。气,雾。
编者按:此二句《素问》、《甲乙经》均作“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注“雾”字后,疑脱“也”字。
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
夫阴阳者,有名而无形也,所以数之可十,离之可百,散之可千,推之可万,故有上下清浊阴阳、内外表里阴阳等,变化无穷也。内外者,脉内营气称为清阴,脉外卫气名为浊阳,是则阴清阳浊者也。言上下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是则阳清阴浊者也。彼说内外清浊阴阳,此言上下清浊阴阳也。是以谷入于胃,分为四道,出于上焦,剽悍行于分肉之间,日五十周□卫气也。起于中焦,并行于胃口,出上焦之后,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肺脉,行于经隧,化而为血,以奉生身,名曰营气;其卫气上行于□面,以资七窃,故曰清阳出上窍也。若以内外阴阳,则内者为清,外者为浊;若以上下阴阳,则上者为清,下者为浊,有此不同。浊者,别回肠下行,故曰浊阴阳出下窍也。
编者按:注“五十周”后所缺一字,谨拟作“于”字。“起于中焦”,“起”字原残右半部,今据文义加。“隧”字残,据文义加。“下者为浊”,“者”字残,据文义加。“浊阴阳”,“阳”字疑衍。
清阳发腠理,
此名卫气为清阳,发腠理,即浊为清也。
浊阴走五脏;
此名营气为浊阴,走于五脏,即清为浊也。
清阳实四肢,浊阴实六腑。
四肢、六腑虽□为阳,复分阴阳也。四肢在外,故清气实之;六腑在内,故浊谷实之。
编者按:后“实”字,《素问》、《甲乙经》均作“归”字。注“虽”字后残缺一字,只余右半“刂”形,据文义似当为“同”字,待考。
水为阴,火为阳,
五谷为食中水冷,谓之阴也;食中火热,为之阳也。
阳为气,阴为味。
食中火热,发谷五气也;食中水冷,发谷五味也。
味归形,
五味各入于脏,以成一形。
形归气。
阴形阳气有也。
气归精,
气生五味精等。
编者按:“气归精”之后,《素问》、《甲乙经》均有“精归化”三字。
精食气,
五味精华,五气变为。
编者按:注“味”字,原钞残缺下半部;“精”字,右半上部残,均据文义补。“变为”二字,疑乃“为变”之误。
形食味,
得于形者,以食为味。
味伤形,
五味各走其脏,淫则各伤其脏。
编者按:“味伤形”之前,《素问》、《甲乙经》均有“化生精,气生形”六字。
气伤精,精化于气,
精本从气化,有气淫还,各伤其精也。
编者按:“于气”,《素问》、《甲乙经》均作“为气”。
气伤于味。
食中气盛,定伤五味。
味出下窍,气出上窍。
五味糟粕为大小便也,谷气不行经隧者,积于胸中,成于□□也。
编者按:“味”字之前,《素问》、《甲乙经》均有“阴”字;“气”字之前,均有“阳”字。注“于”字后所缺二字,原钞残,似“吐利”二字。
味厚为阴,薄为阴之阳;
夫阴阳之道,推之可万也。如五味是阴,味之厚薄亦是阴阳,故味之厚者,阴中之阴,味薄者,阴中之阳也。
编者按:“厚”字之后,《素问》、《甲乙经》均有“者”字。
气厚为阳,薄为阳之阴;
五气是阳,气之厚薄又是阴阳,故气之厚者,阳中之阳,气之薄者,阳中之阴也。上下、贵贱、吉凶、福祸等,万物皆然。
编者按:“厚”字之后,《素问》、《甲乙经》均有“者”字。“薄为阳”,“阳”字原缺,谨据《素问》、《甲乙经》补。
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泄,厚则发。
味厚气薄,则上下吐泄;味薄气厚则上下通发。
编者按:“气薄则泄,厚则发”,《素问》、《甲乙经》作“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
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
壮盛火热之气,盛必衰也。少微火暖之气,必为壮盛。此阴阳之□也。
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壮火壮盛,食气必衰;气食少火,气得□壮。故得壮火之盛,必散于气,少火之微定聚生气也。
编者按:注“衰”字,原钞残右半部,观其剩形,复考经文,当为“衰”字。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气之味□是□□甘□阴之厚者,发散薄为阳也。酸苦薄者为阳,下涌泄者为阴也。
编者按:注“味”字,原钞残下半部,观其剩形,似“味”字。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夫阴阳和,物生者也。今阳虚者,阴必并之,阴并阳者,是则阴胜,故阳病□。阴虚亦尔。
编者按:“阳病”,“阳”字仁和寺本误作“汤”,今据《素问》、《甲乙经》改。
阴病则热,阳病则寒。
阴病阳胜,故热;阳病阴胜,故寒也。
编者按:二“病”字,《素问》均作“胜”,《甲乙经》同,亦作“病”。
重热则寒,重阴则热。
谓阴阳极。
编者按:此二句《素问》、《甲乙经》均作“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寒伤形,热伤气。
形者,和阴也;气者,和阳也。寒甚有伤于形,热甚伤夺其气,斯之常。
气伤痛,
卫气行于肤□之中,邪气客于肤肉,壅遏卫气,迫于分肉,故痛。
编者按:注“之中”前所缺一字,据下文“客于肤肉”,疑当作“肉”字。
形伤肿。
既迫痛伤形,即便为肿也。
编者按:自篇首至“伤肿”二字,萧本原缺,今据仁和寺本补入。
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
先邪伤卫气致痛,后形肿者,谓卫气伤及于形也。
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
邪先客于皮肤为肿,而后壅卫气为痛者,谓形伤及于气也。
风胜则肿,燥胜则干,
邪风客于皮肤,则为□肿也;邪热燥于皮肤,则皮干无汗。
平按:《素问》、《甲乙经》“肿”均作“动”;“肿”下均有“热胜则肿”句。
寒胜则胕,
扶付反,检义当腐,寒胜肉热,肉当腐。
平按:“胕”《素问》、《甲乙经》均作“浮”。
湿胜则濡。
阴湿气盛,则多汗也。
平按:“濡”下,《素问》、《甲乙经》均有“泻”字。
天有四时五行,
天之用也。
以生长收藏,
四时之用。
以生寒暑燥湿。
五行所生也。有本有“风”,谓具五者也。
平按:“湿”下,《素问》、《甲乙经》均有“风”字。
人有五脏,
人之有也。
有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五气,五脏气也。喜怒等,心、肺、肝、脾、肾五志者。
平按:“有五气”《素问》作“化五气”,《甲乙经》作“化为五气”。“喜”上,《素问》、《甲乙经》均有“生”字。
故喜怒伤气,
内伤者也。
寒暑伤形。
外伤者也。
故曰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
内外伤已,生得坚固不道夭者,未之有也。
平按:《素问》无“故曰”二字;此节以上有“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十六字,《甲乙经》同。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伤,过多也。冬寒,阴也。人于冬时,温衣热食,腠理开发,多取寒凉以快其志者,寒入腠理,腠理遂闭,内行脏腑,至春寒极,变为温病也。
平按:“病温”,顾本《素问》作“温病”,赵府本《素问》仍作“病温”。
春伤于风,夏生飧泄;
春风,阳也。春因腠理开发,风入腠闭,内行脏腑肠胃之中,至夏飧泄也。飧,水洗饭也,音孙,谓肠胃有风,水谷不化而出也。
夏伤于暑,秋必痎疟;
夏因汗出,小寒入腠,藏之于内,至□气发,腠理外闭,风气内发,以成痎疟。痎,音皆。
平按:《素问》“秋生”作“秋必”。注“气发”上原缺一字,玩经文应作“秋”,袁刻作“夏”。
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秋多雨湿,人伤受湿,湿从上下,至冬寒并伤肺,故成咳嗽也。恺代反,又邱吏反,谓逆气也。
平按:自此以下《素问》有“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至“阳在外,阴之使也”一段,其文甚长,中间新校正所引《太素》及杨注甚多,当在今本所阙七卷中,惜不可考矣。
黄帝问曰:法阴阳奈何?
阴阳者,天地纲纪,变化父母,养生之道,法之以成,故问之。
岐伯答曰:阳胜则身热,
阳胜八益为实,阴胜七损为虚。言八益者:身热,一益也,阴弱阳盛,故通身热也。
腠理闭,
二益也。阳开腠理,过盛则闭。
而粗
三益也。热盛则腠理皮上粗涩也。
平按:“而粗”《素问》作“喘粗”,《甲乙经》作“喘息粗”。
为之俛仰,
四益也。热盛上下,故身俛仰。
平按:“俛仰”《甲乙经》作“后闷”。
汗不出而热,
五益也。阴气内绝,故汗不出,身仍热。
干齿
六益也。热盛至骨,故齿干也。
平按:《素问》、《甲乙经》作“齿干”。
以烦悗,
七益也。热以乱神,故烦闷也。
平按:“悗”《素问》作“冤”,《甲乙经》作“闷”。
腹满死,
八益也。热盛胃中,故腹满也。前已七益,复加腹满,故致死。
平按:“满”《甲乙经》作“胀”。
能冬不能夏。
以其内热,故能冬之大寒,不能夏之小热。
平按:二“能”字《甲乙经》作“耐”。
阴胜则身寒,
下言七损也:身寒,一损也,身苦寒。
汗出,
二损也。无阳禁腠,故汗出。
身常凊,
三损也。凊,冷也,身皮肤常冷也。
平按:《素问》、《甲乙经》“凊”作“清”,袁刻亦作“清”。
数栗
四损也。数数战栗也。
而寒,
五损也。战而复寒也。
寒则厥,
六损也。寒则手足逆冷也。
厥则腹满死,
七损也。前已六损,复加冷气满腹,冷气满腹故致死也。
能夏不能冬。
寒人遇热,故堪能也。
平按:两“能”字,《甲乙经》均作“耐”。
此阴阳更胜之变也,病之形能也。
此是阴阳变极之理,亦是人之病所能也。
黄帝问曰:调此二者奈何?
阴阳相胜,遂有七损八益,虚实不和,故谓调之。
岐伯答曰:能去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也;
损者,损于身;益者,益于病。若人能修道察同,去损益之病,则阴阳气和,无诸衰老,寿命无穷,与天地同极也。
平按:“去”《素问》、《甲乙经》均作“知”。
不知用此,则蚤衰。
人不修道,不去损益,则阴阳不调,是谓不道,不道早衰也。
平按:注“不道”二字,原钞重,袁刻删去,不合,仍依原钞。
衰之节,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
始衰时节,年四十也。六腑为阳气,五脏为阴气。人年四十,五脏阴气自半已衰,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鬓颁白,行立之起,坐卧之居,日渐已衰也。
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
人年五十,脾气衰,故体重。肝气衰,故目不明。肾气衰,故听不聪也。
年六十,阴痿,大气衰,九窍不利,
人年六十,肾气衰,精气减,筋弛,故宗筋痿也。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为大气也,其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臭,其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今经脉、大气皆衰,故九窍不利。
下虚上实,涕泣俱出。
腰以上为阳,以居上也;腰以下为阴,以居下也。年六十者,精减阴痿,行步无力,即下虚上实也。神衰失守,故涕泣俱出。
平按:“出”下,《素问》有“矣”字。
故曰:知之则强,
知察于同,去七损八益,其身日强。
不知则老。
人察于异,有损有益,故身速衰也。玄元皇帝曰: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此之谓也。
故同名异邪。
道理无物不通,故同名也。物有方殊,故异邪也。
平按:“故同名异邪”句,《素问》作“故同出而名异耳”。注“方殊”,“方”字疑是“万”字之误。
智者察同,愚者察异,
察,观也。智者反物观道,愚者反道观物。
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则耳目聪明,身体轻强,年老复壮,壮者益理。
愚者观物,有三不足:目暗耳聋,则视听不足也;体重力衰,则身不足也;老者日衰,壮者日老,则寿不足也。智者观道,神清性明,故三有余也:视听日胜,则耳目有余也;身强体轻,则身有余也;年老反同乳子之形,年壮更益气色之理,则寿有余。
平按:《素问》“年老”作“老者”;“理”作“治”。
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
圣人,谓广成子等也。忘物丧我,任物之动,即为无为之事也。
平按:注“无为”,袁刻作“无物”。
乐恬憺之能,
怡神适性,即乐恬淡之能也。
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
圣人欲无欲之欲,志无求之志,故从快于虚无。不失其道,谓之守也。
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虚无守者,其神不扰,其性不秽。性不秽,故外邪不入;神不扰,故脏腑□内,与虚无同道,与天地齐德,遂获有余无穷之寿也。故广成子语黄帝曰:“吾以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神将自守,故人尽死,而我独存。”即其事也。斯乃圣人理身之道也。
平按:注“脏腑”下,原钞空一格,傍注“安欣”二字。
天不足西北,故西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地不满东南,故东方阳也,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
夫天地者,形之大也。阴阳者,气之大也。大形而生万形,则大形以为父母,万形为子也。故大形有所不足而生万物,万物不可足也。故人头法天,则右耳目聪明不足也;手足法地,故左手足便强不足也。以其天阳不足西北,地阴不足东南故也。
平按:《素问》“西方”作“西北方”;“东方”作“东南方”。
黄帝问曰:何以然?岐伯答曰:东方阳也,其精并上,故上明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也;
东方是阳,阳气上升,故上实下虚,则人左箱上胜下劣也。
平按:《素问》“阳也”下有“阳者”二字;“并上”作“并于上,并于上”六字;“故上明”作“则上明”。
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
西方是阴,阴气下沉,故下实上虚,则人右箱下胜上劣也。
平按:此段原钞无,谨据《素问》补于“西方是阴”注上。
故俱感于邪,其在上也则右甚,在下则左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故邪居之。
非直左右阴阳虚处耳目手足有所不善,然左右俱感于邪,虚处独甚,今人患手足左甚,耳目右甚,即其事也。则天地阴阳有所不全,人法天地,何取可具其全。非直人有不全,万物皆尔,不可全也。故圣人法天则地,中顺万物,居不得已,安于不足,是谓摄生之大妙。
平按:注“已安”下,袁刻有“居也”二字,乃因原“安”字右
旁有此二字,不宜混入正文。
故天有精,地有形;
天有气之精,成人耳目;地有质之形,成人手足。
天有八纪,地有五里,故能为万物父母。
天有八风之纪,纪生万物;地有五行之理,理成万物。故为父母也。
平按:“理”《素问》作“里”;“物”下,《素问》有“之”字。
清阳上天,浊阴归地,
故阴阳和也,称为万物;阴阳离也,号为天地也。
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纪,故能以生长化成收藏,终而复始。
是故以天之动也,以地之静也,以神明御之为纲纪也,三者备,故能为四时生长化成收藏终始者也。
平按:“纪”上,《素问》有“纲”字;“化成”二字,《素问》无。
唯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象人事以养五脏。
人头象天,故配天养头,使七窍俱美,同七曜之明也。足以象地,故使五①常安,同山岳双镇也。中身象于人事,人有五脏,余禽兽等有不具者,故象人事以养五脏,同真人。
平按:“中象”,“象”字《素问》作“傍”。注“双”字原缺,原校作“双”。
①“五”,人卫本注曰:疑当作“两足”二字。
天气通于肺,
肺为四脏上盖,是人之天,故天气通肺也。
地气通于咽,风气通于肝,
咽中入食,以生五脏六腑,故地气通咽也。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故风气通于肝。
平按:“咽”《素问》作“嗌”。
雷气通于心,
心能觉动四肢百体,故雷气通心也。
榖气通于脾,
五谷滋味入脾,故谷气通脾也。
平按:“榖”《素问》作“谷”。
雨气通于肾。
雨者水也,故雨气通肾也。
六经为川,
三阴三阳六经之脉,流诸血气以注肠胃,故为川也。
平按:“川”,袁刻作“水”,注同。
肠胃为海,
夫海者,一则众川归之,二则利泽万物。肠胃为彼六经所归,又滋百节,故为海也。
九窍为水注。
声色芳味如水,从外流于上之七窍,注入经川,溲后糟粕之水,从内出下二窍也。有本为“外注”,理亦相似。
平按:注“经川”,“川”字,袁刻作“水”。
水注之气。以天地为之阴阳,
声色芳味之气,从外入内有养,故以地为阴也。糟粕溲后,从内出外得通,故以天为阳也。
平按:《素问》“水注”二字不重。
阳之汗,以天地雨②名之,
阳发腠理出汗,同天地间雨,故汗名雨也。
②“雨”字之前,《素问》有“之”字。
气以天地之风。
前明人汗,以天地之雨为名;则人之气,以天地之风为名也。
平按:《素问》“气”上有“阳之”二字;“内”上有“疾”字;“风”下有“名之”二字。
暴气象雷,
人身中气,上下有声,故象雷也。
气逆象阳。
无阴之阳即为灾,故气逆不和者,象于阳也。
平按:“气逆”《素问》、《甲乙经》均作“逆气”。
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
为家为国之道,不依天之八纲,地之五理,国有亡破之灾,身有夭丧之害也。
故风之至,傍如风雨。
风,谓天之邪气者也。邪气至,触身傍,伤人体者,如暴风雨入人腠理,渐深为病者也。
平按:“风”上,《素问》有“邪”字。“傍”《素问》、《甲乙经》均作“疾”。
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五脏半死半生。
善者,谓上工善知声色形脉之候,妙识本标,故疗皮毛,能愈脏腑之病,亦疗脏腑,能除皮毛之疾。故病在皮毛,疗于皮毛;病在五脏,疗于五脏。或病浅而疗浅,或病深而疗深,或病浅而疗深,或病深而疗浅,皆愈者,斯为上智十全者也。今夫邪气始入皮毛之浅,遂至五脏之深,上工疗之有十,五死五生者,以其阴阳两感深重故也。
平按:“五脏”二字,袁刻不重。“五脏”下,《素问》有“治五脏者”四字。
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五脏;
谓天降八正虚风,从冲上来,为损至深,故害五脏也。
平按:“害”下,《素问》有“人”字。
水谷之寒温,感则害六腑;
天地之间资生气味,谓水谷也。六腑贮于水谷,节之失和,次害六腑也。
平按:《素问》“温”作“热”;“害”下有“于”字。
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
肾为水脏,主骨又深,少湿未能即伤。余之四脏,所主皮肉筋脉在外,感即先伤,未至六腑也。
故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
肝脏足厥阴脉实,肝腑胆足少阳脉虚,须泻厥阴以补少阳,即从阴引阳也。若少阳实,厥阴虚,须泻少阳以补厥阴,即从阳引阴也。余例准此。
平按:“故”下,《素问》有“善”字。
以右治左,以左治右,
谓以缪刺,刺诸络脉;谓以巨刺,刺诸经脉。
以我知彼,
谓医不病,能知病人。
以表知里,
或瞻六腑表脉,以知五脏里脉;或瞻声色之表,以知脏腑之里也。
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
寸口之脉,过五十动,然后一代,谓之过;不满五十,谓之不及。见关格微病,得过失也。见微过而救人者,谓未病之病,疗十十全,故无危殆。
平按:“得”《甲乙经》作“则”。
善诊者按脉,
善,谓上工善能诊候。诊候之要,谓按脉。
平按:《素问》“按脉”上有“察色”二字,《甲乙经》同。
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候;
按脉之道,先须识别五脏阴脉,六腑阳脉,亦须审量营气为浊,卫气为清,和两手各有寸、关、尺三部之别也。
平按:“部候”,《素问》、《甲乙》作“部分”,别本亦作“部分”。注“和两手”,“和”字疑是“知”字传写之误。
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
须看病人喘息迟急粗细,听病人五行音声,即知五脏六腑、皮毛肤肉、筋脉骨髓何者所苦,此谓听声而知者也。
平按:《甲乙》“音声”作“声音”;“知”下有“病”字。
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在;
面部有五脏六腑五行气色,观乎即知病在何脏腑也。
平按:“规”上,《甲乙》有“视”字。“在”《素问》作“主”,《甲乙》作“生”。
按尺寸而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
涩,所敕反,不滑也。人之两手,从关至鱼九分,为寸也;从关至尺一寸,为尺也;尺寸终始一寸九分,为尺寸也。凡按脉也者,按寸口得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之气,以知善恶;又按尺部,得知善恶。依此大经,竟无关部,关者,尺寸分处,关自无地。依秦越人,寸口为阳,得地九分;尺部为阴,得地一寸,尺寸终始一寸九分,亦无关地。华佗云:“尺寸关三部各有一寸,三部之地合有三寸。”未知此言何所依据。王叔和、皇甫谧等各说不同,并有关地,既无依据,不可行用。但关部不得言无,然是尺寸分处,自无其地,脾脉在中,有病寄见尺寸两间,至下脉经之中,具定是非也。按脉之道,先别阴阳清浊,知部分,以次察声色,知病所苦所在,始按尺寸,观浮沉等四时之脉,以识病源也。
平按:“所生”下,《素问》有“以治”二字,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作知病所在,以治则无过。下无过二字,续此为句。”与此正合。注“尺寸分处”,袁刻作“寸尺分处”。
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
此以诊候知病源已,然后命诸针艾汤药等法疗诸病者,必有祛疾服灵之福,定无夭年损伤之罪,以其善诊则无失也。
平按:《甲乙》“治”下有“则”字;“不”作“无”。
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
以其善诊,病之始生,即以小针消息去之,不用毒药者,此则其微易散者也。
其盛,可待而衰也。
病盛不可疗者,如堂堂之阵,不可即击。待其衰时,然后疗者,易得去之,如疟病等也。
平按:“而衰也”,《素问》、《甲乙》作“衰而已”。
故曰:因其轻而扬之,
谓风痹等,因其轻动,道引微针,扬而散之。
因其重而减之,
谓湿痹等,因其沉重,燔针按熨,渐减损也。
平按:注“湿痹”,袁刻误作“滋痹”。
因其衰而彰之。
谓癫狂等,取其衰时,彰泻去之也。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
谓寒瘦少气之徒,补其阳气也。
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五脏精液少者,以药以食五种滋味而补养之。
其高者,因而越之;
风热实于头胸,因泻越之。
其下者,引而竭之;
寒湿实于腰足,引泻竭之。
中满者,泻之于内;
气胀肠胃之中,可以泻之。
其有邪者,凊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凊,冷也。邪,肠胃寒热病气也。或入脏腑,或在皮毛,皆用针药以调汗而出之也。
平按:“凊”《素问》、《甲乙》作“渍形”二字,袁刻作“清”,今依原钞作“凊”。
其慻悍者,按而投之;
慻,芳照反,急疾也。悍,胡旦反。禁其气急不散,以手按取,然后投针也。
平按:“投”《素问》、《甲乙》作“收”。
其实者,散而泻之。
诸有实者,皆散泻之。
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夫物柔弱者,阳之徒也;刚强者,阴之徒也。阴经受邪,流入阳经为病,是为阴经为本,阳经为标。疗其本者,疗于阴经,即阳病疗阴也。阳经受邪,准阴疗阳也,即阴病疗阳也。人阴阳二经,阴经若实,阳经必虚;阳经若实,阴经定虚。故阳虚病者宜泻阴,阴实病者宜补阳也。
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引之。
须定所病在气在血,各守血气病之别乡,泻乃用针刺去实血,补乃用针引气,引皮补已,纵皮闭门,使气不泄。掣,死曳反,引也。
平按:“气虚”《甲乙》作“气实”。“掣”《素问》作“□”。注“纵皮”,“纵”字,袁刻作“从”。
调阴阳
平按:此篇见《素问》卷一第三《生气通天论》。
黄帝问于岐伯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也,
古,谓上古、中古者也。谓阴阳而摄其生,则通天之义。上古、中古人君摄生,莫不法于天地,故生同天地,长生久视。通天地者,生之本也。不言通地者,天为尊也。
本于阴阳。
本于天地阴阳之气。
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岛岛岛、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于天气。
在于天地四方上下之间,所生之物,即九州岛岛岛等也。九州岛岛岛,即是身外物也。九窍等物,身内物也。十二节者,谓人四肢各有三大节也。谓九州等内外物,皆通天气也。
平按:《素问》“于”作“乎”。
其生在其气三,
谓天地间九州等物,其生皆在阴阳及和三气。
平按:《素问》“在”作“五”,别本亦作“五”。
谓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之本。
阴阳分为四时和气,人之纵志不顺四时和气摄生,为风寒雨湿邪气伤也。此顺三气养生,寿之本也。
平按:《素问》“数”上无“谓”字;“寿”下有“命”字;“本”下有“也”字。
苍天之气清静,则志意治,
苍,天色也。气,谓四时和气者也。天地之和气,清而不浊,静而不乱,能令人志意皆清静也。
平按:《素问》“静”作“净”。
夫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也。
人能顺清静和气,则脏气守其内,腑气固其外,则虽有八正虚风贼邪,不能伤也,斯因四序之和自调摄也。
平按:《素问》“顺”上无“夫”字。
故圣人搏精神,或服天气,通神明。
搏,附也,或有也。圣人令精神相附不失,有服清静之气,通神令清,通性令明,故得寿弊①天地而不道夭。
平按:《素问》“搏”作“传”;“服天”上无“或”字;“通”上有“而”字。
①“弊”,通“蔽”。
气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
阴气失和,则内闭九窍,令便不通,外壅肌肉,使腠理壅塞也。阳气失和,则腠理开解,卫气发泄也。此之失者,皆是自失将摄,故令和气销削也。
平按:《素问》“失”上无“气”字。“卫”原钞作“冲”,据本注应作“卫”,《素问》亦作“卫”。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行,独寿不章,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上而卫外者也。
人之阳气,若天与日,不得相无也。如天不得无日,日失其行,则天不明也。故天之运动,要藉日行,天得光明也。人与阳气不得相无,若无三阳行于头上,则人身不得章延寿命也。故身之生运,必待阳脉行身已上,故寿命章也。是以阳上于头,卫于外也。平
按:《素问》“行独”二字作“所则折”三字;“上而”二字作“而上”二字。
因于寒,志欲如连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
连,数也。枢,动也。和气行身,因伤寒气,则志欲不定,数动不住,故起居如惊,神魂飞扬也。
平按:《素问》“寒”下无“志”字;“连枢”作“运枢”,新校正云:“全元起本作连枢。”
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如散。
喝,汉②曷反,呵也,谓喘呵出气声也。汗者,阴气也,故汗出即热去。今热,汗出而烦扰也。若静而不扰,则内热狂言。如此者,虽汗犹热。汗如沐浴,汗不作珠,故曰如散也。
平按:《素问》“如散”作“而散”。
②“汉”,萧本误作“漠”。今据仁和寺本改。
因于湿,首如裹攘,大筋濡短,小筋施长,施长者为痿。
如,而也。攘,除也。人有病热,用水湿头而以物裹人,望除其热,是则大筋得寒湿缩,小筋得热缓长。施,缓也,绝尔反。筋之缓痵,四肢不收,故为痿也。
平按:《素问》“裹”下有“湿热不”三字;“濡”作“□”;“施”作“□”;“小筋施长”下有“□短为拘”四字;“为痿”上无“者”字。
因阳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而竭。
因邪气客于分肉之间,卫气壅遏不行,遂聚为肿。四时之气,各自维守,今四气相代,则卫之阳气竭壅不行,故为肿也。
平按:“因阳气为肿”《素问》作“因于气为肿”;“而竭”作“乃竭”。
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前厥,
辟,稗尺反。夏日阳气盛时,入房过多,则阳虚起,精绝辟积,生前厥之病也。辟积,辟叠停废之谓也。前厥,即前仆也。
平按:“前厥”《素问》作“煎厥”。
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
精绝则肾腑足太阳脉衰,足太阳脉起目内眦,故太阳衰者即目盲也。精绝肾虚,则肾官不能听也。
溃溃乎若坏都,滑滑不止。
溃,胡对反。溃溃、滑滑,皆乱也。阳气烦劳,则精神血气乱,若国都亡坏,不可止也。一曰滑不正则。都,大也。言非直精神血气溃乱,四肢十二大骨痿痵不正也。
平按:“滑滑不止”《素问》作“汩汩乎不可止”。注“滑不正则”应作“都骨不正”。按:原钞“滑滑不止”右偏,有“滑滑不止,都骨不正”八小字。
阳气大怒,则形气而绝,血宛于上,使前厥,有伤于筋纵,
阴并于阳,盛怒则卫气壅绝,血之宛陈,上并于头,使人有仆,故曰前厥。并伤于筋,故痿痵也。
平按:“阳气”下《素问》有“者”字;“而绝”作“绝而”;“宛”作“菀”;“使前厥”作“使人薄厥”。
其若不容,而出汗偏阻,使人偏枯。
阻,坏也,慈吕反。容,缓也。阳气盛者必伤筋痿缓,其若不缓,则冷汗偏出坏身。偏枯,不随之病也,或偏枯疼者也。
平按:“而出汗偏阻”《素问》作“汗出偏沮”。
汗出见湿,乃生痤疽。
若汗遍身,见湿于风,即邪风客于肌肉,壅遏营卫,伤肉以生痤疽也。痤,痈之类,然小也,俗谓之疖子。久雍陷骨者,为痤疽也。
平按:《素问》“疽”作“痻”。
高粱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
膏粱血食之人,汗出见风,其变为病,与布衣不同,多足生大钉肿。膏粱身虚,见湿受病,如持虚器受物,言易得也。
平按:《素问》“膏”作“高”;“钉”作“丁”,新校正云:“按丁生之处,不常于足,盖谓膏粱之变,饶生大丁,非偏著足也。”又《素问》“持虚”下有“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十一字。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卫之精气,昼行六腑,夜行五脏,令五神清明,行四肢及身,令筋柔弱也。
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
腠理有邪,开令邪出,则开为得也。腠理无邪,闭令不开,即阖为得也。今腠理开邪入,即便闭之,故不得也。寒邪入已,客于腰脊,以尻代踵,故曰大偻。偻,曲也,力矩反。
陷脉为瘘,流连肉腠。
寒邪久客不散,寒热陷脉以为脓血,流连在肉腠之间,故为瘘。
平按:“流”《素问》作“留”。
输气化薄,传为善畏,乃为惊骇。
输者,各系于脏,气化薄则精虚不守,故善畏而好惊也。
平按:《素问》“输”作“俞”;“乃”作“及”。
营气不顺,逆于肉理,乃生癿肿。
脉肉营气,为邪气伤,不得循脉阴阳相注,故逆于肉理,败肉即生痈也。
平按:《素问》“顺”作“从”;“癿”作“痈”。注“脉肉”,“肉”字别本作“内”。
魄汗不尽,形弱而气烁,穴输已闭,发为风疟,故风者,百病之始也。
魄,肺之神也。肺主皮毛腠理,人之汗者,皆是肺之魄神所营,因名魄汗。夏伤于暑,汗出不止,形之虚弱,气之衰损,淫邪藏于腠理,腠理已闭,至秋得寒,内外相感,遂成风疟而气烁,故邪风者百病始。烁,式药反,淫邪气□。
平按:《素问》“不尽”作“未尽”。
清静则肉腠闭距,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客,此因时之序也。
不为躁动,毛腠闭距,八风不能伤者,顺四时之序调养,故无病也。苛,害也,音柯。
平按:《素问》“距”作“拒”;“客”作“害”。
故人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弗为。
人病虽久,得有传变,上下阴阳不并,至其所王,必当自愈,故良医不为也。
平按:《素问》“病”上无“人”字。
故阳蓄积病死,而阳气当隔,隔者当泻,不亟正治,旦乃败亡。
故阳病者,蓄积不得传化,有其死期者,阳脉当隔,脉有隔之时,当即泻之,不急疗者,必当死也。隔,格也。亟,急也。
平按:“旦乃败亡”《素问》作“粗乃败之”,别本“旦”作“且”。注“疗者”,别本作“疗之”。
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阳气已虚,气门乃开,是故暮而收距,毋扰筋骨,毋见雾露。
夫阳者,生气也。阴者,死气也。故阳气一日而主外,阴气一夜而主内。一日外者分为三时:平旦人气始生,为少阳也;日中人气隆盛,为太阳也;日西人气始衰,为虚阳也。阳气虚者,阴气即开也。阴气开者,即申酉戌,少阴生也,故暮须收距,无令外邪入皮毛也;亥子丑时,即至阴也,故至阴时无扰骨也;寅卯辰,即厥阴也,故厥阴时无扰于筋,见雾露也,阴衰见湿,因招寒湿病。
平按:《素问》“开”作“闭”。
反此三时,形乃困薄。
不顺昼夜各三时气以养生者,必为病困迫于身。薄,迫也。
岐伯曰:阴者,藏精而极起者也;阳者,卫外而为固者也。
五脏藏精,阴极而阳起也;六腑卫外,阳极而阴固也。故阴阳相得,不可偏胜也。
平按:《素问》“极起”作“起亟”。
阴不胜其阳,则其脉流薄,疾并乃狂。
阳胜,即人迎脉动,或停或速,是则阴并阳盛,发为狂病。
平按:《素问》“脉”上无“其”字。
阳不胜其阴,五脏气争,九窍不通。
阴胜,则脏气无卫,故外九窍闭而不通也。
平按:“五脏”上,《素问》有“则”字。
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顺,如是则外内调和,邪不能客①,耳目聪明,气立如故。
故圣人陈阴阳,使人调内外之气,和而不争也。
平按:《素问》“顺”作“从”;“外内”作“内外”;“客”作“害”。
①“客”,萧本误作“容”,今据仁和寺本改。
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
风客淫情之气,遂令阴盛,施精不已,故精亡也。肝脉循阴入肝,故精亡伤肝也。
平按:注“淫情”,“情”字别本作“精”。
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
澼,音僻,泄脓血也。肝主于筋,亦生于血,肝既伤已,又因饱食,谷气盛迫,筋脉解裂,广肠漏泄脓血,名之为痔也。
平按:“肠澼”,袁刻误作“伤澼”。
因而一饮,则逆气。
一者,大也。既已亡筋伤肝,又因大饮,则为逆气之病也。
平按:“一”《素问》作“大”。
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
亡精伤肝,复因力已入房,故伤肾也。肾以藏精主骨,肾伤则大骨坏也。高,大也。
凡阴阳之要,阳密阳固,而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
腠理密不泄者,乃内阴之力也。五脏藏神固者,外阳之力也。故比四时和气,不得相无也。因四时和气和于身者,乃是先圣法度也。
平按:“阴密阳固”《素问》作“阳密乃固”。
故强不能,阴气乃绝,
阴气衰者,可以补阴,更强入房泻其阴,故阴气绝也。
平按:“故强不能”《素问》作“故阳强不能密”,袁刻于“能”下加一“密”字,与原钞不合。
因于露风,乃生寒热。
精亡肝伤,更得寒湿风邪,邪风成者为寒热病也。
平按:《素问》此段上有“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四句。后二句,本书见下文。
是以春伤于风,邪气流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秋伤于湿,气上逆而咳,发为痿厥,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冬伤于寒,春乃病热。
洞,大贡反,疾流也。肺恶寒湿之气,故上逆咳也。至冬寒湿变热,四肢不用,名曰痿厥。二气离分不和,故精气绝也。
平按:《素问》“流连”作“留连”;“春乃病热”作
“春必温病”。
四时之气争,伤五脏也。
风寒暑湿,四时邪气争而不和,即伤五脏也。
阴之生,本在五味。
身内五脏之阴,因五味而生也。
平按:《素问》“生”上有“所”字。
阴之五官,阳在五味。
五脏,阴之官也。谓眼、耳、鼻、口、舌等五官之阳,本于五味者也。故五味内滋五脏,五官于是用强也。
平按:《素问》“官”作“宫”;“阳”作“伤”。
是故味过酸,肝气以津,肺气乃绝;
夫五味者,各走其脏,得中则益,伤多则损。故伤酸者,能令肝气下流,膀胱胞薄,遂成于癃漏泄病也。肺气克肝,今肝气津泄,则肺无所克,故肺气无用也。
平按:“肺”《素问》作“脾”。
味过于咸,则大骨气劳,短肌气抑;
咸以资骨,今咸过伤骨,则脾无所克,故肌肉短小,脾气壅抑也。
平按:《素问》“肌”下有“心”字。
味过苦,心气喘满,色黑,肾不卫;
苦以资心,今苦过伤心,喘满欧吐,则肾气无力,故色黑而不能卫也。
平按:《素问》“苦”作“甘”;“肾不卫”作“肾气不衡”。
味过于甘,脾气濡,胃气乃厚;
甘以资脾气,今甘过伤脾气濡,令心闷胃气厚盛也。
平按:《素问》“甘”作“苦”;“濡”上有“不”字。
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英。
辛以资肺,今辛多伤肺,肺以主气,筋之气坏,泄于皮毛也。心神克肺气沮泄,神气英盛,浮散无用也。
平按:“英”《素问》作“央”,王注作“久”字解。新校正谓:“此论味过所伤,不宜作精神长久解,央乃殃也,此古文简略,字多假借用也。”其说为长。
是故谨和五味,则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
谓五味各得其所者,则咸能资骨,故骨正也;酸能资筋,故筋柔也;辛能资气,故气流也;苦能资血,故血流也;甘能资肉,故腠理密也。
如是则气骨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谨,顺也。如是调养身者,则气骨常得精胜,上顺天道,如先圣法,则寿弊天地,故长有天命也。
平按:顾本《素问》“气骨”作“骨气”,赵府本仍作“气骨”。
阴阳杂说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是谓得道”,见《素问》卷一第四《金匮真言论》。自“黄帝问于岐伯曰:人有四经”至“阴阳相过曰弹”,见《素问》卷二第七《阴阳别论》。自“凡痹”至“痹聚在脾”,见《素问》卷十二第四十三《痹论》。自“阴争于内”至末,见《素问·阴阳别论》。
黄帝问于岐伯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八风发邪气,经风触五脏。
八风,八正邪风也,正月朔日有此八风,发为邪气伤人者也。经风,八虚风也,谓五时八风,从虚乡来,触于五脏,舍之为病也。
平按:《素问》“问”下无“于岐伯”三字;“五风”下有“何谓?岐伯对曰”六字;“发邪”下无“气”字,有“以为”二字。注“八正”,袁刻作“八方”,按前《调阴阳篇》“虽有邪贼”句,杨注云:“虽有八正虚风,不能伤也。”依原钞作“八正”为是。
邪气发病,所谓得四时之脉者,
谓得四时相胜之脉以为候。
平按:《素问》“脉”作“胜”,别本亦作“胜”。
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得四时之胜也。
谓天风、经风在身,邪气行于寸口,有相胜之候。
平按:《素问》无“得”字。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输在颈项;
东风从春生已与肝为病者,肝之病气,运致于颈项,颈项为春也。
平按:注“运致”,别本作“逆致”。
南方风生于夏,病在心,输在胸胁;
胸胁当心,故为夏也。
西方风生于秋,病在肺,输在肩背;
肩背当肺,故为秋也。
北方风生于冬,病在肾,输在腰股;
腰股近肾,故为冬也。
中央为土,病在脾,输在脊,故精者身之本也。
脊膂当脾,故为仲夏也。土为五谷之精,以长四脏,故为身之本也。
平按:《素问》“输”作“俞”,下同;“南、西、北”下均无“方”字;“故精者,身之本也”句在后。
故春气者病在头,
在头颈项。
夏气者病在脏,
脏谓心腹。
秋气者病在肩背,
肩背为秋气也。
冬气者病在四肢。
冬为痹厥,多在四肢。
故春喜病鼽衄,
伤寒,春病在头,故喜鼽衄也。
夏喜病洞泄寒,
伤风,夏病在脏,故喜病洞泄寒中也。
平按:《素问》“寒”作“寒中”;“夏”作“长夏”,在仲夏之后。
仲夏喜病胸胁,
伤温,夏病在胸胁,故喜病胸胁。
秋喜病风疟,
仲夏伤暑者,秋喜病风疟也。
冬喜病痹厥。
伤湿,冬病故为痹厥。
故冬不按躥,春不病鼽衄,春不病颈项,
夫冬伤寒气在于腠理者,以冬强勇按躥,多劳困,腠理开,寒气入客。今冬不作按躥,则无伤寒,至春不患热病鼽衄,故春不病颈项者也。躥,几小反,强勇貌也。
平按:《素问》“鼽”上无“病”字。
夏不病洞泄寒中,仲夏不病胸胁,
春伤风时,多循于头,入于腑脏,故至夏日作飧泄寒中病也。所以春无伤风,即无夏飧泄之病,故至仲夏不病胸胁。
平按:《素问》“夏不病洞泄”作“长夏”,在“仲夏不病胸胁”下。
秋不病风疟,秋不病肩背胸胁,
仲夏不伤暑于胸胁,至秋无疟及肩背胸胁病也。
平按:《素问》无“秋不病肩背胸胁”句。
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藏于凊者,至春不病温。
冬病痹厥飧泄内虚,又因汗出,寒入藏于内,故至春病温,是为冬伤于寒,春为温病所由者也。
平按:“凊”《素问》作“精”。“藏于凊”上,《素问》有“夫精者,身之本也,
故”八字。
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
小寒入腠理,不得汗泄,至秋寒气感而成疟也。
此平人脉法地也。
平人脉法,要须知风、寒、暑、湿四气为本,然后候知弦、钩、毛、沉四时脉也。地,即本也。
平按:《素问》无“地”字。
岐伯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
子午巳东,昼为阳也;卯酉巳北,夜为阴。故平旦至日中,阳中之阳也;日中至昏,阳中之阴也。
平按:“岐伯曰”《素问》作“故曰”;“昏”上有“黄”字。
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
子午巳西,夜为阴;卯酉巳南,昼为阳。故合夜至鸡鸣,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阴中之阳也。
故人亦应之。
人同阴阳,故人亦有阳中之阳,阳中之阴,阴中之阴,阴中之阳也。
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
皮毛肤肉,在外为阳;筋骨脏腑,在内为阴。
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
背在胸上近头,故为阳也;腹在胸下近腰,故为阴也。
言人之身,五脏中之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肺、肝、心、脾、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六腑皆为阳。
就身之中,五脏藏于精神为阴,六腑贮于水谷为阳也。
平按:《素问》“言人之身,五脏中之阴阳”作“言人身之脏腑中之阴阳”;“肺肝心脾肾”作“肝心脾肺肾”;“三焦”二字在“膀胱”下。
所以欲知阴中之阴而阳中之阳者何也?为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
所以须知阴阳相在者,以其四时风寒暑湿在阴阳也。何者?冬之所患咳嗽痹厥,得之秋日伤湿,阴也;夏之所患飧泻病者,得之春日伤风,阳也;春之所患温病者,得之冬日伤寒,阴也;秋之所患咳疟病者,得之夏日伤暑,阳也。
平按:注“咳疟”恐系“痎疟”之误,以上篇“夏伤于暑,秋为痎疟”也。
皆视其所在,为施针石。
视,瞻候也。宜以三部九候瞻知所在,然后命于针灸、砭石、汤药、导引,五立疗方,施之不误,使十全者也。
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
心肺在隔已上,又近背上,所以为阳也。心以属火,火为太阳,故为阳中之阳也。肺以属金,金为少阴,故为阳中之阴也。
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
肾肝居膈以下,又近下极,所以为阴也。肾以属水,水为太阴,故为阴中之阴也。肝以属木,木为少阳,故为阴中之阳也。
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脾居腹中至阴之位,以资四脏,故为阴中之阴。
此皆阴阳表里、外内左右、雌雄上下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
五脏六腑,即表里阴阳也。皮肤筋骨,即内外阴阳也。肝肺所主,即左右阴阳也。牝脏牡脏,即雌雄阴阳也。腰上腰下,即上下阴阳也。此五阴阳,气相输会,故曰合于天也。
平按:《素问》“外内”作“内外”;无“左右上下”四字。
问曰:五脏应四时有放乎?答曰:有。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
精,谓木精也,汁也,三合,藏之肝腑胆中也。
平按:《素问》“问曰”作“帝曰”;“有放乎”作“各有收受乎”。
其病发惊骇,
起怒亡魂,故惊骇也。
其味辛,
肝味正酸而言辛者,于义不通。有云:金克木为妻,故肝有辛气。
平按:《素问》“辛”作“酸”。注“而言辛”,袁刻作“有本言辛”。
其类草木,
五行各别多类,故五行中各①称类也。草木类同也。
①“各”字之旁,仁和寺本注一“别”字。
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
春当岁星。
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
头为身之初首,故春气在也。
其数八,
成数八。
是以知病在筋也,其臭臊。
是以②知筋位居春,故病在筋也。
②“以”,萧本在“故”字之后。查仁和寺本,此段注文作两行,“以”字在右行“是知”与左行“故病”四字中间,据文义,当在“是”字之后。
赤色入通于心,
火生于木,心又属火,火色赤,故通心。
平按:“赤色”上,《素问》有“南方”二字。
开窍于耳,
《九卷》云:心气通舌。舌既非窍,通于耳。
藏精于心,
心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
故病在五脏,
心为五脏主,不得受于外邪,受外邪则五脏皆病也。
其味苦酸,
酸为苦母,并母言之,故有苦酸。
平按:《素问》无“酸”字。
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
《九卷》云:黄黍味辛。苦味克辛,仍金火相济,故并言之。
其应四时,其星上为荧惑,
夏时上为荧惑。
以知病在脉也,
脉位居夏,故病在脉。
其音徵,其数七,
成数七也。
其臭焦。黄色入通于脾胃,
五色皆自通脏,不言其腑,此言腑者,以胃为四脏资粮,故兼言也。
平按:《素问》“黄色”上有“中央”二字;“脾”下无“胃”字。
开窍于口,藏精于脾,
精,脾中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也。
故病在于舌本,
脾脉足太阳连舌本,故夏病在舌本也。
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
其脾王四季,故季夏上为镇星。
故知病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
脾肉在夏,故有病在肉。其数五,谓生数。
其臭香。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
精,肺液也。
平按:“白色”上《素问》有“西方”二字。
故病在于背,
肺为阳中之阴,在背,故病在背。
其味辛,其类金,其畜马,其谷稻,
《九卷》云:粳米味甘,黍味辛。此中稻辛。
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
秋时上为太白星。
故知病在皮毛,
皮毛在秋,故病在皮毛也。
其音商,其数九,其臭腥。
九为成数。
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
二阴,谓前后阴也。
平按:“黑色”上,《素问》有“北方”二字。
藏精于肾,
精,谓肾液。
病在于溪谷,其味咸,其类水,其畜豕,其谷豆,
肉之大会为谷,小会为溪。肉分之间,溪谷①之会,肾间动气为原气,在溪谷间,故冬病在也。
平按:《素问》“溪”下无“谷”字;“豕”作“彘”。
①“谷”,萧本误作“骨”,今据仁和寺本改。
其应四时,上为辰星,
冬时上为辰星。
以知病在骨,
骨气在冬,故病在骨。
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
六为成数。
岐伯曰:善为脉者,谨察五脏六腑逆顺,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之于精,非其人勿教,非其人勿授,是谓得道。
善候脉者,须察脏腑之气,有逆有顺,阴阳表里雌雄纲纪,得之于心,合于至妙,然后教于人。教于人之道,观人所能,妙知声色之情,可使瞻声察色,诸如是等,谓其人也。教,谓教童蒙也。授,谓授久学也。如是行者,可谓上合先圣人道也。
平按:《素问》“善”上有“故”字,无“岐伯曰”三字;“逆顺”二字作“一逆一从”四字;“合之于精”作“合心于精”。
黄帝问于岐伯曰:人有四经十二顺,
四经,谓四时经脉也。十二顺,谓六阴爻、六阳爻,相顺者也。
平按:《素问》“黄帝问”下无“于岐伯”三字;“顺”作“从”,下同。下有“何谓?岐伯对曰”六字。
四经应四时,十二顺应十二月,
肝、心、肺、肾四脉,应四时之气;十二爻,应十二月。
十二月应十二脉。
十二经脉也。
脉有阴阳,
十二经脉,六阴六阳。
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
妙知人迎之变,即悬识气口;于气口之动,亦达人迎。
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
五脏之脉于五时见,随一时中即有五脉,五脉见时皆有胃气,即阳有五也。五时脉见,即有二十五阳数者也。
所谓阴者真脏,其见则为败,败必死。
于五时中,五脏脉见各无胃气,唯有真脏独见,此为阴也。
平按:“其”《素问》作“也”。又:《素问》“死”下有“也”字。注“为阴”,“为”字,袁刻作“所谓”二字。
所谓阳者,胃胞之阴阳。
胃胞之中,苞裹五谷,具五脏为粮,此则真脏阴为阳,故曰胃胞阴阳者也。
平按:《素问》“胞”作“脘”;“阳”上无“阴”字,下有“也”字。
别于阳者,知病之处;
阳,胃气也。足阳明脉通于胃,是以妙别阳明胃气,则诸脉受病所在并知之。
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
妙别五脏之脉,即知死生有期。
三阳在头,三阴在手,
三阳行胃人迎之脉,在头;三阴行太阴寸口之脉,在手也。
所谓一也。
阴阳上下动如引绳,故曰一也。
别于阳者,知病忌时;
善别胃脉,即和胃气有无禁忌在于四时。
平按:注“和”,别本作“知”。
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
善别手太阴脉,即知真脏脉之有无,死生之期。
谨熟阴阳,无与众谋。
谨能纯熟阴阳脉气之道,决于心者,不复有疑,故不与众人谋议也。
所谓阴阳者,去者为阴,至者为阳;动者为阳,静为阴;数者为阳,迟者为阴。
凡阴阳者,去、静与迟皆为阴,至、动与数皆为阳。
平按:《素问》“静”下有“者”字;“静者”句,在“动者”句上;“迟者”句,在“数者”句上。
凡持真脏之脉者,肝至悬绝九日死,
有本为十八日。
平按:《素问》“脏之”二字作“脉之脏”三字;“九”作“急十八”三字。
心至悬绝九日死,肺至悬绝十日死,肾至悬绝五日死,脾至悬绝四日死。
得真脏脉者死,然死之期,得五脏悬绝已去,各以其脏之气分昼日为数。脉至即绝,久而不来,故曰悬绝。
平按:《素问》“十日”作“十二日”;“五日”作“七日”。
问曰:二阳之病发心痹,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息贲,三日者死不治。
二阳者,阳明也。阳明,谓手阳明大肠脉也,足阳明脉也。阳明所发,心痹等病也。隐曲,大小便。风消,谓风热病消骨肉也。息贲,贲,隔也,为隔息也。
平按:《素问》
“曰”上无“问”字;“痹”作“脾”;“息贲”下无“三日”二字。
曰:三阳为病,发寒热,下为癿肿,及为痿厥喘悁,其传为索泽,其传为颓疝。
三阳,太阳也,谓手太阳小肠脉也,足太阳膀胱脉也。太阳所发,寒热等病。悁,季绵反,忧患也。索,夺也。忧恚不已,传为夺人色润泽也。
平按:《素问》“喘悁”作“喘”。
曰:一阳发病,少气喜咳喜泄,传为心瘛,其传为膈。
一阳,少阳也,手少阳三焦脉也,足少阳胆脉也。少阳发少气等病。隔,塞也。
平按:《素问》“喜”作“善”;“瘛”作“掣”。“少气”,原钞作“小气”,玩注宜作“少”,《素问》亦作“少”。又注“少阳”,“少”字原钞亦作“小”,恐系钞写之误,谨更正。
二阳一阴发病,生惊骇背痛,喜噫喜欠,名曰风厥。
二阳,阳明也。一阴,厥阴也,手厥阴心包脉也,足厥阴肝脉也。此二脉发惊骇等病,风厥也。
平按:《素问》“生”作“主”。
二阴一阳发病,喜胀心满喜气。
二阴,少阴也,手少阴心脉也,足少阴肾脉。少阴、少阳发喜胀等病。
平按:注“肾脉”下,袁刻有“一阳,少阳也”五字。
三阳三阴发病,为偏枯痿易,四肢不举。
三阳,太阳也。三阴,太阴也,手太阴肺脉也,足太阴脾脉也。太阴发偏枯等病也。
鼓一阳曰钩曰鼓,
一阳,少阳也。少阳脉至手太阴寸口,其脉鼓也。鼓,脉鼓劝也。一阳之鼓曰钩也。
平按:《素问》“钩”下无“曰”字。
一阴曰毛,
一阴,厥阴也。厥阴脉至之寸口曰毛,此阴脉,不称鼓也。有本:一曰阴曰毛也。
鼓阳胜隐曰弦,
脉鼓阳胜于隐曰弦。
平按:《素问》“隐”作“急”。别本“隐”上有“阴”字。
鼓阳至而绝曰石,
至者为阳也,鼓阳至绝曰石也。
阴阳相过曰弹。
阴阳之脉至寸口相击曰弹也。
平按:“弹”《素问》作“溜”。
凡痹之客五脏者,肺痹者,烦则满喘而欧。
邪气客肺及手太阴,故烦满喘欧也。
平按:《素问》“烦”下无“则”字;“欧”作“呕”。
心痹者不通,烦则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喜噫,厥气上则恐。
邪气客心及手太阳,故上下不通,烦则少腹故胀等病也。
平按:《素问》“不通”上有“脉”字;“则”上有“心”字;“喜”作“善”。注“少腹故胀”,“故”恐系“鼓”字之误。
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演坏。
邪气客肝及足厥阴脉,厥阴脉系目及阴,故卧惊数小便。演当涎,谓涎流坏中心也。
平按:“演坏”《素问》作“引如怀”三字。
肾痹者善胀,尻以伐踵,脊以伐项。
邪客肾及少阴之脉,故喜胀脊曲也。
平按:《素问》“善”作“喜”;两“伐”字均作“代”;“项”作“头”。“胀”下,袁刻有“足挛”二字,原钞无。
脾痹者,四肢懈惰,发咳欧汁,上为大寒。
邪客脾及足太阴脉,不得营于四肢,故令懈惰,又发脾咳,胃寒欧冷水也。
平按:《素问》“懈惰”作“解堕”;“欧”作“呕”;“寒”作“塞”。
大肠痹者,数饮出而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
邪客大肠及手阳明脉,大肠中热,大便难,肺气喘争,时有飧泄也。
平按:《素问》“肠”上无“大”字;“出而”作“而出”。注“争”字,原钞作“年”,谨依经文作“争”。
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两髀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
膀胱盛尿,故谓之胞,即尿脬。脬,匹苞反。邪客膀胱及足太阳,膀胱中热,故按之髀热,下则小便有涩,上则鼻清涕出也。
平按:“少腹”,原钞作“少肠”,《素问》作“少腹”,袁刻作“小肠”,与原钞、《素问》均异,谨依《素问》作“少腹”。“两髀”《素问》作“内痛”,新校正云:“全元起本作两髀。”据此,则全元起本与此相合。“若沃以汤”,“汤”字原钞作“阳”,恐传写之误,谨依《素问》作“汤”,别本亦作“汤”。
阴气者,静则神脏,躁则消亡。
五脏之气,为阴气也;六腑之气,为阳气也。人能不劳五脏之气,则五神各守其脏,故曰神脏也。贼郎反。若怵惕思虑,悲哀动中,喜乐无极,愁忧不解,盛怒不止,恐惧不息,躁动不已,则五神消灭,伤脏者也。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凡人饮食,胃实则肠虚,肠实则胃虚,肠胃更实更虚,故得气通,长生久视。若饮食自倍,则气不通,夭人寿命也,此则伤腑也。
淫气喘息,痹聚在肺;
淫,过也。喘息,肺所为也。喘息过者,则肺虚邪客,故痹聚也。
淫气忧思,痹聚在心;
忧思,心所为。忧思过者,则心伤邪客,故痹聚也。
淫气欧唾,痹病在肾;
欧唾,肾所为也。欧唾过者,则肾虚邪客,故痹聚也。
平按:“欧唾”《素问》作“遗溺”。
淫气渴乏,痹聚在肝;
肝以主血,今有渴乏,多伤血肝虚,故痹聚也。
平按:“渴乏”《素问》作“乏竭”。
淫气饥绝,痹聚在胃。
饥者,胃少谷也。饥过绝食则胃虚,故痹聚。
淫气雍塞,痹聚在脾。
谷气过塞,则实而痹聚于脾也。
平按:“饥绝”《素问》作“肌绝”,下无“痹聚在胃”、“淫气雍塞”二句。新校正云:“详从上凡痹客五脏者至此,全元起本在《阴阳别论》中,此王氏所移。”据此,则全元起本与《太素》同也。
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动肺,使人喘喝。
五脏为阴,内邪阴气以伤五脏,故曰争内;六腑为阳,外邪阳气以侵六腑,故曰扰外。皮毛腠理也,肺魄所主,故汗出腠理,名魄汗也。藏,犹闭也。阴阳争扰,汗出腠理未闭,寒气因入,四肢逆冷,内伤于肺,故使喘喝。喝,喘声,呼割反。
平按:《素问》“动”作“熏”;“喝”作“鸣”。
阴之所生,和本曰味。
五脏所生和气之本,曰五味也。
平按:《素问》“味”作“和”。
是故刚与刚,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
刚与刚,阳盛也。阳盛必衰,故破散也。无阳之阴,必消亡也。
淖则刚柔不和,经气乃绝。
淖,乱也,音浊。言阳散阴消,故刚柔不和,则十二经气绝也。
平按:《素问》此段下有“死阴之属,不过三日而死;生阳之属,不过四日而死”数句,本书在后。
岐伯曰:所谓生阳死阴者,肝之心谓之生阳,
木生火也。
心之肺谓之死阴,
火克金也。
肺之肾谓之重阴,
少阴重至阴也。
肾之脾谓之辟阴,死不治。
辟,重叠。至阴、太阴重也。
结阳者,肿四肢。
结,聚。
结阴者,便血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
血聚多至三升也。
阴阳结者针,多阴少阳曰石水,少腹肿。
少阴为水,故多字误耳①也。
平按:《素问》“结”下无“者”字;“针”作“斜”。“石”,原钞本作“右”,恐误,《素问》作“石”。“腹肿”二字,原钞缺左方,只余右方“复”、“重”二字,谨依《素问》作“腹肿”。
①“耳”,萧本无。今据仁和寺本补。
三阳结谓之消,
消渴、消中也。三阳,太阳。
平按:《素问》“三阳”作“二阳”。注“消渴”,“渴”字袁刻误作“浊”。
二阳结谓之隔,
便溲不通也。二阳,阳明也。
平按:《素问》“二”作“三”。
三阴结谓之水,
三阴,太阴。
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
厥阴,少阳也。
阴搏阳别,谓之有子,②
阴脉聚,阳脉不聚也。
②“搏”,人卫本注曰:杨注训“聚”,疑当作“抟”。下同。
阴阳虚肠辟。
阴阳腑脏脉皆虚者,肠辟叠死。
平按:《素问》“辟”下有“死”字。
死阴之属,不过三日而死;生阳之属,不过四日而已。
阴阳死生期也。
平按:《素问》此数语在“经气乃绝”之下。“四日而已”,《素问》作“四日而死”,新校正云:“按别本作四日而生,全元起注本作四日而已,俱通。详上下文义,作死者非。”据此,则全元起注本与此正合,袁刻误作“四日而死”。
阳加于阴谓之汗,
加,胜之也。
阴虚阳搏谓之崩。
崩,下血也。
三阴俱搏,三十日夜半死。
太阴总得三阴之气。
平按:《素问》“三十”作“二十”。
二阴俱搏,十五日夕死。
少阴总得二阴之气。
平按:《素问》“十五”作“十三”;“夕”下有“时”字,别本亦有“时”字。
一阴俱搏,十日平旦死。
厥阴气皆来聚,故曰俱也。
平按:顾本《素问》无“平旦”二字,赵府本有。
三阳俱搏且鼓,三日死。
三阳之脉,聚而且鼓。
三阳三阴俱搏,心腹满,发尽不得隐曲,五日死。二阳俱搏,募病温,死不治,不过十日死。
阳明之气皆聚,则阳明募病。有本为幕也。
平按:《素问》“募”作“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