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蕲
白蕲读音为 bái qí。意思是:当归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当归》。
繁体白蘄
拼音bái qí
注音ㄅㄞˊ ㄑㄧˊ
词语分解
白蕲bái qí
词语解释:
当归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当归》。
分词解释:李时珍:
李时珍(1518-1593)明代医药学家。字东璧,号濒湖,湖北蕲春人。世代行医。继承家学,更着重研究药物,重视临床实践,主张革新。经常上山采药,深入民间,收集大量民间单方,系统地整理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医药学遗产。著作有《本草纲目》、《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本草纲目:
本草学、博物学巨著。明代李时珍撰成于1578年。共五十二卷。载药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种,其中植物药一千零九十四种,其余为矿物和其他药。书中附有药物图一千一百零九幅,方剂一万一千零九十六首。被译成多种外文,流传海外。
别名:
1.正名以外的名字;异名。
2.《荀子》中的逻辑术语。荀况把概念的基本属种关系相对地分为“共名”和“别名”两级。“共名”相当于属概念,“别名”相当于种概念。
当归:
多年生草本。其根为中药。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的功用。可治月经不调、经闭腹痛、血虚头痛、眩晕、肠燥便难、痈疽疮疡、跌扑损伤等。
词语解释:
当归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当归》。
分词解释:李时珍:
李时珍(1518-1593)明代医药学家。字东璧,号濒湖,湖北蕲春人。世代行医。继承家学,更着重研究药物,重视临床实践,主张革新。经常上山采药,深入民间,收集大量民间单方,系统地整理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医药学遗产。著作有《本草纲目》、《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本草纲目:
本草学、博物学巨著。明代李时珍撰成于1578年。共五十二卷。载药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种,其中植物药一千零九十四种,其余为矿物和其他药。书中附有药物图一千一百零九幅,方剂一万一千零九十六首。被译成多种外文,流传海外。
别名:
1.正名以外的名字;异名。
2.《荀子》中的逻辑术语。荀况把概念的基本属种关系相对地分为“共名”和“别名”两级。“共名”相当于属概念,“别名”相当于种概念。
当归:
多年生草本。其根为中药。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的功用。可治月经不调、经闭腹痛、血虚头痛、眩晕、肠燥便难、痈疽疮疡、跌扑损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