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汉语词典>三时的分词解释
sānshí

三时

三时读音为 sān shí。意思是:1.指春﹑夏﹑秋三季农作之时。 2.夏至后半个月。 3.早﹑午﹑晩。 4.印度分一年为热﹑雨﹑寒三时。 5.佛教谓释迦牟尼佛逝世后,佛法将经历的正法﹑像法和末法三大时期。一般认为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见南朝陈慧思《立誓愿文》。

繁体三時

拼音sān shí

注音ㄙㄢ ㄕㄧˊ

词语分解

三时sān shí
词典解释
1.指春﹑夏﹑秋三季农作之时。
2.夏至后半个月。
3.早﹑午﹑晩。
4.印度分一年为热﹑雨﹑寒三时。
5.佛教谓释迦牟尼佛逝世后,佛法将经历的正法﹑像法和末法三大时期。一般认为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见南朝陈慧思《立誓愿文》。
分词解释
认为:
对人或事物确定某种看法﹐做出某种判断。
时期:
发展过程中的一段时间。
经历:
①亲身见过、做过或遭受过:他一生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
②亲身见过、做过或遭受过的事:生活经历。
南朝:
1.我国南北朝时期,据有江南地区的宋﹑齐﹑梁﹑陈四朝的总称。因四朝都建都于建康,即今南京市,故后人或借指南京。
2.泛称位于南方的南宋﹑南明。