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18章 大仁大义· 李耳
dà大dào道fèi废,,yǒu有rén仁yì义;;zhì慧huì智chū出,,yǒu有dà大wěi伪;;liù六qīn亲bù不hé和,,yǒu有xiào孝cí慈;;guó国jiā家hūn昏luàn乱,,yǒu有zhōng忠chén臣。。
译文
大道被抛弃了,才彰显出仁义。智巧出现了,才会产生虚伪狡诈。父子、兄弟、夫妻不和的时候,才会显出孝慈;国家昏乱的时候,才会出现忠臣。
评析
在本章中,老子再次阐述了自己的辩证思想,“大道”盛行之时,像“仁义”这些东西自然地存在于人们的行为当中,人们不缺乏仁义,所以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也就没有了倡导的必要。只有当社会秩序大乱、大道缺失、仁义泯灭的时候,人们才会由于缺乏这些东西而大加倡导。
从古至今,仁义、智慧、孝慈等都是为人们所推崇的。而孔子的最高理想是“仁义”,“仁”已经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和价值取向。然而,老子却创造性地指出,人世间的大道被人为地废弃了,人们才会制定礼仪,并以此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区别贵贱,结果原本没有的虚伪和奸诈也随之而来。
老子是一个善于洞察世事的高人,他总能从事物的表象看出问题的实质,从结果看出原因,这个本质和原因往往就隐藏在表象和结果的反面。
老子为什么总能从事物的表象和结果的反面找到答案呢?原因就在于我们人类是最复杂的情感动物,拥有自己的思想和意志,能够进行思考,在处理问题时,更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行为准则。人类虽然由大道生成,而且在大道中发展壮大,但随着智慧的开启,愈发变得狂妄自大、唯我独尊起来。人类忘记了自己的由来,不再遵循自然大道,这种对大道的漠视态度,使得人类离大道越来越远。
偏离大道越来越远,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人类自取灭亡,为了避免这种惨剧的发生,人类就人为地制定了一些行为规范来加以约束,于是一些政令条文、奖惩制度、政策法规也随之出现。这些政策法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的压力,但它并不能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废止大道的结果必然是有所作为,一旦有了作为也就有了好和坏的区分,对于好的、正确的我们要加以褒扬、赞颂;而对于坏的、错误的我们则要大加鞭挞、惩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转。
针对这种情况,老子提出了仁义的概念。何谓仁义?仁,从古人的组字结构上来考察,“二人”为“仁”。为什么需要两个人呢?因为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的标准,有参照物才能进行区别对待。假如人与人之间不用交往,那么我们人类也就不能称为“人”了。孔子曾这样定义“仁_”,他说:“仁者爱人。”如果连自己的同类都不爱,还配称人吗?这种行为还配叫仁吗?义,正义、道义、义气。
“仁”和“义”合起来就是“仁义”,仁义在本章中是指那些合情合理、合乎道义并热爱同类的行为。仁义能带来和睦安定,不仁义必将招致祸患。人们在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就纷纷行仁义,这是人们有智慧的表现。
那么为什么要提倡仁义?就是因为存在不仁不义,大道作为社会自然的公平准则被抛弃了。为什么会出现这一情况呢?这是因为人是有欲望的动物,由于欲望的驱动,人们难免会利用各种手段来满足自己的私欲,有些人为了职位的攀升,对上级溜须拍马、阿谀奉承;有些人为了给自己开脱罪责,不惜蒙骗别人,颠倒黑白;也有些人成天摆出一副忠实的面孔,其实心里早已打好了坑害别人的小算盘,他们使用种种伎俩,只为一己私利。他们心中没有半点仁义,却要装出十分仁义的样子,其虚伪本质掩藏在华丽的外表和花言巧语里,他们越是装得仁义,就越能得到大的好处。
这种处处蒙骗别人的行为就叫大虚伪,为什么会有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的行为?就是因为人们运用机巧智慧的缘故。“伪”字该如何解释呢?“人为”即伪。人为就是人有意去做而不是顺应自然的行为,是违背了大道的行为,所以我们称人为的东西都是虚伪的,都不是朴素自然的;人在有作为的时候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掺杂进自己的智慧,所以就有了尔虞我诈、钩心斗角等行为,虽然这些行为是在暗中进行的,掩盖在虚伪的外衣之下,但还是能被人感知,甚至被人揭露和批判。
为什么要提倡子孝父慈、夫妻和睦?就是因为六亲(父子、兄弟、夫妻)不和睦了。为什么会有忠臣出现?就是因为奸臣当道,国家太昏乱了。
只有六亲不和睦了,才会提倡孝和慈,为什么这么说呢?六亲不和睦是人有智慧的结果,有智慧就会有私欲,私欲得不到满足时必然会发生矛盾和争斗,这种争斗由小及大会危及国家的安宁,于是不得不制定一些行为准则:做儿女的应该孝顺自己的父母;做父母的应该疼爱自己的孩子,也就是孝和慈。可当人们的心中没有这些概念的时候,就无所谓孝和慈,大家其乐融融,无老无少,无长无幼,一派祥和的景象。而一旦头脑中有了这样的标准,人们就要时时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合乎孝和慈的标准,别人以他们的标准来看我们的行为,只要我们稍有不慎,就会被别人横加指责,其乐融融的祥和景象就会遭到破坏。“国家昏乱,有忠臣o"这句话不能单纯地理解为国家混乱了,才有忠臣,而应当理解为,在国家安定的情况下,人民富足、自由,有忠臣又有何用武之地呢?这就如同高明的统治者不被人所知道一样,仲裁者和平安定的时期是不会显山露水的,只有在国家出现混乱的危机关头他才会挺身而出,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
从表面上看,老子批判仁义、孝慈,是对儒家仁义忠孝的抗争,但实际上老子和孔子的思想并不矛盾,他们的目的都是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只是孔子强调要建立社会的道德体系,要人们遵循公平、公正的行为准则,是从正面说的;而老子则主张直接回到人类的本始状态,是从反面说的。
从古至今,仁义、智慧、孝慈等都是为人们所推崇的。而孔子的最高理想是“仁义”,“仁”已经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和价值取向。然而,老子却创造性地指出,人世间的大道被人为地废弃了,人们才会制定礼仪,并以此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区别贵贱,结果原本没有的虚伪和奸诈也随之而来。
老子是一个善于洞察世事的高人,他总能从事物的表象看出问题的实质,从结果看出原因,这个本质和原因往往就隐藏在表象和结果的反面。
老子为什么总能从事物的表象和结果的反面找到答案呢?原因就在于我们人类是最复杂的情感动物,拥有自己的思想和意志,能够进行思考,在处理问题时,更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行为准则。人类虽然由大道生成,而且在大道中发展壮大,但随着智慧的开启,愈发变得狂妄自大、唯我独尊起来。人类忘记了自己的由来,不再遵循自然大道,这种对大道的漠视态度,使得人类离大道越来越远。
偏离大道越来越远,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人类自取灭亡,为了避免这种惨剧的发生,人类就人为地制定了一些行为规范来加以约束,于是一些政令条文、奖惩制度、政策法规也随之出现。这些政策法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的压力,但它并不能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废止大道的结果必然是有所作为,一旦有了作为也就有了好和坏的区分,对于好的、正确的我们要加以褒扬、赞颂;而对于坏的、错误的我们则要大加鞭挞、惩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转。
针对这种情况,老子提出了仁义的概念。何谓仁义?仁,从古人的组字结构上来考察,“二人”为“仁”。为什么需要两个人呢?因为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的标准,有参照物才能进行区别对待。假如人与人之间不用交往,那么我们人类也就不能称为“人”了。孔子曾这样定义“仁_”,他说:“仁者爱人。”如果连自己的同类都不爱,还配称人吗?这种行为还配叫仁吗?义,正义、道义、义气。
“仁”和“义”合起来就是“仁义”,仁义在本章中是指那些合情合理、合乎道义并热爱同类的行为。仁义能带来和睦安定,不仁义必将招致祸患。人们在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就纷纷行仁义,这是人们有智慧的表现。
那么为什么要提倡仁义?就是因为存在不仁不义,大道作为社会自然的公平准则被抛弃了。为什么会出现这一情况呢?这是因为人是有欲望的动物,由于欲望的驱动,人们难免会利用各种手段来满足自己的私欲,有些人为了职位的攀升,对上级溜须拍马、阿谀奉承;有些人为了给自己开脱罪责,不惜蒙骗别人,颠倒黑白;也有些人成天摆出一副忠实的面孔,其实心里早已打好了坑害别人的小算盘,他们使用种种伎俩,只为一己私利。他们心中没有半点仁义,却要装出十分仁义的样子,其虚伪本质掩藏在华丽的外表和花言巧语里,他们越是装得仁义,就越能得到大的好处。
这种处处蒙骗别人的行为就叫大虚伪,为什么会有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的行为?就是因为人们运用机巧智慧的缘故。“伪”字该如何解释呢?“人为”即伪。人为就是人有意去做而不是顺应自然的行为,是违背了大道的行为,所以我们称人为的东西都是虚伪的,都不是朴素自然的;人在有作为的时候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掺杂进自己的智慧,所以就有了尔虞我诈、钩心斗角等行为,虽然这些行为是在暗中进行的,掩盖在虚伪的外衣之下,但还是能被人感知,甚至被人揭露和批判。
为什么要提倡子孝父慈、夫妻和睦?就是因为六亲(父子、兄弟、夫妻)不和睦了。为什么会有忠臣出现?就是因为奸臣当道,国家太昏乱了。
只有六亲不和睦了,才会提倡孝和慈,为什么这么说呢?六亲不和睦是人有智慧的结果,有智慧就会有私欲,私欲得不到满足时必然会发生矛盾和争斗,这种争斗由小及大会危及国家的安宁,于是不得不制定一些行为准则:做儿女的应该孝顺自己的父母;做父母的应该疼爱自己的孩子,也就是孝和慈。可当人们的心中没有这些概念的时候,就无所谓孝和慈,大家其乐融融,无老无少,无长无幼,一派祥和的景象。而一旦头脑中有了这样的标准,人们就要时时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合乎孝和慈的标准,别人以他们的标准来看我们的行为,只要我们稍有不慎,就会被别人横加指责,其乐融融的祥和景象就会遭到破坏。“国家昏乱,有忠臣o"这句话不能单纯地理解为国家混乱了,才有忠臣,而应当理解为,在国家安定的情况下,人民富足、自由,有忠臣又有何用武之地呢?这就如同高明的统治者不被人所知道一样,仲裁者和平安定的时期是不会显山露水的,只有在国家出现混乱的危机关头他才会挺身而出,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
从表面上看,老子批判仁义、孝慈,是对儒家仁义忠孝的抗争,但实际上老子和孔子的思想并不矛盾,他们的目的都是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只是孔子强调要建立社会的道德体系,要人们遵循公平、公正的行为准则,是从正面说的;而老子则主张直接回到人类的本始状态,是从反面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